穰山
在今河南省汝南市境内。
仓亭
仓,一作“苍”。在今山东阳谷县北古黄河上。为东汉以后黄河南北重要渡口。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于此击破袁绍军。
白沟
白沟又名宿胥渎,它是黄河南徙、从宿胥口(大致在今浚县新镇之南)改向东流后,在它故道上因排水和灌溉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一条河流。在这条黄河故道上还有一条清河。是因黄河去后,水清和原来的河水颜色不同,故被叫清河。两河都因黄河去后,水源缺乏,不仅互不相同,同时水少不能担负巨额的军粮运输。建安八年曹操已北渡黄河,攻下黎阳(今河南浚县附近),下一步就是要解决袁氏的根据地邺城。建安九年正月他亲率大军从许昌渡河,“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三国志·魏志·太祖纪》所记甚简,仅此两句。
武安
今隶属河北省邯郸市的县级市,地处河北省南部。
毛城
今河北涉县东南。建安九年(204年),袁尚再攻平原,曹操趁机攻邺。袁尚部下,武安长尹楷屯毛城,以通上党粮道,为曹操击败,期后下落不明。
邯郸
今邯郸市。秦始皇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邯郸是邯郸郡的首府。西汉,邯郸城有“富冠海内,天下名都”之称,除国都长安之外,与洛阳、临淄、成都、宛(南阳)齐享五大都会盛名。
滏水
古水名。即今滏阳河。源出河北省磁县西北石鼓山。
阳平
今在黄淮平原。阳平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古县,曾经先后三次置县。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置阳平县,属东郡。西汉阳平县属兖州东郡。东汉为阳平侯国。
中山
定州古代的称谓。汉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定州全境及其所辖范围,被称为中山国。汉景帝(刘邦孙子)封第九子刘胜为中山国王,国都卢奴(今定州城)
清河东武城
今河北省清河县。东汉末年名士崔琰是清河东武城人。东汉时封清河王刘庆于清河郡,于是改清河郡始置为清河国,属于王爵藩国。清河国治所由今河北省清河县境迁入临清县境内,同甘陵县治。曹魏时复置清河郡,治所在今临清城北部。
甘陵
位于邢台市清河县南部。清河王、孝德皇后之墓,汉安帝的父亲是清河王刘庆,去世后葬在此
安平
河北省衡水市下辖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安平自汉高祖时置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因“官民安居乐业且地势平坦”而得名。
南皮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南皮县,属巨鹿郡,为全国首批设县之一。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设勃海郡,辖南皮。东汉延光元年(122年),勃海郡府迁到南皮。三国时,南皮属魏国。
黑山
即三国时期冀州黑山,今河南安阳以西附近。东汉末年以张燕等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在冀州、并州和司隶三州交界处诸山谷活动,即史书上所谓“黑山贼”。
乌桓
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乌桓在西起西拉木伦河以东,乌力吉木仁河新开河以南、洮儿河以西、西辽河以北的狭长带状草原一带游牧而生。
乌桓国的位置壶口关
《汉书·地理志》记载:“上党郡,有天井关、上党关、壶口关、石研关。”在黎城县之东,与河北省涉县相邻。
白檀
今河北省宽城。
柳城
汉代柳城,在今辽宁省朝阳县十二台乡袁台子村。《后汉书·乌桓传》记载,建安十二年,曹操亲征乌桓,大破塌顿于柳城。
白狼山
今喀左县大阳山。这里曾发生过白狼山之战,东汉末年(公元207年),曹操为消灭北方乌桓势力和袁氏残余势力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和官渡之战一样也是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战役的结果曹操方面取胜,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乌桓的领地则被摧毁,之后乌桓的势力被逐渐削弱,该部落的人口融入汉人或鲜卑部落,最终淡出历史舞台。
曹操肃清袁氏在北方残余势力及北征乌桓示意图襄平
即今辽宁省辽阳市。约公元前284-279年间,燕将秦开袭破东胡,东胡却千里。置襄平县,并为辽东郡。东汉末年以后,中原大乱。辽东太守公孙度趁机割据自立,自封为辽东侯,称平州牧,以襄平县为平州和辽东郡治所。
铜雀台
铜雀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18公里处。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凤、冰井三台,即史书中之“邺三台”,是建安文学的发祥地。
铜雀台新野县
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西汉初年(前206—202之间)置县,始名新野,属南阳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废新都入新野县。建安六年(201年),刘备驻新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拔新野,刘备奔往江夏。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县属魏,正始年间(241-249牛),荆州治所移驻新野。
三国古城新野县复原图岘山
位于湖北省襄阳市
檀溪
檀溪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又名檀溪湖,在襄阳城西真武山北面。因刘备的卢“一跃三丈”而“跃马檀溪”闻名于世。
水镜庄
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南,305省道由此经过,距襄阳市37公里。是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隐居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