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我不想没有安全感!”孩子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父母能读懂么?

“我不想没有安全感!”孩子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父母能读懂么?

作者: 春上村边树 | 来源:发表于2018-09-15 22:34 被阅读58次

    父母知了

    收到一条长长留言,这是一位负责任的爸爸在听了我现场分享,阅读我之前的一系列文字之后写下的感言,在不涉及隐私的情况下,我尽可能完整地呈现留言,因为留言中涉及的或许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我这几天很困惑!前段时间我女儿哭泣的时候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我不要没有安全感’。她说出这句话,我觉得她心里是不是背负了什么?因为她三岁的时候她妈妈就离开我们去了别的地方。后来的两年时间里又来看了她两次。而后她重新组建了家庭就再也没来过了。就在前段时间孩子的阿姨,也就是我现在的妻子和她谈话的时候。问她为什么不愿意?她说她不要没有安全感。因为丫头个性随和,好动,容易跟陌生人相处。我以前也会揍她。是不是我管教的太严厉了?导致她缺少关爱?去年的时候她有过三次和小朋友玩耍到半夜才回来的经历,有一次回来了就躲在小区的楼道里。然后我和她爷爷去找她,爷爷问她为什么不回来?她说玩的太晚了怕爸爸打她。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在家里她很少和我玩闹,我一说话她就显得很拘束。然后眼睛盯着我看。自从上次现场分享会后,我一直都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最近更是读了您公众号写的好多文章,感觉很有帮助。谢谢!”

    谢谢这位爸爸的留言,写得非常真诚,案例也很细致,孩子的语言、行为都很清晰,这里涉及的一个普遍问题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孩子的那个回答:“我不要没有安全感”,换成肯定句就是“我想要安全感!”

    安全感,这个词汇是我们在许多语境下经常用到的,例如社会安全感、组织安全感、人身安全感等等,但如果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对父母说出需要安全感,还是令人内心很触动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安全感?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专家怎么来定义安全感。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可能出现的对身体和心理的危险和风险的预感。换句话说安全感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自由的感觉。所谓的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没有危险的心理需求。它是一种信念,一种相信,只要你信任这个世界,包括信任你自己,你便有了安全感。

    具有安全感的人对他人抱有信任,宽容,友好热情的态度,倾向于乐观的、满足的、轻松的 平静的,开朗的、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这里我使用了一系列看起来积极向上正能量的词汇,因为安全感本身是积极的。具有安全感的人感到被人喜欢,被人接受,从他人处能够感到温暖,将世界和人生理解为惬意的,温暖的,慈善的。

    反之,缺乏安全感的人,对他人抱有不信任,嫉妒,敌视的态度,倾向于不满足,感到孤独、被遗忘、被抛弃,经常感到威胁、危险和焦虑。感到自己是不被接受的,受冷落的,受歧视的,将人生理解为危险的、黑暗的,敌意的,随时有危险的角斗场!表现出强迫性的内省,病态的自责,自我过敏,有负罪和羞怯感,不停息的为更安全而努力,表现各种神经质,逃避幻觉等,极端一点甚至有自杀的倾向(当然这种状态已经处于病态,排除了正常心理的调解可能性)。

    显然缺乏安全感是让孩子丧失生命中体验快乐的过程,往往心事重重,担惊受怕,负面影响力非常大,概括起来就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安全感缺乏具体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从一些问卷调查和个案观察来看,孩子安全感缺失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父母之爱的缺失:这里的原因有客观上的,例如父母早逝、过早离婚或者父母长期工作在外,比如留守儿童。还有一种虽然有的爸爸妈妈在孩子身边,却对孩子不管不问,之前我讲过一个场景,有一次在虹桥机场候机,在餐厅午餐时,对面的小男孩一个人玩了一个翻牌游戏,边上的父母人手一个手机,始终没有和孩子有过交流,甚至等孩子下了椅子,跑到门口,那个妈妈才抬起头,喝止孩子的独自外出回到座位上,随后继续看手机。二:父母没有给到孩子真正的爱,没有有效陪伴;限制孩子,溺爱孩子。第一点的那个例子也可以用在这里,虽然父母在孩子身边,但和不在身边差别不大,这个陪伴是低质量的。另外,还有就是因为父母在身边,所以唠叨妈妈,暴力爸爸倒成了家常便饭,限制孩子的自由或者溺爱孩子常常是轮流着来,孩子也变得阴晴不定,一会儿玩得疯,一会儿被打得厉害,孩子拿不准父母稳定的沟通方式是什么,因此缺乏安全感。

    三、父母关系不好,父母经常当着孩子吵架等。这一点在现场分享的时候,我特意做了大屏幕上的ppt,把这句话打出来,许多父母看了都笑了,因为可能说到了他们的共鸣点,夫妻吵架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大喊大叫算文明的,说不定扔东西,摔碗筷掀桌子,甚至拳脚相向,殴打成堆。这样的不堪场面对于孩子来说刺激是非常大的,有可能留下终身的阴影,觉得父母无法给他自己提供稳定的家庭安全感。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该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无论是在一些现场活动或者在生活里朋友之间的聚会上,常常听到一些妈妈诉说自己带孩子的辛苦,自从孩子出生后,她们就一直坚持亲自带,怕老人隔代带不好,又怕没有妈妈带的孩子缺乏安全感。自己什么都为孩子做了,但是孩子却不领情,在家里是小老虎,蛮不讲理,出门却变成了小老鼠,不敢与人交流。这些孩子,内心大多都缺乏安全感,依赖性很强,容易长成“巨婴”。

    我们知道了安全感缺乏的原因,那么作为父母怎么样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安全感哪?

    首先,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夫妻关系和谐是家庭幸福的定海神针。

    要想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应该加强自身的生命成长力度,从父母自己安全感的养成开始。全然的接纳,无条件的信任和尊重孩子。我们一定要非常注意我们的面部表情,孩子看到爸爸妈妈脸的时候,看到的是自己,如果他看到的妈妈是从容的,有能力的、可爱的,他就觉得自己也是这样,如果他看到妈妈的脸是焦虑的、愁苦的、愤怒的,他同样会认为自己也是这样的。这就是心理学中的镜子理论,相由心生。

    父母即使有矛盾也不要在孩子的面前争吵,当孩子经常处于父母争吵打骂环境中时,孩子会有恐惧、猜测,爸妈是不是因为我不好才吵架的?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会不会离开我?由于孩子对大人的争吵无能为力,因此,只能躲在角落里哭泣,或是独自生自己的闷气,孩子会把这种怨气寄存在心中,长大之后将会有扭曲的价值观,因此,拥有和谐的夫妻关系,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是至关重要的!

    把握好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

    0到3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零到两岁的时候,是婴儿建立基本信任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儿童最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最大,如果父母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的信任感。如果这个阶段他们的危机没有得到解决,母亲拒绝他们的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就会胆小、惧怕,形成不安全感。特别是一岁半之前,要满足孩子所有的需要, 当宝宝的心理需要关爱时,父母如果能够及时给予,就好似在他的心里筑起一个安乐小窝,使他心灵充满安定感,身心健康的成长,细心的妈妈要善于识别婴儿发出的各种需求信号,及时满足他们的身心需要,拥抱宝宝,与宝宝谈话,逗宝宝笑,让宝宝有真实的被爱的感受和愉快的生活经验,这种互动能使宝宝顺利有效的与外界沟通,产生对母亲角色的信任与依赖感,并将这种信任感推及到其他人。

    父母陪伴时间的长短不是最重要的,陪伴的质量才是最重要的指标。家规要提前制定,违反即惩罚,不能根据父母的心情好坏来奖励或惩罚孩子!不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的代价,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孩子,而且还可能会造成一个问题的孩子。

    ​请不要说这些破坏安全感的话

    这几句话可能许多父母经常脱口而出,但实际上却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1、”听话,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这句话,会让孩子觉得你的爱是有条件的。

    2、“我说不行就不行,你就是个笨孩子,傻瓜!”父母气头上讲的这些话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没有尊重可言,让亲子关系对立和冲突,破坏孩子的公正性,妨碍孩子内心安全的建立。

    3、“快睡觉,再不睡大灰狼来吃你啦”“别开门,外面有X”!这样恐吓型的语言让孩子内心更加胆怯。父母要用欣赏鼓励支持的话语代替批评责备惩罚,不要挟孩子,就事论事,孩子犯了错误就对这个错误改正,不能无限放大到其他方面。

    对孩子说爱的语言,拥抱孩子

    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妈妈(爸爸)爱你”,多拥抱孩子,要让孩子一点一滴的感觉到你的无条件的接纳和爱,尽可能多的陪在孩子身边,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多观察孩子,学会解读孩子给出的信息,并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给孩子多一点拥抱,虽然有的孩子对妈妈的亲昵会有些抗拒,但请相信他的内心也是无比高兴的,不管孩子多大,都记得常常抱抱他。多和孩子交流,同时给宝宝一个无限爱意的拥抱,相信这种爱的传递胜过任何语言。

    儿子上了大学,我们每次见面或者上学离开,都会有一个拥抱的仪式,这种仪式感非常重要,会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存在感。

    父母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共情

    我们放开了孩子的手,但是永远不能忽视孩子的内心,孩子不需要你的干涉,但是他渴望你的积极关注。也只有真正读懂孩子的父母才敢放手,孩子跟父母之间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安全性依恋”的关系,这种感觉会伴随人的一生。而父母的关注和亲密的爱,是形成孩子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两个关键,当孩子不开心的时候,会感到难过,他的情绪需要有人看到,不管他的目的如何,首先希望有人关注到他的情绪,而不是忽视和打击。这样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是被父母关注的,重视的。

    父母要给孩子的,是心理上的呵护和关注,这样才能共情、理解并尊重孩子。在孩子的行为上,请记得放手。让他去感受独立自主,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思想。

    总之,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父母愿意改变,什么时候都不会晚,只要在自己觉醒的那一刻起,让孩子拥有和谐的家庭关系,父母温暖的拥抱,真正的爱,高质量的陪伴,多阅读,多讲述,就会给到孩子带来足够的安全感,也会修复他之前存在的一些缺失。

    这份安全感,将伴随在孩子以后的生活里,即使将来还有生活的波折,他们也有能力自己爬起来,也有勇气微笑地面对这个世界!因为他们看到了父母的坚强和勇气一直陪伴着他,这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千金难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不想没有安全感!”孩子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父母能读懂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at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