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农场主家庭的威廉·斯通纳,6岁起就帮父母操持农场活,帮奶牛挤奶、去鸡窝里收鸡蛋、将猪赶进猪圈,十九岁前一直在乡村学校读书。
他一度认为,将来的他会和父母一样,终日辛劳在这片农场,重复父母麻木的日复一日。
直到有一天,县里农学院来了个人,鼓动斯通纳的父亲送斯通纳去农学院上大学,以便将来更好的管理家里的农场。
斯通纳的命运从此改变。
一个人总归是要找到自我,坚持心中所爱,才能活出璀璨的人生。
《斯通纳》是美国当代作家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发表初期,反响平平,真到50年后的今天,被誉为“文学界的经典”。
故事讲述了普通平凡的农场主儿子斯通纳,从乡村农场走进大城市,继而过上了由农场主到大学教授这一路的人生故事。
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应该听从内心的召唤,坚持心中理想,追逐真爱,坚持原则,才能成就那个真正意义上的自己。
01面对人生志趣,追随内心
初入大学的斯通纳,开始时循轨蹈矩,按部就班的接受农学院的课程,直到有一天一堂文学课彻底改变了他。
他的文学概论老师斯隆的一句:“莎士比亚先生穿越三百年在跟你讲话,斯通纳先生,你听到了吗?”
那一刻,斯通纳的内心被震撼了,像一颗石头丢进水面,激起的浪花,久久不能平静。
他发现他喜欢的不是农业,而是文学。
当他发现了这一点,他决定追随文学,朝着心中的理想义无反顾的迈进。
他开始改变专业,从农学到文学。
因为是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他学的格外认真,每门功课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终斯通纳获得了博士学位,并且成功留校执教。
网络上有句话说:“当你知道要什么,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斯通纳正是因为追寻心中所想,听从内心指引,一步步行动,最终收获好的结果。
英国有位叫布罗迪的教师,在家里收拾阁楼时,发现了25年前他所教授的一个班级学生的作文。
作文题目是《未来我是…………》,他翻开一看,同学们有的说将来是海军大臣,有的说自己将来会是法国总统,还有的说是王妃、领航员…………
其中有个叫戴维的盲人学生,写的是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内阁大臣。
布罗迪很是好奇,这些学生有实现他们当年的理想吗?
他突发其想,想去验证看看结果是什么。于是联合当地一家报纸刊登这则消息,鼓励这些人取回他们儿时的梦想。
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大部份人现在的职业和他们儿时的理想都没有关系,并且大多数人只是一个普通人。
一天,英国的内阁府寄来一封信 ,上面写道:我就是那个盲人学生戴维,谢谢你还保存我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这个本子了。
从我知道自己要什么的那一刻,我没有一天不在努力接近梦想,25年来,我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戴维正是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勇敢追随内心的渴望,付出努力,从而实现了儿时的理想。
一个人清楚地知道他要什么,付诸行动,努力执行,理想之花最终开出累累硕果。
周国平说:“一个人在世上生活,必须知道自己要什么。”
知道自己要什么,并努力与之靠近,你将得到你所想要的。
02面对爱情取舍,追随内心
这两天,诗人余秀华又火了,不是因为她的诗,而是因为她和新欢杨槠策公然开撕。
余秀华的前任丈夫尹志平,一个普通的农民。
因为余秀华从小患有脑瘫的生理原因,在这段婚姻中余秀华一直被尹志平嘲笑,侮辱,不解。她从来不曾体会过婚姻该有的幸福。
成名后的余秀华,果断选择结束了这段束缚她20年的痛苦婚姻。
如果一段感情只有不断的内耗,双方再怎么努力也体会不到幸福,那么结束,另觅真爱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选择。
斯通纳初始被妻子的美貌打动,继而与之结婚。
但婚后却发现妻子的性格存在严重缺陷,讨厌与他肉体上的亲密,拒绝沟通,甚至不希望斯通纳待在家里。
尽管斯通纳做出各种讨好妻子的动作,做家务、送礼物,依然捂热不了妻子那颗冰冷的心,他绝望了。
直到遇到女研究生凯瑟琳,他发现他们有着相同的志趣爱好,相同的人生观,他们彼此相互吸引,相互欣赏。
作者简·韦伯斯特说:“如果两个人心意相通,情投意合,相聚时无比快乐,分开时格外想念,那么他们就不应该受到世俗的牵绊,要排除万难在一起。”
无爱的婚姻注定不会幸福,一段好的关系是你牵挂着我,我在乎着你,我们都愿意感知对方。
斯通纳和凯瑟琳彼知相知相惜,他们的爱情简单纯粹,在这段关系里,他们彼此都收获了幸福和满足。
可惜的是他们在不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最终还是选择一别两宽。
不管是当初勇敢追随爱情,还是最后果断放下爱情,斯通纳都在听从内心的声音,勇敢的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
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她只是生活上的锦上花,是生命中一个绮丽的篇章。
03面对处事原则,追随内心
嵇康是历史上有名的节气高贵,坚守原则的人。
虽然他只是魏朝的一个小官,但他却不畏恶势力,一身正气。
为官期间,他对当朝权贵集团司马家族很是厌恶,公然指出他们的罪恶行径,坚持正义,与之抗衡,最后惨遭迫害。
临刑前嵇康依然气定神型,演奏了一首后世广为流传的《广陵散》。
一个人必须要有内心坚守的原则,那是你的信仰,你的价值观,是你人生的行事准则。
期通纳因为学院未来副主任劳曼克思的引荐,收下了一名研究生沃尔克,但沃尔克并未认真的完成学末论文的作业,只是完成任务的敷衍了事,斯通纳给其不及格的评论。
学院再次安排了一次论文答辩会,沃尔克和导师劳曼克思两人串通一气,提前沟通,所以在劳曼克思这一环节,沃尔克顺利过关。
但在斯通纳的提问环节,沃尔克却是一个问题也答不上来。
斯通纳并未被未来学院副主任的权职震慑住,依然坚持原则,再次给沃尔克论文不及格的评论。
斯通纳的内心标准,就是学院严格的学术制度标准,并不担心得罪领导而带来的后果。
在他的内心,有一把清晰的衡量度尺,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而他的内心也正是因为受到这把标尺的指引,做出他认为正确的选择。
曾仕强说:“做人一定要有原则,就像我们穿黑色的西服配白色的衬衣一样,黑白分明。一个人没有原则,就会像墙头草一样,摇摆不定,被人瞧不起。”
一个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的人,就像一个软柿子,任人拿捏,别人自然也是不会将你放在眼里。
凡事有自己的立场,自己的想法,敢于坚持内心原则,这样的人往往自带光芒。
04写在最后
知乎上有人问:“最高级的人生活法是什么样的?”
有个高赞回答是:“人生不是要按别人的想法去过,而是要跟随内心,做自己想做的那个人。”
别人已经有人做了,我们只需要安静地做我们自己。
做自己,成为自己,就是人生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听从内心的召唤,知道自己要什么,勇敢做自己,成就自己的璀璨人生。
-END-
作者 | 苏三
编辑 | 蓓蓓
图片| 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