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俞对谈录》之对话彭凯平摘录

《老俞对谈录》之对话彭凯平摘录

作者: 安安淼淼 | 来源:发表于2023-10-23 19:53 被阅读0次

如何才能过得更幸福

一、跳出负面情绪的建议

最近觉得自己抑郁了,读到这段话:“现在很多人的抑郁可能就是心情不好,一般不会是病理上的抑郁”时,有点解脱,我应该也只是心情不好而已。

面对负面情绪,重要的是如何消解掉负面情绪,而不是不让它出现。

学到了几个小建议:

第一,做一点让自己快乐的小事。比如多多微笑,刚开始哪怕是强作微笑,但笑着笑着可能就会开心;或者去爬爬山、听音乐、看电影、独自到饭馆吃一个最喜欢的菜,等等。但不要做表面上让我们快乐,随后又会让我们失落空虚的事情,比如赌博、酗酒、通宵打牌、打游戏过度等。

第二,学会让自己的快乐有一定的意义。比如做完一件事情后,我们会感觉时间没有白过,心情愉快。比如阅读,读一本喜欢的书,读完后你绝对不会说这是浪费时间,你也绝对不会说这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学会正视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要尽量多阅读、写作、旅游、远足、交可以聊思想的朋友,专注于某种能够吸引你的注意力,并且带有一定成就感的事情,比如拼图、搭积木、搭乐高等,还有些技术人员搞编程,尤其搞游戏化编程都挺好的。

可以先从自己最想做的那件事入手,想清楚最想做什么,再进行分解,分解到每天,每天做一点点,终有一天走向了那个大目标,也不会迷茫或是困惑。

另外,一定要有掌控感,逐步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掌控时间、掌控发展方向

运动对调节情绪有作用。

二、寻找到希望感的建议

有希望感的人都不会太焦虑,没有希望感的人很容易产生焦虑。

希望感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自身能力;二是外部环境、社会条件是否支持我去展现我的能力

很多时候大家都觉得自己没有希望,这种情况下就要找到一个现实目标一步一步去做。

第一个建议,我们要相信人是会不断变化的。相信环境、周围的人和事物都会变,这种变化的动态思想来自中国人特别重要的智慧——《易经》。中国人早就知道一切都可以变,明白这一点之后就会有信心。

第二个建议,一定要意识到资源的多样性。如果我们只有一套资源或者一种能力,就会非常焦虑;但是如果我们有很多资源和能力,就可以从容应对各种问题。

第三个建议,支持的环境也很重要。社交网络、社会关系、亲人的支持关怀特别重要。有个现象叫作“安全网效应”,意思是那些败得一干二净的人,他们相信自己还有退路,就是自己的家乡、亲人无论如何都会支持自己,这对焦虑感有很大的帮助。

三、注重个人修为、修炼

第一,永远保持一种向前看、向远看的精神。人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能力,是对未来的憧憬、计划、谋略和追求。人一定要抱有一种未来发展的观念,去想象或者追求未来,这是一个心态的改变。

第二,一定要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社会学教授马克·格兰诺维特发现了弱联系的强势效应,就是当我们找新工作的时候,往往给我们提供有效信息的人不是我们身边的熟人、亲人,而是一些和我们萍水相逢的人,这个叫弱联系。弱联系能产生很重要的信息,平时习惯与人为善的人就会容易建立弱联系。

第三个给到年轻人的建议,除了培养广泛的弱联系之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东西叫作文化资本。文化资本能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看出来,中文讲“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就是魅力、气质。多读书,多培养自己的文化资本,从而获得更多帮助

第四,名誉。一个特别简单的提高我们名誉的方式就是心存感恩之心,让别人知道我们是一个心存感恩的人,能得到的帮助就会多一些。所以感恩是寒门子弟成功的秘诀,人脉是我们做好事情的重要方法,善良是我们潜在的竞争优势。

除了“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还要在哪些方面有所修炼,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有魅力、更加能获得别人的注意力和信任,让他们未来的事业更加顺利?

第一,个人形象设计很重要。穿衣穿得正经一些,头发梳得干净一些,起码要天天洗澡,牙要经常刷。第一印象会产生“月晕效应”,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个人形象有特别大的影响作用。

第二,就是气质、风度、品位、言谈举止。其中很重要的是谈吐。我们是通过一个人说话的方式来了解他的,所以谈吐得体很重要。如何提高谈吐?文化知识就很重要了,中国传统的唐诗宋词对我们的谈吐有很大的影响,逻辑思维的训练也能让我们说话有条有理。此外,说话不要大声尖叫,要养成利用胸腔来发声的习惯

第三,在非言语沟通方面下功夫。有时候人不说话也会透露很多信息。面带微笑不断点头,表示欣赏、关怀、支持,这样非言语的沟通方式就特别重要。很多人不关注这个,以为一切都靠说出来,其实我们在不说的时候也会对别人有影响。注意这一点也能提高我们的个人形象,增加魅力。

一定要把个人的修养、品位做到极致,才会有竞争力。

四、父母可以在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上做重点培养?

有六个方面的能力家长能够去培养,有些能力比如不断学习、设立人生目标、道德水平教育,都是学校可以做的。但家长可以培养的,第一是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学校可能因为孩子太多,不能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建议,所以父母应该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技巧,也就是抗压力、抗挫力。彭老师在《孩子的品格》书中讲了该如何去培养,比如呼吸、跑步、写作,或者倾诉、沟通、交流,这些能力是孩子应该要培养且父母可以做的。

第二是关系建设能力,包括合作精神、友善待人。很多时候生活中互惠互利、建立人脉、结交朋友的能力,父母是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的。

第三是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父母对这方面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彭老师发现现在的孩子政治觉悟、价值认同很大程度上和父母是一致的,如果是风清气正的家庭,孩子就容易培养出相应的道德情操。

第四是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让孩子觉得我有、我能、我可以,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需要父母亲给予特殊的关怀支持,因为有学校的比较、有排名的刺激,孩子可能很容易产生一些受挫感、压力感,觉得自己无能、无用、无效。这是学校暂时做不到,但是父母可以做到的。

第五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按时睡觉、刷牙、洗澡、照顾自己的身体,这些事情学校可能没法教或者教得不够,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抵御霸凌、抵御性骚扰,让自己活出快乐积极的人生是父母的责任。

第六是孩子的幸福能力。父母应当呵护、培养孩子对美好生活的积极心态。

这六种很重要的积极心理能力,都是父母可以去协助培养的,也是彭老师在书中特别提倡的能力。

彭老师说的这些能力,作为一名成年人,我却不具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俞对谈录》之对话彭凯平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ej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