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偶然接触到“拆书法”,初看甚是不解,难道要把书拆开了读么?对于爱书的我来说,这绝对是不可接受地。细细琢磨,好象不是这回事吧,只好找“度娘”恶补了一回,发现“拆书法”确实是一个好冬冬。
概而言之,“拆书法”分为片断阅读、自我复述或拆书家引导解读及把阅读所得结合自身实际,化为今后个体的实际心动等几个阶段。以此,把别人的思想转换为自已的思想,实现个体的学习与成长。
网络关于拆书法的经典表述
R- Reading(阅读) 阅读原文片段
I- Interpretation(解释) 拆书家进行讲解引导
A(Appropriation)(化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并付诸行动
A又分为A1、A2:
A1--<指向过去>唤醒读者过去的相关经验。
A2--<指向未来>知道读者以后怎么应用、如何具体行动。
另一种表述:
R-reading:在读书进,遇到某一个心动片段,停下来,划出来。
I-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知识,达到理解知识本身到什么程度。
A-appropriation:
A1:写和这个知识有关的自己的经验,通过反思自己的相关经验,让这个知识真的和自己有关。
A2:写下针对这个知识,自己可以及如何进行的下一步行动,让知识真地应用在自己的生命里,我们才能因为它变得更好。
从词的英文原意,揣摩RIA的含义
interpretation:理解; 解释,说明; 翻译; 表演,演绎;
appropriation:拨款; 挪用; 批准支出;
之所以罗列概念,是为了正确解读概念的含义。
为什么要用“拆书法”
你的时间,我的时间,大家的时间是有限地,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地多读书,就需要找到好的读书方法。学校所学的精读与泛读这些读书方法,已经不适应进入社会,成长之后的现实需求。需要更精准,更有效的读书方法,解决读书与工作,读书与生活的矛盾。
另一方面,读书到一定数量程度之后,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内容好像在哪儿见过。如果仍然使用过去的精读方法,显然已经不适应了。
在这里,我们不是反对精读或泛读这些曾经的学习方法,而是认为,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适用对象和适用时机。对于一些经典原著、客户演示文稿之类,还是要使用精读的方法。
而且,拆书法适用于“读书到一定数量之后”,这一大前提,如果,此前没有读过什么书,或读书很少,个人建议可以寻找其他的读书方法。等积累了一定量之后,再使用这种方法读书。
不然,由于个人的知识储备有限,对知识片段的解读难免带有过去的成见或习惯,这时,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拆书师的帮助,我们不过是在不断重复自己的过去,所取得的成长也是有限。
我对拆书法的认识
拆书法实质是阅读者对书中某一片段,或某一关键主题的引申、发挥。这些片段或主题触动了你的敏感神经,与个体的过去经历或经验产生了情感交集,促使你对这些片段进行深度思考。而这些思考,或者说结合自身经历加以引申,发挥,实现对过去思维方法、经验结论的重构,实现认识的升华。也就是,书中所说:把学到的知识,转化到自己的思想或认识积累中。
为什么读过很多书,却是使用不了,感觉没有成长呢?
这也是拆书法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什么过去自己也读书,总感觉自己没有进步呢?这就是拆书法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叔本华在《阅读与书籍》中也说过:
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考。
如果一个人读书甚多--譬如整天手不释卷沉浸于此,偶有空闲只做一些不费脑力的消遣,借以修养精神,长些以往就会逐渐丧失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只读书而不思考,所学就会肤浅而不能生根。
书中的思想只不过是沙地上留下的足迹而已:我们也许能看到别人走过的路径,但要知道他一路上看到了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可以看出,认为自己读书很多却不能吸收,没能成长的根本原因是,习惯于让别人代替我们自己思考。
如何解决呢?用拆书法的话来讲,
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
唤醒读者过去的相关经验
制订自己的行动计划并加以行动
拆书法虽然使用片断阅读,但是对阅读片段的思考却是系统地,完整地、实践地。当我们原味地重述一个知识片断时,实质上也就是掌握了这个片断的真实含义,用道家所说达到了从“有”至“无”的境界,虽然忘却了“有”的外形,却化作成了“无”的自身感悟,从此,这个知识就像长在自己身上一样,就再也不会弄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