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认识一个姑娘,是做艺术设计的,刚毕业面试了三个月都很不顺利,看上的公司看不上你,发offer的公司,自己又不想去,这时候人会遭到了自尊心的严重打击以及自我的怀疑,觉得自己是不是不行。后来家里就很着急,就帮她找了一个他们认为稳定的工作,这个工作有五险一金,但就是坐在办公室里负责端茶倒水,复印打印,处理各种办公室琐事。真正的工作内容和自己专业技能最相关的就是给word文件排版了,但是这样的工作竟然还得加班,领导不走你就不能走,那回家之后,时间也不早了,要做饭,吃饭之后也到了9点,这时候可能觉得已经累了,但也想做一点儿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于是就看了两个小时的电视剧,然后睡觉了。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那像这样的生活呢,可能职业不同,地域不同,人生阶段不同,其实很多人可能也都这样生活着。可能被迫到了一家公司,也被迫做一些无法提升和展现能力的工作,但是为了保有生存和生活,就先这样忍受下来的。
我们都听过要离开舒适区,当你开始问自己到底要不要逃离的时候,就说明那个区域就已经让你感到不舒适了,就不是舒适区了。当处于被动生存时间的时候,时间管理中的清单法是最好用的,因为能够帮助我们最快速的把那些他律的事情做完。然后我们的行为就要指向未来,去摆脱这种被动的求而不得。
一般来说,这个同学在业余时间去继续提升,培养自己的设计能力,比如说可以通过接私活来锻炼,甚至可以赚钱,或者可以在做这份工作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寻找未来的可能,比如说可以通过不断的面试去提升技能,最终可以去到一家符合你能力的公司。从事期望从事的行业,甚至当这位同学当积累到一定的积蓄和客户以后,作为一个平面设计师去开创自己的工作室,做一个自由职业者。所有这些建议一旦采纳,执行起来都未必容易,甚至比他现在的生活更难。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方向性选择,很有可能就只能一直沉溺于被动生存的之中了,越陷越深,越来越失去了选择的主动权,当还有能力,有精力去找做选择的时候,就开始了主动生存。
假设这个姑娘有一天他如愿进入了有名的设计公司,那就是下一个主动生存的开始。如果干的不错,在几年之后又被升至为设计总监了,那就又是下一轮的主动生存开始的,或者她决定只身前往向往的城市闯荡,这也是主动生存。以上选择的共同点就是这是你自己争取来的新的挑战,而不是别人强行塞给你的。明知前面可能会更难,但还是决定了接受挑战去迎接变化,哪怕下一个阶段比上一个阶段更艰难, 所以主动去选择我们的人生,尽管会很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