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跟一妹子聊天,说起找另一半的标准,她说要找一个懂她的人。我问,何谓懂你?回曰,我是那种很多事都会默默去做,但不会说出口的人,希望那个人可以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懂得我从未说出口的那些话。
找一个懂自己的人,这是单身友人朋友圈里的常见内容之一。如上面那段,我常会问他们,何谓懂你的人。如果,愿意深究,所谓懂我们的人,只是我们想他懂的心情他懂,而不想他懂的心情他也要不懂。
只是,这种人,真的存在吗?
我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平日里蛮注重小事知人。我问自己,如果是我,我需要一个懂自己的人吗?答案是不需要。对方太懂人心,反而会让我无所适从。
两个独立个体,家庭背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真有人可以在认识之初就做到懂你吗?有,比如《欢乐颂》里的魏渭,又比如奇葩说的花希,只是这种人你能接受他成为你的另一半吗?魏渭深谙人心,在见面之初,各种利害得失几经算计,对方如何了然于胸,你的一举一动在他眼里如同透明。而花希,太懂女人心,你想他懂的,或者不想他懂的,他都懂,如果是他,与你,会没有安全感。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像袁咏仪与张智霖,只是,他们的懂是经过十几年时间相处培养出来的。
所谓懂你,是经过长时间相处培养出来的默契,而不应该在一开始就要求对方做到。
记得一个朋友曾问起,什么样的人才谓之适合。我们见过无数的人,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标准,却不知,什么样的人才是最适合自己。
我想关于这个问题可以总结成三点。
第一,要聊得下去,未来那么长,总得找一个可以说话的人。前几天见了一个许久不见的朋友,她说也曾想过她老公是不是她想找的那个人,只是后来想想,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有话可以说。而两个人聊天,会涉及方方面面,也很容易观察对方与自己的价值观是否一致。恋爱的最终会回归到日常,价值观如不相似,生活难免会诸多磕碰争执。
第二,不排斥有身体接触,直白一点说,就是吻得下去。人与人之间都会有个安全距离,一旦超过那个距离,你便会感觉不舒服。只有潜意识里你愿意去亲近的人,你才不会排斥ta的靠近。
第三,你能接受ta身上最令你不能接受的东西,而不是要求ta跟你在一起之后会有所改变。我总在很多人口中听到一句话,希望结婚之后ta的某些东西能改变。性格也好,习惯也好,跟随了ta二十几三十年的东西,怎可能只因身份的转换说变就变?如要一起长久的生活,就得对方的优缺点一起接受。即使要改变,也是对方自己要改变,而不是你要求的。愈带有期待,于对方愈有压力,演变到最后,争吵在所难免。所以,在考虑是否在一起之初,就应该考虑你能否接受你现在所不能接受的。
懂你,听起来是一个很合理的要求,毕竟每个人都希望可以找到一个了解自己的人。只是在接触的最初,它真的是最重要的吗?!
// e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