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大学》后感8

读《大学》后感8

作者: 落木萧 | 来源:发表于2023-05-04 14:46 被阅读0次

【原文】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译文】正心、修身、齐家、治国,这一节学习了齐家与治国的关系。如果自己的家庭都管理不好,想管理好他人,古往今来也没有这样的事。君王治理国家不需要走出去,而是通过自己修为品德影响整个国家。好的人对家人好,对外人也坏不到哪去,一个人在家孝顺、对工作尽职、与人为善,治家自有道。只有一个个家庭的和睦才有国家的长治久安。

《康诰》中成王告诫康叔说:“要像母亲养护婴孩一样真诚追求。”虽未能事事合理,但距理想也就不远。正如没有先学会带孩子再出嫁的女子一样,修为也有因果。家仁则国仁,家礼让谦虚则国礼让谦虚,相反,一个个的个人贪财暴戾,整个国家也会作乱。这就是一句话能坏事情,一个人能安邦定国的道理。

【感想】综上所述,我学习到齐家治国的内在联系就是我们与社会的关系。先经营好自己,才能经营好与他人的关系、与这个社会的关系。一切关系都和睦融洽,那么小到小家,大到国家,就会围绕这个修为的因果关系良好运行着。

如教育孩子,为人父母的自己都无法做到的事,却要求孩子做到,这与治国必先齐家一样,内因没有解决,而追求结果,是不可能的。

只有当你自身能力变强,修养变高,孩子自然就会跟上来。教育不在于板起脸训话,而是在日常的一举一动中。我们在孩子面前的表现,才是教育本身。

相关文章

  • 读《论语》后感(8)

    今天读《论语》“子路篇”第20至22章。 子贡问:如果一个人,全乡的人称赞他,这个人可以吗?孔子说“不一定。”子贡...

  • 读《大学之路》后感(二)

    近日我看完了吴军的《大学之路》上下两本,本书是吴军为女儿梦华选大学而对欧美知名大学所做的一些了解,同时也是希望告诉...

  • 2018-06-22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距离读完《读大学,究竟...

  • 《大学》读感

    上周集训虽然枯燥,但是频繁的开会又给了我个看书的好机会,反正没有手机。。。这么拼拼凑凑,居然把《大学》《中庸》都复...

  • 那些独自奋斗的日子

    01 大学毕业后就呆在了读大学的城市,想着会有一份熟悉感,工作不至于太陌生,至于为什么没有回家乡,只是觉得回家后的...

  • 读 后 感

    看了小马甲的《愿你无岁月可回头》记得他在刘匿名这章节的一句话“愿你能放手一搏,快乐的活在当下,不计对错。能...

  • 读 后 感

    读巴尔扎克的《邦斯舅舅》一文中,我理解到“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是有目的性的,不管这个目的是好是坏。没有人愿...

  • 读!后感

    近日读了巴金的《家》憩园《秋》。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巴金《家》读了一半还是没有耐心一次性读完一本书,脑里留...

  • 读 后 感

    近年来,公安系统的李玫瑾老师,在网络培训中特别走红;因为她是从犯罪心理的角度,倡导注重人格健康培养,必须从娃...

  • 读《大学》所感

    我们每个人在看金庸小说的时候都想拥有一部能够称霸天下的武功秘籍比如:《天龙八部》《九阴真经》等。现在在现实中就有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大学》后感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mx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