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老宋家的女人们(六)

老宋家的女人们(六)

作者: 南哩北侃 | 来源:发表于2020-08-14 22:41 被阅读0次

今天多扯了一篇,这一篇主菜就放第二个吧。反正没人看也就不会有人说我主次不分,随心所欲,感觉不错。

过去的读书

上次说到了老宋家几个孩子上学时候的事,在那个年代上着上着学就不上了回家干活儿的情况比比皆是,相对的,那个时期谁家里要是有个孩子考上了大学,那可是惊天动地光宗耀祖的大事,村子里都得拉上横幅,放着鞭炮,摆上好些桌菜请客吃饭,真的是露脸的大喜事儿。哪里像现在,走到城市里随便找个人多的地方泼一盆水都能冲到好几个大学生,忒多了。

那时候农村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学习成绩还不错,能供得起就尽量供,毕竟谁都希望自己家孩子出息;实在供不起了,也只有辍学回家干农活儿的份儿了。这里面当然还有男女之分,毕竟在那个年代农村重男轻女的情况还是挺严重的。如果是男孩儿上学,家里必定会尽全力培养,女孩儿嘛,读到个初中,字差不多认全了,会算算小账就可以了,基本不会再往上送。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个年代考大学真的很难,大部分孩子上个小学或者初中就回到了家里,面朝黄土背朝天,老百姓们世世代代都是这么过来的。

食堂放饭

所以说我二姨还算不错的,至少上到了高中。我舅舅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结果最后也没走完学习这条路,一来那时的大学实在是不容易考,二来学习也一般,兴趣也不大,所以最后读了没多久就跑去当兵了。既然这个系列的主题主打的是老宋家的女子,就不铺开来说我舅舅了。

简而言之,四个孩子相继上学,期间因为有了我小姨,还得分出一个人来照顾刚出生的小姨,家里过得又忙又紧巴,那是个吃盐黄豆会被骂败家的年代(盐黄豆,指的是那时候用油和盐炒制的黄豆,咸咸脆脆的,很干,能存放好久不会坏,一般用来就着喝粥。因为吃了咸黄豆喝粥喝得多,所以穷人家常说吃盐黄豆败家)。就这样四个孩子一个个最后都像别人家一样,要么回归了土地,要么跟着手艺人学徒,要么去部队当兵,总之都得学学自己谋生的手段。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着。小姨因为行五,在家里最小,大人和兄弟姐妹都称呼小姨为“小五”。由于我们那里农村土话带着些儿化音,听着挺像个男孩儿的样子。

小姨出生在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起步,家在农村的老百姓生活还没什么改变。老宋家孩子多,前几个也都慢慢长大了,虽然还是吵吵闹闹,但是已经可以帮着照顾小姨了。日子虽然过得还是很清苦,不过也都习惯了,就像俗话说的:债多了不压身,虱子多了不咬人。苦日子过惯了,什么情况也都能扛得住。家里几个孩子打打闹闹天天跟唱戏似的,热闹得很。

考前宣誓

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经意间小姨也长大了,该上学了,大姨二姨我妈都经人介绍结了婚,嫁到别的村去了,舅舅也去了四川打工,家里就剩下外公外婆带和小姨。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深入到农村,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天比以前好过了些,但是穷还是穷。外婆跟我说过小姨上学的一件事:

当时小姨到我们乡里上初中,报名要交学费,好像是四块还是几块钱的(那时候的四五块钱可不是小数目,种田人家进项少,得靠每年卖存粮和做点儿力气工挣点儿钱),可是家里的钱怎么凑都不够,外公着急四处想办法,但这四邻的情况都知根知底,能有谁家有富余的呢?外公本想借个自行车回来去找姑娘姑爷想办法,外婆不同意,她觉得姑娘嫁给人家了,现在去找人家想办法以后姑娘会被公家欺负。一咬牙,外婆把家里的大半袋子约摸几十斤黄豆往肩上一扛,带着小姨就奔学校去了。累得一身汗的外婆到了学校找到了报到的老师办公室,把肩膀上的黄豆袋子往地上一扔直接就说:“老师啊,我带我家孩子来报到。学费还不够。”说着指了指地上的袋子道“这半袋子黄豆你们拿杆秤约一约多少斤去卖了,看看够不够我家小五的学费。”办公室的老师没见过这阵仗,哪有背着粮食来交学费的?不过这会儿也没什么别的办法,只好找校外的人家借了杆秤,称了称多少斤,交代好了,然后用自行车驮着袋子去乡里的粮管所换了钱回来把学费交上了。事情都办完了,外婆嘱咐了小姨两句,转身拎着空袋子就往回走了。好几十斤的黄豆,外婆一个女人就靠肩膀扛着走到十几里路远的学校,这换到现在,真的难以想象……

我外婆如今八十多岁了,背驼了,人也矮了,每天佝偻着身躯,却还是闲不下来,总张罗着要下地干活儿,多热的天都一样。家里人不让她出去干活,让她在家呆着,吃吃喝喝睡睡觉,可才呆了两天她就闹着要回家,说闲着会把人闲成傻子,弄得家里人哭笑不得。

外婆一辈子节省,那个时代有点干的荤的都得先给孩子和男人吃,自己就吃点剩下的。到如今日子好了,还是什么东西都舍不得吃。平时就吃自己家种出来的丝瓜冬瓜黄瓜之类的,偶尔买点肉啊什么的总是一顿吃几块,然后放起来下一顿再吃几块,一次次放进冰箱一次次热着吃,从来舍不得扔。东西也是,好多旧衣服旧袜子什么的破了都都不会扔,收拾起来缝缝补补接着穿,家里人给她扔过好几次旧东西,可回过头一不留神她就又捡回来了。

我新雨染绿叶

我一直说那个年代过来的穷苦人家,吃苦耐劳都是刻在骨子里的,就像我外婆这一支下来的女儿们,经历过的困境与难处数不胜数,但她们都和我外婆一样,倔强地支撑着从不低头。困难的日子从来都是对人最好的磨炼,现在的孩子们太缺这样的经历了。

说到我小姨,她个子不高,看外貌人很小巧的样子,不过在老宋家,她却是不折不扣的“巨人”。至于她的经历嘛,咱们下次再聊……

相关文章

  • 老宋家的女人们(六)

    今天多扯了一篇,这一篇主菜就放第二个吧。反正没人看也就不会有人说我主次不分,随心所欲,感觉不错。 上次说到了老宋家...

  • 老宋家的女人们(八)

    今天没什么特别想说的时事,热搜榜里一半儿都是有关这个明星那个明星的,实在是提不起兴趣。人啊,要去关注别人的家长里短...

  • 老宋家的女人们(一)

    上次说过,有机会就来回忆回忆我外婆这一支传下来的女人们,也就是我外婆和我的两个姨和我妈在我记忆中的事情。普通...

  • 老宋家的女人们(四)

    上次我们讲到了“挑河”,估计现在的年轻人对这个是没有概念的,甚至都没听过这个词儿。我们父辈和再上一辈儿的老人们应该...

  • 老宋家的女人们(五)

    今儿个我们这儿没下雨,一天高温,脑袋顶上太阳火爆爆。下午打开度娘随眼一看热搜榜,三条关于大雨的。以前在船上的时候,...

  • 老宋家的女人们(二)

    当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发展的年代,我们所知道的关于我们记事之前的历史基本都是通过在校的学习和网络或图书上的各种记载而得...

  • 老宋家的女人们(三)

    今天下午刚刚吃完饭,外面正晒着衣服,太阳毒辣辣的。才三五分钟的时间,乌云遮天,大风就起来了,没一会儿大雨倾盆,呜啦...

  • 老宋家的女人们(七)

    今天决定再开一个新篇章,放上自己胡乱写的烂小说。还没写完,发着试试,不定期更新,水平有限,催眠专用哈,见谅。 昨天...

  • 老宋家的女人们(九)

    今天又是炎热的一天。不怪老人说现在的人越过越娇气,这天气出了空调房不过三五分钟就是一脑门儿的汗,再多呆一会儿完全就...

  • 老宋家的女人们(十)

    这几天事情比较多,没续上更。今天有点儿感冒发烧,吃了药反正躺着也没别的事儿,就接着更一期吧。 上次说到了小时候在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宋家的女人们(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nn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