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思索,克服拖延

作者: 梅芳的行影记 | 来源:发表于2017-02-13 22:45 被阅读0次

    “文明的进步,就是人们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这是著名的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黑德对现代生活必然产生的一个特点的断言。

    第一次在《影响力》这本书中看到这句话,起先有些困惑。后来第二次再看到,加上一天的实践,发现这的确是一个延长时间的好办法,而且对拖延症颇有疗效。

    可能我们对于不假思索的第一反应,是不用思考就去做,就像害羞草一碰到外界刺激就收起的应激反应一样。

    实际上,“不假思索”,真正的意思是,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换句话来说,它最终来源于一个固定行为模式的开启,由熟练而产生的一个模式化自动行为。

    因此,做到不假思索,首先要形成一个模式(范式)。《影响力》中对此有一句通俗的阐述:

    我们必须频繁地利用我们的范式、我们的首选经验,根据少数关键特征把事情分类,一碰到这样那样的触发特征,就不假思索地作出反应。                

    经过筛选特征,定形,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一类行为模式自动化。

    我们每天的事情非常多,大的,小的,简单的,复杂的,一不小心就会可能产生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就像是走棋般,有种一步错,满盘皆输的感觉。精力、能力和时间更是跟不上。

    而对于拖延者来说,这尤为致命。因为他们总是在截止日期,抓着最后一根稻草去完成任务。就算是马马虎虎,也得拼尽全力地结束。

    而模式化的自动行为,恰恰是一个好的转机。可以在肚子饿了,马上去找饭吃,而不因为游戏等“非正经事”上忍出胃病来。

    在文中,作者用一个案例简洁明了地解释了这个行为:

    朋友珠宝店的一批绿宝石首饰虽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出售,却一直卖不出去。后来店员失误把价格提升到原来的两倍,没想到,顺利脱销了。

    在这案例中,体现的就是人们不假思索购买的行为。因为在我们的认知里,一分钱一分货,价格贵就等于东西质量好。因此,当价格提高两倍的时候,游客就启动了“东西好”的模式。好比如磁带,按了一了就自动播放。

    不假思索,克服拖延

    形成固定行为模式是首要,但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这样一句话:

    触发者并不是对手这个整体,而是对手具备的一些特征。    --《影响力》

    作者通过了一个实验来说明:

    雌火鸡是通过“叽叽”声来判断自己幼雏的。它能仅仅因为天敌发出“叽叽”的声音,而将它收拢到自己翅膀底下;同时,也能仅仅因为火鸡宝宝没有发出“叽叽”的叫声,而误杀它。由此得到,行为模式触发的不是整体,而是局部的某个特征。

    然而看似不简单的模式化自动行为,在生活中,你说不定就已经在运用了。比如:请别人帮忙,我们会习惯说原因。而仅仅由这个“因为”就很容易提高成功的概率,因为它可以启动对象的顺从反应。

    在看到这种模式化行为,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决定尝试一下。

    昨天开始,我订了一个预备模式:插空完成不愿意做的事情,而且越快越好。

    比如:今天早上拿到了三份需要填写的计划,满满的15页。首先想到了要启动模式。

    因为对于这类工作,我一向是敬谢不敏。回想去年,当时是拖到最后一刻,纠结了好长时间才匆忙完成,而且还挺郁闷的。

    这次决定改变。于是,在午休结束后,马上着手。差不多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而且还收获了不少成就感。对后边的事情也起到一点推舟的作用。

    这个插空速成模式,虽然只有一天的实践,但是感觉效果还不错。回顾下来,事件数量上,至少不会又是一大片空白,感觉一天又白过。从质量来说,成就感的积攒量也是挺可观的。

    在试图用最少的时间创造最多的价值的追求里,固定行为模式,不假思索地去启动。这是一个可以实践的方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假思索,克服拖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vt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