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6 年,纽约一位度假中的银行家亨利 · 沃伦先生,幸运又不幸地招募到了一位来自爱尔兰的年轻厨师,玛丽 · 米隆。
幸运的是,玛丽烧得一手让人垂涎三尺的好菜。
不幸的是,在玛丽搬走后的几周时间内,全家 11 口人中,6 人因伤寒病倒。
因为玛丽做的菜,美味却致病。
现代医学称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为伤寒。
在大众眼中,或许只有那些突然发病的患者才是令人退避的、可能损害自身健康的传染源。
而伤寒不同,引起该病不断传播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是看似健康的慢性带菌者。
伤寒杆菌通过粪—口途径感染人体。伤寒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日常接触、苍蝇与蟑螂等传递病原体。

在粪池孽生的大头金蝇,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那为什么银行家家中的另外 5 人没有发病?
因为虽然人对本病普遍易感,但是否发病取决于所摄入的细菌数量、致病性以及宿主的防御能力。
伤寒杆菌第一次进入血液造成菌血症时,患者无症状,临床上处于潜伏期。
发病
伴随着伤寒杆菌的第二次入血,释放脂多糖内毒素,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发病者出现发热、全身不适、乏力等难以与其他发热病症鉴别的临床症状。
发病 2~3 周后,典型的伤寒会表现出以下症状:
持续发热,患者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神经系统上:病者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出现典型的伤寒面容。
消化系统上:食欲缺乏、腹胀多便秘。右下腹轻压痛示肝脏肿大。
伤寒面容
部分患者出现淡红色的玫瑰疹,多见于病程 6~13 天,直径 2~4 cm,压之褪色。多分布于胸腹部,也可见于背部或四肢。
最无辜又最危险的女人
有人说,伤寒玛丽真是个天生的传染病学家。
她大字不识,却能精准的在雇佣的主人发病前快速离开,到全新的地方寻找做饭的差事。
直到那位银行家家中发病,人们在惊讶于富裕人家竟也会得这种穷臭的疾病时,卫生部门才把目光投向了玛丽。
不出所料,玛丽的大便中伤寒杆菌呈阳性。
这震惊了当时的医学界,真的会有健康的传染源?
大众多是不信的,被强制关押进隔离区的玛丽也不信。
于是她通过联络记者发布文章,引起了民众的同情,大家一边斥责卫生部门的不讲人权,一边请愿将玛丽释放。
迫于民众的压力,政府释放了玛丽,但要求她要么永不就职于餐饮行业,要么切除储存细菌的胆囊。
可玛丽一项都没做,她依旧做着自己的拿手好菜,只不过换了个名字。
5 年后,曼哈顿的斯隆妇产医院爆发了一场伤寒流行,25 名医生护士被传染,其中 2 人死亡。
而医院里的厨子不是别人,正是化名为「布朗夫人」的玛丽。
这次没有人再为她请愿,在隔离岛上的玻璃笼子里生活了 23 年后,这位最著名的带菌者彻底不能传播伤寒了。
一路走来,一路留下细菌
玛丽 · 米隆的一生中直接传播了 52 例伤寒,其中 7 例死亡,间接被传染者不计其数。
一路走来,伤寒杆菌就像脚印一样与她如影随形。她意识到了,但没有停下。
现在只要用上抗生素就能有效治愈伤寒,但即便是在那个医疗尚不发达、城市卫生条件恶劣的年代,伤寒本来也不该引发这么大的话题。
医疗部门采取的隔离手段可能过于强硬,媒体则仅靠一纸报道就促成民众请愿,再加上最核心的玛丽小姐本人近乎顽固的抵抗行为,最终让伤寒的恐怖深入人心。
我们已经无从知晓玛丽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才会对自己的正当性深信不疑,或者她就是在心知肚明的情况下改名换姓继续从事餐饮业。
不管怎样,「伤寒玛丽」这个蔑称正是民众们愤怒的体现,尽管还有其他感染人数更多的带菌者,但也没能盖过玛丽的恶名,甚至还有对她体貌的侮辱性描写流传下来。
传染病本是人力难及的「天灾」,伤寒却偏偏因医学特例、舆论操弄以及当事人的欺骗背叛而生生酿成一场「人祸」。
这其中固然有玛丽自作自受的部分,但全社会对于伤寒的恶意集中在她身上遗臭百年,从当今视角冷静看待也难免令人唏嘘,错的何止玛丽一人?

时代在发展,知识技术已是云泥之别,但百年前故事的情节放到现在却仍然能让人产生既视感,该怎么办才好呢。
人人都自诩旁观者清,又人人都不免当局者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