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小说写于去年Atiyah爵士宣布他证明了黎曼猜想之后的十一,花了一个晚上写完,基本算是一稿写到底无修改。
其特点是:远过去线的剧情比市面上许多介绍黎曼猜想的科普还要硬,而且绝对是硬到没朋友;现在线的剧情则过于薄弱,完全是功能性的。
原打算在把现在线的剧情增强后再放出来,但今年1.11,Atiyah爵士突然去世,所以打算将这个版本先放出来,作为对爵士的纪念。
整体保持了我的一贯风格:脚注特别多,虽然不影响剧情,纯粹是给大家一个接触新知识的机会,但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恐怕会被吓退——但,就如一个业界常识“优秀的读者与优秀的作者一样稀有”一样,我相信阅读是需要门槛的,灌水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我会给的。
至于说,这篇小说会不会继续修改下去,将上面提到的问题改好,这个就完全看个人心情了,哈哈哈哈哈哈~~~~~
目录
- 超限中心,一
- Malkuth-137-1(录音),一
- 调查,一
- Malkuth-137-5(黑色日记本)
- 调查,二
- Malkuth-137-1(录音),二
- 调查,三
- Malkuth-137-6(蓝色日记本)
- 调查,四
- Malkuth-137-1(录音),三
- 调查,五
- Malkuth-137-7(白色日记本)
- 调查,六
- Malkuth-137-4(日志)
- 调查,七
- Malkuth-137-3(U盘),一
- 调查,八
- Malkuth-137-3(U盘),二
- 调查,九
- Kether级事件报告
- 超限中心,二
- Mors-003-2(视频)
- 结尾
超限中心,一
这里是位于旧制丹麦与瑞典的交界处、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就在哥本哈根信息技术大学(IT-Universitetet i København)的南边,坐落着曾被誉为丹麦乃至全球最美的宿舍楼:提根楼(The Tietgen Residence Hall)。

现如今,这里是超限中心欧洲分部的分部中心。
陈绍终于来到了这里。
从位于南门二的半人马α-B[1]附近的Site-3空间站来到地球花去了这位历史学家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一百年的时间对于行星史研究来说已经足以彻底改头换面,对于星系史研究来说也已经是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但对于地球的大断层史研究而言,一百年的时间显然不够。
尤其,在大断层的重要史料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一百年的猜测与争辩,作用微乎其微。
所以,这一百年的时间折损对陈绍来说,完全值得。
他踏进了提根楼,在抑制不住的战栗中熬过了隔离检测的五分钟,并在离开气密室的同时用颤抖的手解下头盔,以近乎朝圣的心贪婪地深吸了一口提根楼内带有严重霉臭味的空气。
“混沌在上。柯罗诺斯[2],我来拜见你了。”
朝着穹顶恭敬地轻声说完这句话后,陈绍便在机器人执事的引领下,来到了西侧三楼的一间书房,那里放着他申请参阅的资料。
超限中心,全名为“超限对象监控、收容与统计中心”,是环宇科学与技术监督与管理委员会(简称“科监会”)下属的一个特殊机构,专门对于来路不明、作用不明、原理不明的人、事、物、场所进行统计、研究、收容、保护和监控的组织。其中的对象虽谈不上超自然,但绝大部分也超越了现代科技的理解范畴。
提根楼本身也是超限中心的收容与监控对象之一,内部编号为Binah[3]-003,代表了在时空范畴具有一定操控能力的特殊对象,这是因为大断层时期,提根楼本已消失,但大断层数年后又莫名地重现了。
对提根楼本身的研究也贯穿了新纪元超限中心的一生,但硕果近无。
它也是一处收容中心,内部编号S-013。
来到指定的书房,近百年前出发时申请参阅的所有对象都已经放置在了面朝落地窗的书桌上。
陈绍向机器人执事微鞠了一躬,待后者滑出房并带上门后,便快速走到了书桌前,深吸了一口气。
这就是百年前突然在提根楼地下库房里出现的一组资料,超限中心做了初步检阅后做了危险等级评定,并通过光联网通告所有人类成员这组资料的性质和大概内容范围。陈绍相信它们就是解开大断层秘密的关键,也是自己不惜费了百年光阴债也要参阅的重要资料。
这里面包括录音、视频、日记本、备忘录、笔记甚至还有一份人工智能体的运行日志。
看了眼窗外即将落入地下的绿色夕阳,陈绍不再浪费时间,坐了下来,开始翻阅起了这堆资料。
Malkuth[4]-137-1(录音),一
“登陆了,他爷爷的我终于登陆了!从拉比西亚一路漂到这该死的特拉什尼亚,一共花了老子三十四天!他爷爷的,差点就饿死在了半路上!特么的这量子几率潮涌洋流几乎每天都在变道,把本来预期半个月的旅程活生生地拉成到了三十四天!尼玛刚上路时准备的口粮只够特么的二十天,差点就在大洋上饿死!幸好太阳能板和时光回溯壶都还能用,不然我可就要重归混沌了!”
“阿信……阿信哥哥他早我一步解脱了。第十九天的傍晚,绿色的夕阳即将沉入海底的时候,我们的航线上突然出现了光阴冢,时间乱流加上量子狂潮,整片大海特么的就仿佛突然被煮开了一样。二十米,三十米,五十米,甚至一百米的大浪,铺天盖地。我们的小船就特么的像下水管里的厕手纸,是死是活根本不是我们能掌控的。阿撒托斯的意志与克苏鲁的手[5],掌管了我和阿信的生死。而结果就是,我活着,而哥哥他死了。”
“我说不清到底是对阿信感到羡慕,还是为阿信感到难过。我也希望能死去,但没有这个勇气。拉比西亚的人们都渴望活下去,活下去已经成了本能。但为什么要活下去?就这样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人类早就在灭亡的边缘了啊。不,人类早就该灭绝了!所以我羡慕王天信,他能离开这个无边无果的苦境,超脱到没有业力的彼岸,这是一种果报。业力反噬终有时,孽兮报兮如影随。啊,业力……业力,我活了下来,是不是业力就转移给了阿信,让他死的?那业力为什么不反馈给我自己,让我去死算了?不,不,反馈给我自己那可能就真的是让我得偿所愿了,而让我失去哥哥,才是真正的业力吧。阿信,我对不起你,你一定很恨我吧,那为什么还不赶紧把我带走?带走我吧。带走我啊!快带走我啊!”
“晚上的特拉什尼亚很安静。除了海潮声和海腥臭,这片由垃圾覆盖的大陆上感受不到任何生命的气息,也感受不到任何来自狄拉克海洋[6]的翻滚。拉比西亚已经被量子潮涌支配的异兽吞噬了。希葛瑞恩统领就算再怎么强调信仰的力量,面对无匹的不死的巨兽,也不可能带领大家活下去。所以我和阿信抛弃了丽姐这坚定的信徒,逃进了大洋。如果丽姐知道阿信死了,不知道会不会冲到这里把我大卸八块,或者直接丢进时光回溯壶。”
“我很饿。头灯已经没电了,只能明天再找食物了。希望明天是个晴天。混沌在上,业力保佑。”
“运气真不错,找到了一罐午餐肉罐头。看日期,应该是旧纪元的时候就被冲来特拉什尼亚的,早就过期几十年了。还好今天是晴天,太阳能板给时光回溯壶充了点电,刚好够把这罐头给回溯到保质期内。我想想……嗯……这样的光阴债折算下来,应该能撑个三十到三十六小时,足够我找到下一顿饭了。”
“我已经来到了一片由家具垃圾与生活垃圾构成的平原。昨天傍晚登陆的地方以电子器材为主。特别是那狗日的天启时代的那些被阿撒托斯遗弃与诅咒的魔鬼设备,我一个晚上都在担心它们突然从狄拉克的地狱里被扔回这人世间。不过,虽然希葛瑞恩一直不承认,但我也知道这时光回溯壶也是天启时代的神器之一。呼……前面有座……嗯……应该是由水管、电线、破成条的塑料袋缠绕起来的小山丘,刚才好像看到有东西在那里晃动,我要去看看。呼……所有的神器都会积累业力,总有一天会反噬使用它们的人。但我现在还怕什么?业力要反噬就反噬吧,从拉比西亚逃到特拉什尼亚,难道我还怕死么?能早点和哥哥见面,不是好事么?”
“混沌在上,他爷爷的,这里居然有个地窟!这绝对不可能是该死的量子异兽挖出来的,这么四四方方,绝对是人挖出来的!我看不出是什么时候挖的,但即便特拉什尼亚比拉比西亚平静,量子潮涌也不会乖乖地放过这里。我猜,最多一个月,这个洞应该是这一个月里被人挖出来的。这片大陆上肯定还有别的人在,但现在都看不到了,不知道是被异兽弄死了,还是自暴自弃去了旧大陆。或许我也该去旧大陆,听说那里的量子狂潮狂野地仿佛在花街上撒丫子的骚浪蹄子,有直径超过十公里的光阴冢,还有些穿越洞直通银心黑洞。呜……我打算下到洞里看看……嗯……这都没台阶的,当初挖的人看来走的时候把绳梯给带走了……嗯……真不好爬……呜……呃……啊!”
“该死的!摔下来的时候手掌上扎了好几个芯片或者别的什么电路板,手掌可能被感染了,我要赶快回营地,我不想就这么被命运收拾了!”
“洞里有一本黑色的笔记本,放在一个由钢片、木板、砖块和塑料瓶搭起来的梯形台上,看着很诡异,就仿佛是献祭的祭品被放在了祭台上。献祭一本笔记本?呵,真搞笑。”
“医疗用品消耗得差不多了,以后我要更小心一点。这里不知道哪里能弄到医疗品残渣。我觉得希望不大,天启时代和旧纪元的垃圾里,医疗品所占的比例一向不高,新纪元就更不谈了。要是要套子的话,倒是随随便便就能搞来一大堆。真是垃圾也分高低贵贱啊。要是一直弄不到医疗品的话,那我估计很快就要交待在这里了。就算能弄来医疗品,时光回溯的光阴债也不能不考虑,万一伤没好业力就反噬了,那还真不如一头撞死算了。如果……如果有复制仪和补偿器,那倒是能一直撑下去。但,这不就和魔鬼交易了么?”
“哈!这本日记绝逼是在瞎掰!魔鬼林颜居然被说成是给日记本的主人打工的?这人还说自己才是复制仪的发明人?他怎么不说是他打开了天启时代,是他召唤来了恶魔妖怪?胡扯!绝对胡扯!”
调查,一
陈绍皱了皱眉头,把录音暂停了下来。
录音中所提到的两个地方,拉比西亚和特拉什尼亚,自己完全没有概念,地球的历史上并没有这两个正式的名称。
但,是不是大断层时代人们对某些地方的命名,这个自己不得而知。
从录音来看,说话人从拉比西亚到特拉什尼亚用了三十多天,难道是南美洲到澳洲?那录音中提到的旧大陆应该是北美洲还是欧亚大陆?总感觉不像。
也可能,根本不是地球?
陈绍拿不定主意。
但,林颜这个人陈绍是知道的,在大断层时代之前的史料中曾记载了这个人,是当时科监会下属第一研究所物理部的一位研究员。她之所以能被记入历史,是因为一次实验事故,她的鲁莽导致整个实验楼被炸毁,从而其导师的研究被科监会列为Kether[7]级科技,这是科监会历史上第一项Kether级科技。
难道,是平行宇宙?
陈绍突然有点愤怒和惶恐。
万一,这些都是平行宇宙中的资料,那自己这一百年的光阴债可就彻底是白搭了!
双手再次战栗了起来,陈绍开始翻寻那本黑色的日记本。
Malkuth-137-5(黑色日记本)
2018年9月24日
迈克尔·阿蒂亚爵士[8]公布了他的关于证明黎曼猜想的论文。
数学界对他的证明基本都持沉默状态。
不是因为难懂,而是因为,用某些激进派的说法,“根本连错误都算不上”。
但,胖黎曼却在阿蒂亚论文的第五页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东西。他说,这是第一次数学上的不确定性与现实世界距离这么近。
他还建议我也去看看黎曼猜想,对我的研究会有帮助。
呵呵,他还记得我的研究啊~~
2018年10月4日
与周诺依曼在健身房聊天的时候,向他解释了胖黎曼的大致思路,结果他也来了兴趣。
他说,AIT[9]中的许多不可计算问题都可能会和胖黎曼关于黎曼猜想的不可证明性相关。
我觉得他想的有点远。不可计算性的根源,在我看来是用可数无穷来处理不可数无穷而导致的,但黎曼猜想,充其量是用到了可数无穷的性质,这能和不可计算性有什么关联呢?
没办法,数学和信息理论都太形而上,还是我的物理更接地气啊。
2019年1月1日
我觉得我的理论有了一个关键的突破。
无限精度的物质操作的确是不可能的,因为物质本身就不是无限可分的。
但如果换一个思路呢?我们如果不是对物质进行操作,而是直接对时空进行操作呢?
甚至于,时空都不需要进行操作,我们只需要让时空的波函数达到一个共振状态,在空间上满足特定的纠缠分布,应该就可以了吧。
如果真的可以做到,那,新时代的大门大概就要打开了吧!
2019年7月13日
胖黎曼的生日,周诺依曼也来了。
不得不说,胖黎曼的酒量真是惊人,两箱啤酒一个人喝,喝完啥事没有,继续和我们胡吹。
周诺依曼就不行,一杯下去脸就红了,要不是他老婆拦着,大概早就被胖黎曼给灌到桌子底下去了。
撸串的时候,我跟他们俩说了关于塔斯基复制仪的理论进展,他们俩竟都说跟他们的研究可能有关联。
好吧,也的确有关联。毕竟一方面塔斯基分球怪论[10]依赖于选择公理,另一方面怪论也依赖于无穷精细操作。
假如最后发现数学、物理和算法信息论可以被统一到同一个问题上,那就真的是太神奇了啊!
2020年4月1日
周诺依曼告诉我那个想法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愚人节玩笑。
但听完之后,不得不说,我被震惊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的理论应该就是正确的!
啊,无限的世界大门,难道就要打开了么?
2020年9月4日
研究所来了一批新研究生,我去做开学演讲。
结果发现了几个不错的小家伙。其中有一个叫林颜的小姑娘,很机灵很聪明,让人印象深刻。
正好我的实验也要开始做了,说不定,他们都能帮上忙哦。
2021年3月11日
最核心的SAR[11]仪的第一次实验失败了。
这也是预料中的事,毕竟没有人能第一次实验就成功。
失败的原因,应该是非周期腔在高阶谐波共振模式下无法被稳定,所以一扫就爆了。
整个研究所的电能瞬间被抽干,紧接着瞬间在轴向释放爆出,实验楼被整个穿了一个孔。
辛亏我们都不在轴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林颜居然还开玩笑说,这东西实在不行还能卖给军方,不管是作为抽能量的工具还是纯能量武器,都很有军用前途。
哎……我是不是该改行?
2021年10月18日
第23次SAR仪持续稳定工作了一小时!
啊!太美妙了!
正交双轴向的基本粒子态已经可以被复制,而且系统能量稳定,无明显波动——当然,那种能级的复制,就算有波动我们也看不出来。
下面就要开始做磁化,把一些分子级的物质磁化到同一轴向,然后看看能不能稳定复制。
心情太激动了!十年了啊,终于要成功了!
2021年12月24日
作为圣诞节的礼物,这真的是没有更好的了!
泛频段磁化仪与SAR仪的协同工作出乎意料的顺利!
先是一些蛋白质,然后是矿物,最后,林颜居然趁我不注意放了个苹果进去,而且,最重要的是,苹果被复制成功了!
继伊甸园的苹果、牛顿的苹果和乔布斯的苹果后,终于,世界迎来了第四只金苹果!
2022年6月22日
我……我干了什么……
我以为我打开的是天堂的大门,可……
欧阳炯,我应该听你的话的!
周宽,是我害了你……
调查,二
“2021年3月11日……”陈绍的眉头皱得更紧凑了。
他可以肯定,这就是历史上那次差点毁掉整个第一研究所的爆炸所发生的日子。
但,在这本日记中所记载的,却只是将实验楼穿了个孔,并非大爆炸。
“莫非……真的是平行宇宙中的地球?”一股突如其来的厌恶与愤恨充满了陈绍的全身,无法抑制地颤抖了起来。
“可……可恶……可恶!”陈绍感觉自己被超限中心欺骗了,被骗走了一百年!
但严格说来,超限中心并没有说错,这的确是一批关于地球历史的重要资料,只不过,不是自己所在的地球。
“呼……呼……”陈绍努力深呼吸,来克制自己的情绪。
即便不是自己所处的宇宙,但也是重要的资料,这点对自己的研究依然很重要啊!
陈绍努力安慰着自己。
而且,埃弗雷特[12]的这一量子诠释也并未被证实,所以说不定另有隐情。
如斯想着,陈绍重新点开了录音。
Malkuth -137-1(录音),二
“我做了个梦。梦到了魔王林颜。她向我们步道,说着科学会开启富饶天堂之门的谎言。她承诺她的魔器会终结贫穷,战胜欲望,迎来天堂。可她最终给世人带来了什么?短短半世纪的所谓的黄金时代之后,便是无边无际的崩溃。量子狂潮,时空乱流。我的世界就此消失。恶魔的时代到来。这就是她承诺的新时代么?恶心!无耻!下贱!不要脸!业力怎么没嚼碎了她!然后林颜的胸口突然冒出三个光球,闪着蓝色、绿色和红色的光,不断旋转,旋转,最后融汇在一起,变成了一条火龙,把林颜一口给吞了。吞得好!没撕碎她真是便宜了她!但火龙又一口吞掉了王天信。然后吞掉了王天丽。接着是总是挂着老头子特色的和蔼笑容的卞正老师,对我们很严厉但还是处处护着我们的小林泰二老师,热爱哲学的谢顿,整天都憧憬着美好未来的葛城美奈,把所有小孩都当成自己孙子孙女的朴成英奶奶,以及肩负着整个基地存活希望的希葛瑞恩统领。然后,巨龙又吞了我。这是不是一种征兆?业力要来了么?来吧。来吧!快点来吞了我吧!你一天不来我就鄙视你一天!”
“营地里似乎来过什么东西,我不确定。但我总感觉我的东西被人动过。也可能是海风,或者路过的异兽。这种如影逐形的感觉,很不舒服。”
“前面的山坡上出现了光阴冢。原本山顶有一个钢架,架子上还挂着几个破了洞的袋子,内里的鸡腿骨啊、啤酒瓶啊、打火机啊、烂菜叶啊,撒了山顶一地。我还打算上去看看能不能回溯出一些好吃的东西,可结果兹拉一声爆响,再看过去的时候就成了一片平地,虽然也还是垃圾堆,但显然还是原生态的垃圾场。一只大鸟,可能是信天翁,也被光阴冢送了过来,它在垃圾场里找吃的。那家伙,张开翅膀得有两米,个头很大,看着就感觉很肥。但我没去抓它。它们分不清海面上的到底是鱼还是垃圾,看着个头差不多就张嘴去捉。自己吃不算,消化消化后还会回去哺喂给窝里的小鸟。往往吃了垃圾后,大鸟消化系统病变,一窝小鸟的消化系统还没来得及出事,就全都中毒死了。这种鸟我不会吃。太毒。”
“每次我都会想,说人类是地球的病毒还真不对。病毒只会复制自己,可人类却能不断释放出各种不同形态不同特性的病毒。人类大概应该算是地球的药箱,只不过这个箱子里装满的都是毒药,而且深不见底。”
“不知为何,今天光阴冢频发,一路上已经遇到了五次时间乱流。有一次特么的还从光阴冢里跌出来一个不知什么年代的拾荒者,他在特拉什尼亚上寻找废弃的手机与笔记本,将里面的主板拆下来,带回去卖钱。结果还没聊几句,来自柯罗诺斯的业力就突然反噬,他当着我的面被回溯成了老头,接着肚子就破了开来,肠子流了一地,我还没来得及眨眼,整个身子就腐烂融化了。看着那滩面目全非还冒着泡的液体,我仿佛看到一万只大大小小的眼睛正一边盯着我,一边流着黏稠的哈喇子。他爷爷的,我吐了一地,用我的胃酸盖住了他的体液,这才好受了一点。”
“一排高六米朝上的巨兽拦住了我的去路。它们一起的还有十来只一两米高的小兽。每一只都不尽相同。四足六脚蜈蚣腿,躯干上横七竖八的凳腿门板桌子肚,鬼知道里面包着的到底是什么。我猜是东南岸边的那堆芯片与电路板,在量子几率乱流的作用下随机拼出来的。不是说只要猴子乱按的按钮足够多,它也能写出莎士比亚的悲剧么。”
“他爷爷的,差点被两队异兽乱撞给砸成肉泥!早知道就特么的不爬上这些大家伙了,结果两队怪兽走到一起,居然就这么直接撞上去,也不知道避让!这帮来自昆腾 阴府的鬼怪,脑子里只有布朗运动的电子,根本一点智商都没有!但,最诡异的还不是这群畜生一声不吭就撞在一起,而是从撞碎的破烂垃圾堆里,居然还特么的拼出了新的怪兽!这难道是这群垃圾疙瘩的交配仪式?可笑,一堆垃圾粘起来的丧尸居然还懂交配?”
“我觉得我被什么东西盯上了。”
“这一片歪歪斜斜地立着一堆破竹烂木和铜管铁棍,上面还挂着破碎的塑料袋、稀烂的布条,不知道什么年代的女人衣服,看着仿佛一棵棵朽烂的圣诞树。最嚣张的是一根钛合金管上戳着一排男女内裤,棍头还顶着一个黄褐色的避孕套,嚣张至极地在风中摇曳,仿佛从垃圾地里伸出的中指。就在这片棍棒灌木丛里,我能确定有东西在动。它们就躲在这迷魂阵的角落里,跟着我的脚步移动。这么有智商,应该不是那群只会横冲直撞的异兽的同类。可能这里还留存着一定的科技,或者就是居然还有活物。蟑螂?还是耗子?”
“我去,又找到一个地洞!和上次那个地洞一样,四四方方,长宽都差不多是一米左右,深两米朝上。底下如果和上次的地洞一样的话,应该会是一个略宽一点的梯台形空间,正中间会有一个梯形小台柱。怎么想都觉得是祭坛的样子,但哪有祭坛是在地下的?这次我带上了头灯和绳子,可以好好看看。对,我打算再下去一次。不得不说,这鬼地方还真是有点让我好奇。”
“果然和上一个地洞一模一样的结构,这里也有一个小台柱,上面也有一本日记本,而且,居然特么的是一模一样的黑色日记本。随手翻了下,连特么的内容和笔迹都一模一样,难道是复印的?或者,更有可能是复制的,反正日记本的作者说是他做了复制仪。台柱高大约只有半米的样子,说是祭台的话,显然太低了;说是凳子的话,谁没事把凳子弄得这么隆重?难道这特拉什尼亚上有小人国?”
“天快暗了,海风也大了起来,我得回营地了。那种被人盯着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了。总感觉每片阴影里都躲着一只眼睛。”
“又遇到一个地洞。继昨天在西边遇到的两个地洞后,今天在北边也遇到了一个。入口是一样的正方形,用头灯看了下,深度应该也是一样的。原本没打算下去,但这次发现地下的台柱上供着的是一本蓝色的本子,而不是黑色的本子了。不但颜色不同,大小、样式以及厚度也不一样,所以我又下去了一次。这次是一个略厚的笔记本,涂满了鬼画符,也有一些正常的文字,字迹很潦草。”
Malkuth-137-6(蓝色笔记本)
(第三十一页)
……
粗略估算,阿蒂亚-西格尔复流形上的冯·诺依曼-希策布鲁赫算子的谱与黎曼ζ函数的非平凡零点的分布一一对应。
……
若N-H[13]算子是厄米的,则黎曼猜想得证。
……
(第四十一页)
……
阿蒂亚,《黎曼猜想》,第三页,公式2.6与3.3,胡扯。
……
按文献2与这里所列性质,Todd函数[14]应该是常值函数,胡扯,胡扯!
……
第五页有意思,摘录如下:
“该方法所用之反证法,在ZF体系[15]下不成立。”
另一个哥德尔命题[16]?
……
(第五十九页)
……
N-H算子的厄米性看来的确无法被直接证明。
是否可以用可数支撑力迫法[17]来构造出N-H算子的所有特征值?
……
(第七十三页)
……
小费曼猜想:N-H算子的谱与空间域非周期共振的能谱是否相关?
希尔伯特-波利亚猜想[18]中提及的算符或许是一个联系。
……
(第一百三十六页)
……
力迫法,没能构造出N-H算子的所有特征值,但给出了一个意外函数,将小费曼的哈密顿算符的本征值与N-H算子的特征值关联了起来。
上帝喜欢克隆?
……
(第一百五十四页)
……
周宽猜想:若连续统假设不成立,则存在一类超限图灵机,能判定任意图灵机或超限图灵机是否会停机。
与小费曼、周诺依曼一起给出猜想:连续统不成立,则停机可判定,塔斯基可分球;连续统成立,则停机不可判定,塔斯基不可分球。
……
(第一百九十九页)
……
成了?!
改进后的力迫模型证明N-H算子是否厄米相对ZFC体系独立!
黎曼猜想真是哥德尔命题?!
……
(第二百一十一页)
……
量子理论,肯定不是哥本哈根或冯·诺依曼或维格纳的[19]!
但我也不知道它应该是什么。
数学如果与物理真有这种联系,那是不是也是量子的?
总感觉哪里不对啊……
……
(第二百三十页,笔记的最后一页)
……
这不是人类该进入的领域!
我一定要阻止马天赐!
调查,四
陈绍的眉毛不由自主地抬了抬,有点想笑又笑不出来。
显然,这本笔记本的主人和137-5号日记本的主人是认识的,还是朋友。日记本的主人是物理学家,应该就是马天赐,外号小费曼;而这笔记本的主人看来是数学家,叫欧阳炯,外号胖黎曼。还有一个人被提及,本名应该是周宽,外号周诺依曼,应该是计算理论或者信息论的专家。
这倒是没什么,但关键的核心在于,这三个人,在自己的历史上都是很有名的。
刚才看日记本的时候还没注意到,但现在却是想注意不到都不行了。
这马天赐,便是林颜炸毁的实验的主任教授,也是科监会历史上第一份Kether级科技的提出者。
而欧阳炯,则独自证伪了黎曼猜想,从而获得了菲尔兹、阿贝尔双奖[20],是一位名留青史的数学家。
周宽,则是大断层之前最后一位人工智能大家,他论证了只有在外接特定拓扑结构与随机测度结构的预言者[21]后的图灵机才有可能实现人工智能,荣获最后一届图灵奖。
而且,这三件大事,都完成于2021年。
很显然,历史上的这三人,和这些资料中的三人,所做的工作,正好完全相反。
这些资料中的马天赐,没有经历实验楼爆炸,理论没有被科监会列为Kether级从而被封禁,反而是实验成功了,造出了复制仪。这里的欧阳炯,非但没有证明黎曼猜想,反而证明了它是一个哥德尔问题。而这里的周宽,看来不但没有证明他的特异性定理,反而制成了超限图灵机!
陈绍的额头上突然冒出了冷汗。
有一个奇怪的想法突然飘进了他的脑海,但他没能抓住这个想法。
这是一个让他不寒而栗的想法。
光是知道有这么一个想法,就让他感觉如坠冰窟。
即便是平行宇宙,自然规律,尤其是数学规律,怎么可能出现如此大的不同?
陈绍已经忘记了发现这是疑似平行宇宙的史料而不是自己宇宙史料时的不快,迫不及待地按下了录音的播放键。
Malkuth-137-1(录音),三
“笔记本的主人看来与日记本的主人还是认识的。这点倒是不稀奇,毕竟既然都能被那地洞祭坛给供着,显然是同一个教派的。对那段历史我没什么印象,我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是天启时代了。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三魔器是林颜造的。这恶魔给自己的教派起名为格致教,自称圣主,还在地月第三拉格朗日点[22]造了圣殿号殖民卫星。靠着复制机,人类所要的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无限制地被复制出来,资源、能源,这些都不再是问题。人们真的离开了地球,开始踏足太阳系,甚至离开了太阳系,离开了时间的桎梏。所有人都以为黄金时代真的要来了,天堂终于要来了,可谁特么的知道最后来的居然是天启[23]!所有的科技产品都失常、失效,特别是三魔器,以及圣殿提供的别的高科技工具,全部都变成了魔鬼降世的门户。每个殖民地都成了孤岛,每个基地都退回到了石器时代,所有人都发疯了。这是恶魔临世,这是末法时代。”
“塔斯基复制仪、量子几率补偿器以及超限图灵机,这三魔器历史上记载都是林颜亲自设计和制作。但看这日记和笔记,难道这马天赐才是真正设计和制作了复制仪的人?”
“这事透着诡异。我居然在一个小山谷里发现了一片长着植物的泥地!这显然不是天然就有的,也绝对不会是光阴冢的杰作。这片大陆已经有将近一个世纪都是漂浮在海洋上的浮地了。如果来自未来?我不相信人类还有未来。”
“挖了一下,发现这层泥并不深,但用来长些草倒是也够了。我打算割一些回去煮个菜汤。终于不用再吃有光阴债的东西了,这可真算是来自混沌的眷顾啊。但祸福相依,善恶追人,我不相信我的运气已经这么好了,肯定会有业力找上门的。”
“营地被海风吹得七零八落,我不得不搬家。就搬到长草的那个谷地去吧。留了些搬不动的大块木板和金属板,它们本来是船身,但就这么丢了有点可惜。”
“不过现在想来,特拉什尼亚上似乎有着什么秘密。那些地洞,看着像祭坛。祭坛一样的台柱上,放着日记和笔记。而诡异的是,还发现了两本一模一样仿佛是复制出来的笔记本。难道这些是这片大陆上某个部落的圣经?还有那种一直被人盯着的感觉。我是不是冲进了废墟里的梵蒂冈?”
“那……那是什么?混沌在上,我发誓我刚才看到一个在山顶爬行的东西!绝对不是生物!那扁平的身体,以及一圈短腿。看着,像是机械大蟑螂?这么灵活,应该不是单纯靠随机的量子乱潮支配的东西。难道是旧纪元的机器人?或者超限图灵机的残留?拉比西亚上这些东西早就被清理干净了,但特拉什尼亚上,天晓得是不是还留存着。”
“丽姐刚才发了一段语音过来。拉比西亚上的太阳能发电站都快用不了了,大伙开始陷入恐慌。食物已经短缺,药物也已经越来越无法缓解被污染的食物中富集的塑料微粒带来的内脏与皮肤毒化病变。如果电力再断绝,那就算希葛瑞恩统领同意用回溯壶,大概也撑不了多久了。丽姐让我们如果可能的话,就不要回拉比西亚了。回去就算不受惩罚,统领也不追究私自盗用回溯壶的事,大概也是活不了多久了。我没告诉丽姐,阿信已经死了。拉比西亚的人们基本都不再使用科技,也不再相信科技。当然这么说也不对,基础的水与电还是需要的,不然正常的人类生活也没法保持下去了。但电子设备基本都没人用了,更别说时光回溯壶这种圣殿来的设备了,三魔器连提都不能提。即便如此,量子几率依然在那片大陆上肆虐,大自然对人类文明的吞噬速度,远超农耕文明的自愈速度。统领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积累的业力在惩罚人类。祭祀和长老们每天都带领大家祈祷诵经,但用我和阿信的话来说,这其实就是在等死,所以我们偷了回溯壶逃了出来。可业力还是存在的啊。我告诉丽姐,我们很好,等我们建好基地,就告诉大家,让大家都过来,这里有土地,有水源,还能种绿叶植物,我们可以开始新的生活。这算不算让大家望梅止渴?但,即便是一个虚假的希望,也总比没有希望好吧。混沌在上,希望大家在拉比西亚能活下去。至于我自己嘛,不死已经不容易了吧。”
“我被围住了……他爷爷的这太诡异了。一群那种机械蟑螂围住了我,虽然没攻击,但我还是不想冒险主动去攻击它们,万一惹恼了它们让情况变得更糟,那可就危险了。”
“这是一片很明显被人为平整过的广场,在新营地的西北方向,走了差不多有半小时。广场倒是也不算太大,长宽大概是三百乘五百,对人来说绝对不算大,但对那些体长不到半米的机器蟑螂来说,也不算小了。四周有一些矮小的小建筑,人肯定是进不去的,应该是机械蟑螂呆的地方,不知道干什么用。进到广场的时候还看到了几个地洞,但不是之前看到的方形地洞,更扁,也更长,看来不同形状的地洞对这些家伙来说作用是不同的。现在到了广场中央,有一个正方形的地洞入口,比之前的三个更大,边长看着比两米略短,可能和我的身高差不多。那些机械蟑螂爬了进去,看来我也要跟着。”
“洞底的祭坛状台更大,也更高。祭台的四周都是金属板,很光洁,一点锈迹都没有,也看不出熔合缝,应该被加工过。看来这里是总坛?这还真的是废墟梵蒂冈啊?祭台上放着三本册子,一本黑色,一本蓝色,一本白色。不用猜,黑色的是那本日记,蓝色的是那本笔记,白色的我还没看过,但现在冲上去拿过来看,会不会被这些机械蟑螂撕碎?”
“又来了一只蟑螂,从地洞的另一边爬过来。这只蟑螂和之前的不一样,更宽,但更短,差不多是正方形了,身板底下不是支脚状的腿,而是两根履带。看来这里的机械昆虫还分了好几类啊。嗯……那个身板上居然还在亮光?有意思。”
“HL-7?这只蟑螂居然还有名字?嗯……它的背部是一个简易的显示器,而且竟然能听懂我说话,还能应答,真是不可思议。什么?让我去看看那些本子?这是什么情况……不管了,看了再说。”
调查,五
陈绍抬起了头,用拇指和食指揉了揉鼻梁。
太阳已经彻底陆沉,黑幕充斥着视野。主月与两个副月一起高挂空中,月骸如一串宝石一般散落在它们的四周。
月球被毁后,反而显得更美了。
真是有意思。
从录音来看,那片特拉什尼亚大陆上看来有着一种机械文明部落?
那难道不是地球而是别的殖民星?
“不,应该不是别的星球,就是地球!”陈绍突然想到了曾经看过的一份很古老的资料,连忙打开了书桌上超限中心早就准备好的终端,费了一番功夫找到了一张很老的地图。

这么看来,拉比西亚和特拉什尼亚应该都是漂浮在太平洋上的两片巨型垃圾浮岛。从录音内容判断,靠近北美洲的应该是拉比西亚,而靠近日本的应该就是特拉什尼亚了。
自己所知的地球历史上,真正的人工智能形成一种亚文明形态,也不过是这几个世纪的事,还是在人类撤离地球之后在地球上出现的。但记录中所处的显然不是我们所在的地球,那个平行世界中说不定更早就出现了AI文明吧。
对了,那里的周宽看起来是发明了超限图灵机,那看来是人工智能提前来临了?
陈绍摇了摇头。
那个地球的历史自己毕竟不熟,多想也没用。
但里面提到的林颜所创立的格致教与圣殿,却是引起了陈绍的极大兴趣。
大断层时期,人类文明虽然遍布在太阳系周围40光年范围内的好几个星系里,但在大断层的末年,很多技术与资料都遗失了,人类文明除了还存在着,所有与过去的联系都被斩断。现在已经没人知道大断层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那对现代人来说就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异域。
而格致教,就是在大断层之后出现在众人视野中的一个秘密社团。
他们的总部就叫圣殿,具体位置众说纷纭,有人说在火星,有人说在月球,有人说在地月拉格朗日点,有人说就在地球上,还有人说在比邻星。从这份资料里看,这圣殿就在地月第三拉格朗日点上。
有点意思。
但更有意思的是,在我们的历史上,格致教是一个将科技视为神言的宗教。所有的科技都有神性,人们通过钻研科技来理解神的意志,通过侍奉科技产品来侍奉神灵。所有科学技术都被教团高层僧侣把持,使用说明更是被奉为神论经典。
陈绍还记得,自己曾在一份大角星 档案馆的电子资料里查到过一段关于格致教的记录,上面提到格致教内有一个最隐秘的密宗流派,信仰三圣谛,而且这三圣谛是三条数学命题。
在科技断灭、百废待举的大断层之后,陷入黑暗时期的各殖民星的人们自然对格致教推崇备至,格致教也的确为人类文明的重新崛起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直到,科监会重新崛起,取代了格致教,以更科学的方式推进了科技的发展。
理性再次将神性逐出历史舞台。
而,很显然,在这些资料中,格致教虽然一样没落,但却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格致教被所谓的三魔器所带来的大混乱所淹没。
陈绍摇了摇头。
事情有点奇怪。
自己的历史中,2021年后,大断层开始,一直到两百多年后,大断层结束,这段历史彻底遗失,人类虽然走出了太阳系,但所有当事人居然都没有留下史料,成为了人类史上的一大谜团。而在大断层之后,格致教兴起,又过了将近,百年,被科监会取代。
而在这份资料的历史中,2021年开始,三魔器逐渐成型,2022年左右林颜成立格致教,随后五十年左右的天启时代,人类走出了太阳系,接着三魔器反噬,格致教没落,天启时代结束,一个看起来是莽荒时代的时期到来。
从时间上说,这个天启时代与莽荒时代,倒是可能和大断层的时间吻合。两个宇宙的历史分手处,就在于从2018到2021年这三年中。
但,这不过是一个大胆的猜想而已。
两个宇宙的历史,真的有什么关联么?
自己所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时间区域,而录音者所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空间区域,这种奇妙的联系……有点耐人寻味啊……
Malkuth-137-7(白色备忘录)
周宽定理
- 第一定理:超限图灵机的预言者集合基数等于阿列夫1。
- 第二定理:当超限图灵机的预言集基数小于实数基数而大于自然数基数时[24],存在特定的超限图灵机能判定任意图灵机与超限图灵机是否会停机[25]。
- 猜 想:超限图灵机的预言者集合可通过马天赐的空间域非周期共振模型得到。
关于黎曼猜想
黎曼猜想:黎曼ζ函数的所有非平庸零点的实部都是1/2。
胖黎曼猜测该命题是与ZFC集合论独立的哥德尔命题,即又一个ZFC不可判定命题。
这个想法很有意思,来自阿蒂亚爵士那次不成功的对黎曼猜想的证明的启发。
差不多九个月后,胖黎曼和小费曼似乎找到了希尔伯特-波利亚猜想中的那个哈密顿算符,而这个到底是否是物理的,取决于该算符是否是厄米的,而这又取决于黎曼猜想是否成立。
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突破,原本只是纯数学的解析数论领域的一个问题,结果却和物理建立起了联系。
虽然此前的蒙哥马利定理已经将黎曼ζ函数的非平庸零点分布与高斯幺正系综中的随机厄米矩阵的本征值关联了起来,但与非统计量子系统的关联显然具有更大的意义。
关于图灵机
在传统图灵机范畴内的停机不可判定性已经是没有任何疑问的铁律了。
但如果不局限于图灵机范围,而考虑更加广泛的超限图灵机,那问题可能会有点变化。
可计算性理论中的图灵跳跃与算术阶层理论便是一个分层式的解决方案,有点类似具有层化结构的新基础集合论。
但超限图灵机与图灵跳跃并不相同。在特殊选定的数域上,我们可以构造出一种特定的结构,让超限图灵机的自指范式得到异常,从而跳出所有传统的针对停机不可判定的逻辑[26]。
这就好比对无穷几何级数求和的解析延拓,将求和结果大于1作为变量大于0的判据,这在x的绝对值小于1的范围当然是成立的,但一旦x的绝对值大于1,那就得到了相反的结果——这一反转恰恰可以让超限图灵机避免了对自身的自指悖论。
但是,这种方法却依赖于一个非数学的人为选择,可真是有点出乎意料。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对数学公理体系的非数学选择,最后体现出了能影响现实世界的威力。
关于空间域非周期共振
小费曼和胖黎曼一样,真的是天才。
所有紧致空间域中的量子系统的态分布总会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尤其当空间域本身具有良好的对称性时。但小费曼却是硬生生地构造出了一套数学上无瑕疵的非周期态分布,而且还能在两个形状接近全同的空间域中实现共振。这种空间域上的非周期性带来的时间域上的周期性,正好实现了对指定空间域的全扫描。
如果这项技术当真可行,那么数学上的塔斯基分解就有可能做出物理世界的现实版,因此塔斯基-巴拿赫分球怪论将变成现实世界中的超限复制机——只要自然界是ZFC而不是ZF的[27]。
这里,第三次,数学公理系统的不确定性影响到了物理世界。
空间域非周期共振 = 超限图灵机的预言集
小费曼的空间域非周期共振理论,在特定形状的空间域中的非周期共振模式可以达到不可数无穷多个,这也是分球可行的理论基础之一。
但有趣的是,如果连续统假设不成立,那么这个模式的基数就是比自然数基数大而比实数基数小的一个最小的不可数无穷。
同时,超限图灵机的预言集如果也是这么大,那么就可以避免任何传统形式的停机悖论。而且只要将空间域构造成特定的形状,小费曼的SAR仪就能直接作为超限预言集来用!
而,另一方面,胖黎曼似乎证明了小费曼的猜想:空间域非周期共振所要求的哈密顿算符,与胖黎曼在证明黎曼猜想时所找到的冯·诺依曼-希策布鲁赫算子之间,存在明确的一一对应,而后者的厄米性,对应了前者的物理实在性,则依赖于黎曼猜想到底是否成立,这一被胖黎曼证明了其在ZFC体系下无法被证明或者证伪的命题。
似乎,越来越多ZFC体系下的哥德尔命题,被卷入到了我、小费曼和胖黎曼的研究中了。
三位一体的恶魔?
- 选择公理:让塔斯基分球在理论上可行
- 反连续统:让塔斯基操控在物理上可行
- 黎曼猜想:提供了塔斯基复制所要的哈密顿算符
三条独立于ZFC体系的命题,最终让马天赐终于造出了塔斯基复制仪——任何能放进复制仪的东西,都会被复制出一份一模一样的拷贝来。
可……我总担心事情会走向不可控的深渊。
欧阳炯显然是想到了什么,但他不确定。
马天赐也完全不听欧阳炯的劝。
我们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但完全不知道门的另一边,会是什么。
我能做什么?
也许,超限图灵机能告诉我答案吧。
(简书长度限制,请看下篇。)
通过本协议,您可以分享并修改本文内容,只要你遵守以下授权条款规定:姓名标示 、非商业性、相同方式分享。
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协议声明。
纸媒与网络平台如需转载必须与本人联系确认。
-
南门二,Alpha Centauri或Toliman,是一个三合星系统,分别是半人马α-A、B和C,其中半人马α-C即著名的比邻星,是一枚红矮星,与半人马α-A和B构成的双星系耦合构成一个三合星系,其中半人马α-A是全天第四亮的恒星。南门二到太阳系的平均距离为4.37光年,其中比邻星距太阳系最近,为4.24光年。2016年发现半人马α-B有一颗类地行星,命名为半人马α-Bb,但并不位于宜居带内。 ↩
-
柯罗诺斯,Chronos,古希腊神话中的创世神与最高神,同时也是时间之神。人们经常会将他和第二代天神之王、十二泰坦神之一的克洛诺斯(Kronos)混淆。 ↩
-
希伯来语,代表了犹太神秘学卡巴拉体系中生命之树上十原质之三,理解。在超限中心的对象危险度等级中代表对象能在一定程度上操控时间或空间。 ↩
-
希伯来语,代表了犹太神秘学卡巴拉体系中生命之树上十原质之十,王国。在超限中心的对象危险度等级中代表对象安全但来源不明,对社会、世人具有强烈影响。 ↩
-
阿撒托斯与克苏鲁均来自H·P·洛夫克拉夫特所开创的“克苏鲁神话”体系,分别是创世的盲目愚痴之神,以及旧日支配者。 ↩
-
源自旧相对论性量子力学的术语,1928年由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提出,用来解释其所提出的狄拉克方程中出现的反粒子解。可以理解为一个由无限多负能量粒子态构成的真空,反粒子就是这些粒子态中激发掉的一个“洞”。在现代量子场论中这个概念已经不再使用。 ↩
-
希伯来语,代表了犹太神秘学卡巴拉体系中生命之树上十原质之一,王冠。在超限中心的对象危险度等级中代表对象能影响自然规律、时间连续性、物质存在形式或至少恒星系范围的生命,或具有自我意识且对生命表现出极端敌意且进行过至少一次针对生命的恶意行为。 ↩
-
迈克尔·阿蒂亚(Michael Atiyah)爵士,英国著名数学家,当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曾于1966年荣获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1988年荣获科普利奖章,2004年与辛格一起荣获阿贝尔奖。其主要成就包括创立了拓扑K-理论,证明了Atiyah-Singer指标定理,等等。本文建立在他于2018年9月宣称的证明了黎曼猜想一事上。 ↩
-
AIT,Algorithmic Information Theory,算法信息论,是使用计算理论研究复杂系统的交叉科学,关注信息与计算之间的关系。 ↩
-
巴拿赫-塔斯基定理,又名分球怪论,可以表述为:任何一个维度大于2的在两个彼此正交的平面内具有旋转对称性的几何体,都可以通过有限步旋转与平移,分解为两个一模一样的球体。 ↩
-
SAR,即Spatial Aperiodic Resonance,空间域非周期共振的缩写。 ↩
-
休·埃弗雷特(Hugh Everett),于1957年在普林斯顿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量子理论的多世界诠释。后因爱因斯坦与德威特(Bryce DeWitt)等人对这个诠释的否定而心灰意冷,退出物理学界而加入美国五角大厦武器系统评估组的防御分析协会,主要研究核武与计算机。十多年后,多世界诠释后来被德威特重新提出,成为量子理论诠释领域的热门议题之一。 ↩
-
冯·诺依曼与希策布鲁赫这两个名字的缩写。 ↩
-
阿蒂亚的论文《黎曼猜想(The Riemann Hypothesis)》中的公式2.6与3.3是最受人诟病的,都用到了一个神秘的函数:Todd函数。事实上,在第二天就有人在ARXIV上发表论文指出按照文中所提到性质,Todd函数应该是常值函数,从而后面的反证法成立的前提条件就不存在了。 ↩
-
为避免朴素集合论中形如罗素悖论的一系列悖论,策梅洛等人提出了公理化集合论,其中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就是策梅洛-弗兰克尔集合论,即ZF集合论。 ↩
-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说明了任何一个强到能与自然数相容的二阶谓词逻辑体系要么是不完备的要么是不自恰的。而所谓哥德尔命题,就是这么一个形式系统在要求自恰的基础上所必然存在的不可用该系统来证明或证伪的命题。 ↩
-
公理化集合论中用来构造扩充模型的一种重要方法,由科恩提出并用来证明连续统假设相对ZFC集合论的独立性。力迫法也可以用在集合论之外的很多地方。可数支撑力迫法是科恩力迫法的一种拓展。 ↩
-
Hilbert-Polya猜想,认为黎曼ζ函数的非平凡零点的虚部对应了某无界自伴算符的特征值。后迈克尔·贝里与乔·基廷猜测该算符是经典物理量xp的某种特殊的量子化,被称为贝里-基廷猜想。 ↩
-
量子理论的传统诠释即哥本哈根诠释,其对量子体系的坍缩的起因模棱两可,认为是测量导致了坍缩,但对于什么是测量并没有给出明确定义。魏格纳与冯·诺依曼诠释则认为是意识的介入导致了量子体系的坍缩,在坍缩起因上更明确了一步。 ↩
-
菲尔兹奖与阿贝尔奖是数学界最重要的两个奖项,其中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
-
预言者,Oracle,计算理论术语,外接在图灵机上的黑盒系统,可以根据黑盒的设定解决特定复杂度类之内的问题,包括不可判定问题。 ↩
-
两体星系如地球-月球体系、太阳-地球体系中,较小质量的星体轨道附近有五个位置,这里来自各星体的引力与运动的离心力彼此抵消,形成五个从较小质量星体看来相对静止的区域,被称为拉格朗日点。其中第三拉格朗日点位于小质量星体轨道的另一侧。 ↩
-
天启,Apocalypse,源自《圣经·启示录》,意指世界末日。 ↩
-
连续统假设猜想,在自然数基数与实数基数之间不存在别的无穷大,也比自然数基数(阿列夫0)大的最小的无穷大(即阿列夫1)就是实数基数。所以这里其实就是说:连续统假设不成立。 ↩
-
这里多说一点:证明图灵停机问题不可判定的方法之一,是康托尔对角线法的变种,它证明了可数无穷情况下必然可以构造矛盾。但对于大于可数无穷的情况,该方法无效。 ↩
-
图灵跳跃理论中,下一层的所有图灵机的停机判定都可由上一层的特殊停机判定图灵机来给出(配合恰当的预言者),但停机判定机不能判定同层任意图灵机是否停机。所以这是一种层化结构,并不能从根本上跳出停机判定的不可能性。 ↩
-
ZFC和ZF都是一种集合论,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将选择公理作为集合论的基础公理体系之一。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