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处在低谷时,难免会郁郁寡欢。但是我觉得,人活着有时就应该像一个弹球,摔得越重,弹得越高。力的运用是相互的。
当孟涵再次出现在北京的同事面前时,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她居然又回来了!
很多人一旦离开了北京,便永远不再回到这座城市了。当孟涵离开的那一刻,有多少想过她还能再回来!即便想回来,几率也是很低的。
再次回到这座城市的孟涵,比之前更加努力,工作更加积极。母亲生了一场大病后,孟涵越发意识到钱的重要性!是呀,没钱,谁敢生病啊!
人生大概需要这样的转折点,那是一个起死回生的转折点。
孟涵以前教过的那些学生依然爱她,他们都抱着孟涵聊动画片,聊旅行,聊家里发生的种种有趣的事情。唧唧喳喳,像一群小麻雀一样,也不知道为什么小孩子会有那么多话聊。大概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有想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的强烈渴望吧。孩子们都希望能得到喜欢的老师的关注。
原先教的班级给别人接替了,人家自然不愿再放回来。孟涵刚回来的那几天,那个女老师特别紧张。那几个班级的孩子之前都被孟涵调教出来了,不仅学习成绩好,还很遵守纪律。这样的班级,哪个老师不想带,既然带了,谁又愿再放手。
孟涵说,没事儿,我带新班,一样能把他们调教出来。孩子都喜欢漂亮老师,孟涵不仅好看,最重要的是教课认真。每一次的教案都写得很认真,每一个环节的授课内容和游戏都设计得非常棒!
很快,她带的新班便脱颖而出,成为学校里进步最神速的班级。很多孩子不喜欢学英语,那是他们没有碰到好的英语老师。
现在不管是新学员,还是老学员,他们都很喜欢孟涵老师。家长们也都很喜欢孟涵老师,公司老板和上司待她也很好。孟涵似乎觉得就这样过几年安稳生活也不错,但是新的想法在她的心里冉冉升起:我想接受更等的东西,我想拥有更大的舞台,我想拥有更广阔的人生。
自从回了一趟老家,孟涵觉得甘做井底之蛙的人太可怕了。那种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感觉实在太可怕了。她绝不能做这样的人,她相信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她不愿就这样过一辈子,待在舒适圈里过一辈子,最后成了那只死在温水里的青蛙。
她要跳出舒适圈,她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要活着一天,就永不停息地去学习新的东西。拓宽自己,提高自己,这样她才觉得安心,才觉得不会被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抛弃。
一个女孩子,也应当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接受过更好教育的人生,会活得更漂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戴先生。难道她配不上戴先生吗,难道她的人生没有他那么成功,她就没有喜欢他的权利吗?
或许,人生是对等关系。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圈子,优秀的人也渴望优秀的伴侣。
在这种强烈的驱动下,孟涵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她要在世界顶级学府里接受最好的教育,她要与他并肩而立。起码,当她下一次再遇到这么优秀的男孩,她可以自信满满地爱他以及被爱。
如果,你不优秀,连追求他的权利都没有。都说爱情没有门槛,那是童话。生活里,婚姻也好,爱情也好,都是一场资源互换。
她要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有资格去爱,也值得被更多的人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