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思维
产品思维
作品思维
这些并非把思维框住的框架,而是把思路打开的枢纽,可以作为拓展行为方式的手段。下一个定义,就可以顺着这个定义的思路去想问题,把自己要做的事情融入其中。
连接,发酵,拓展,执行。
这样就能够找到可以说的主题,做的思路,进而产生出结果的行为,自然也就有了结果。
定义并不是不好的,反而是缩小和聚焦的必要步骤,什么都虚无缥缈会让人失去行动的方向以及丧失执行的力量,以至于一直拖延,一直不动,一直想着到什么什么时候就再去怎么怎么样吧,之后就一直在准备,而不会有任何成果产出,进步发生。
实在可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