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用课堂上介绍的阅读方法,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推荐,500字以上。
《你一直没成功,或许只是不会说话》
045+QUE佳佳+释若公式写作课+阅读理解大家好,今天要为大家推荐的书是《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
这本书是《纽约时报》和《商业周刊》的畅销书,全美畅销了300万册。书的作者是一个以科里·帕特森为首的团队。科里·帕特森在斯坦福大学从事组织行为方面的博士研究工作,曾获得多个相关专业的奖项。
该团队历经20多年,对全球10万多人的跟踪调查,甄选出一些大家都公认的对话高手。分析总结出了这些高手在“关键对话”时的与众不同之处。
通过这些与众不同,该团队归纳出一套对大多数人都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来辅助读者了解这些方法,帮助读者能切实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那什么是“关键对话”呢?
回想我们之前走过的人生道路,你有没有发现关键时刻其实就是那么几个。正如柳青在《创业史》中讲到的一样:“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在人生道路上的要紧处,如何做出选择,如何与人沟通显得至关重要。
科里·帕特森团队把这种要紧时刻说的话称为“关键对话”。
在我们的生活中,关键对话其实无处不在。尽管你会说,不可能天天都会发生能左右你人生的大事。但我敢肯定的是,很多对话一定会对你的人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尽管你不一定能马上看到它的影响之大。
比如,夫妻间的沟通。本来是一对恩爱夫妻,但是其中一方在双方沟通一些相对棘手的问题时,总是无意间会说出另一方不爱听的话,尽管一时看不出会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日积月累,相信夫妻感情一定会因此受损,说不定会在某个时刻大吵一架,分道扬镳。
又比如跟孩子沟通学习问题时,如果不懂得关键对话的技巧,或许孩子会嫌你唠叨,把你的话当做耳旁风。
......
在很多时候我们或许没有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导致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没有有效地表达出来,或者因为没有合适的沟通和对话技巧而让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如果按照《关键对话,高效能沟通》这本书中的方式,去试着实践一下一定能让你有所收获。
在书中作者将关键对话从“从心开始”、“注意观察”、“保证安全”、“控制想法”、“陈述观点”、“了解动机”等方面讲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信看过这本书之后,你一定能从中找到共鸣,也一定会收获适合自己的关键对话的方法。
第二题:写一篇听课笔记(重点谈收获),体会是笔记,而不是摘抄课堂内容,1000字以上。
《读书,你真的会吗?》
我加入雪梅读写交流群的时间不算太短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自己在写作方面的进展一直很慢,在2018年底也没有实现自己的写作目标。因为2019年的任务将会很重,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应付得了各种生活、工作和学习之间的事,因此曾想过不再学习写作了。但当我看到释若老师招募学员的时候,还是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释若老师的大名早有耳闻,知道他是写作圈里的大咖,而且人品也超级好。此次写作课,释若老师提出自己是写作教练,要以终身陪伴式的学习来帮助学员成长。“陪伴”一词真的很打动我。对于很多学习能力很强,时间也很充裕的小伙伴来说,或许并不能深刻体会导师“陪伴”的重要。但对于我来说,之前的挫折,让我怀疑自己是否能在写作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自己是否具备写作的能力?是释若老师的“陪伴”让我有了想继续下去的信心。
听完释若老师的阅读理解课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所讲的方法很好实践,很实用。如今,我们阅读的目的,可能在大多时候都想在读完一本书之后能有所输出。所以带着自己的目的去阅读,会让自己有效获取书中的关键信息。
“你想要什么,就真的可以得到什么”释若老师的这句话鼓舞了我。阅读也好,其他事情也一样,当还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时,其实是自己还不够努力,也是自己想达到目的的愿望不够强烈。
释若老师将阅读分为六个层次:信息、刺激、娱乐、知识、思想和审美。我觉得对于我来说,大多数时候阅读都在信息的层面。
速读
读书多年,至今还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好的阅读方法。尽管看过很多人讲的所谓的速读方法,比如不要默读,一目多行什么的。自己也曾实践过一些,但发现吸收书中知识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反而有一种着急忙慌的感觉。
释若老师所讲的用铅笔导读的方法,一开始我觉得这种方法会让阅读的速读变慢,跟默读差不多,但实践起来发现不但速读不会变慢,而且信息吸收的效率也很高。
释若老师所讲的速读的三个方法中,我目前仅可以做到双行扫视,可变扫视和反向扫视实践起来还有点困难,不过对于一些很不重要的章节,也基本可以试着用这两种方法将书中的内容一扫而过,只是获取信息有点囫囵吞枣的感觉,我还需要多加练习。
精读
我认为,精读的内容首先是自己所不了解或者不熟悉,对自己有知识增量的内容。想要获取书中的思想,必须精读才行。
精读也是要带有一定的目的。当自己想了解的内容一遍读不懂的时候就需要再一次阅读,或者查阅相关知识辅助了解。真正的读懂、吸收甚至能复述输出,才能到达阅读的目的。只有精读,才能到达老师一开始说到的阅读的六个层面。
重述
释若老师讲到的第三个阅读技巧是重述。重述能力是能写好一篇共读稿或者听书稿的重中之重。
看过一本书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即是考察自己对书中知识的吸收和理解程度,也考验自己的表达能力。
作为共读稿或者听书稿的作者,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将书中的精华在短时间内讲给读者。
无论是I——A1——A2,即重述原文——联系经验——规划应用的技巧,还是2W1H,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写作思路,都是构成一篇共读稿或者听书稿框架的办法,同时也是文章逻辑清晰的保证。
其中,如老师说的,重述原文就是这一切的基石。
在我看来,能以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最起码说明你读懂了这本书。读懂书之后当然才有可能写出相关的文章来。重述是这一切的前提。
笔记
释若老师所讲的第四个阅读技巧是笔记的技巧。
每个人的阅读习惯不一样,我其实就没有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在听完释若老师的课程之后才明白,笔记的重要性。
用老师推荐的思维导图(XMind8)作为阅读工具,结合标签法,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基本可以写出几篇角度不同的稿子了。这是我的感受。
但是,一开始的时候感觉会有点慢,这是因为习惯还没有养成。
总之,对于阅读方法上来说,在听完老师的课之后我反思了自己,一个是没有阅读习惯,另外阅读方法也不正确。自己读的书少,积累少,以至于在写文章的时候没话可说,这也是之前写文章受挫的原因。
在学习了释若老师的方法之后,我慢慢有了一点感觉,希望能将这种感觉发展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和写作上都跟着释若老师的队伍,不掉队。
感恩释若老师!
第三题:在荔枝微课,我的读书专栏“噢耶,读书来了”读书专栏,听我解读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并写下你对RIA读书法的理解,500字以上
《如果你读书无效,可以试试这个办法》
RIA读书法也是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有认真实践过,在释若老师的读书专栏“噢耶,读书来了”里面,老师将RIA读书法称作是读书无效的良药,深以为然。
RIA读书法,也叫拆书法。R即Read,阅读原文,阅读当然是读懂一本书的前提;I即Interpretation,引导促进,也就是读完一本书之后用自己的语言将书中内容复述出来,并做适当延伸,让其他人不用去读这本书,只需要听你的复述就可以很快了解书中精华;A即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对于致用类书籍来说,在看完一本书之后,能将书中所讲的方法用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帮助自己解决相关的问题,才能真正起到了看书的作用,也才提现出看书的价值。
我认为,对于没有阅读方法不好,对于像我一样读完一本书之后,别人问这本书讲了什么,却回答不知道如何回答的人来说,可以实践一下RIA读书法。
将阅读这件事分成几个步骤去完成,一定会让阅读者有所收获。特别是重述的过程,自己重述给自己听就可以检验出读书的效率。
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我认为"A"的部分也很重要。标签阅读法将A的部分分为A1和A2,A1即联系经验,A2即规划应用。其实这也是2W1H中的H部分,将书中内容联系实际生活写在文章中,让读者感觉很接地气,这个方法很实际,而且有可操作性,能带给读者真正价值。
我们都知道新媒体写作必须要有产品意识,也就是自己写的东西对读者有什么用,读者为什么要花时间和精力停留在你的文字上。
如果能很好地做到A这一步,那读完一本书,将书中知识转化给没有读过这本书的读者,才显得更有意义。
以上是我对RIA读书法的理解。
第四题:用课堂上介绍的重述原文的方法,写一篇人物传记稿,1500字以上。
《不努力,上天也成全不了你》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或许是句俗套的话,但却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郭德纲,一位被大众熟知得不能再熟的相声艺人,为中国相声这门传统艺术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1973年,郭德纲出生在天津城区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人民警察,母亲是教师。因为母亲身体不太好,父亲要执勤,郭德纲常被父亲放在剧场,茶馆里。耳濡目染,时间久了,就对相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老天爷要注定那么多事,恐怕忙不过来!
九岁的时候郭德纲第一次登台说相声,便开始与相声结下了不解之缘。要说与相声的缘分,记得郭德纲曾经讲起过,他小的时候,大概还是青少年时期,在一个机缘巧合下,曾有一段时间参加过一些传统艺人的周末聚会,就他一个小孩儿专门为老人家们沏茶倒水,在此过程中,听大家在讨论传统艺术,时不时听这位先生唱一段,那位先生又讲一段。那些东西都是无法在其他地方学到、听到、看到的。后来郭德纲曾跟一位老艺术家讲起这事,老艺术家说:“是祖师爷用棍儿把你拨到那了”。
郭德纲还曾说过:“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
那这一切都是我们常说的上天注定吗?恐怕未必吧。
二、三进北京
1988年,郭德纲第一次进北京,当时他在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当时的郭德纲只有15岁,什么也不懂,每天就跟着混。但当时也时常会想“我什么时候能当上大腕儿呢?”是啊,我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一个人都想成为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的佼佼者,更何况是需要赢得观众掌声,获得大众认可的艺人呢?
可惜的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郭德纲离开了当时的文工团,回到了天津,结束了他第一次进北京的时光。多年后再碰见当年文工团的老团长,老团长愧疚万分,郭德纲还安慰一番。
第二次进北京是1994年,当时的郭德纲仍然是漫无目的,毫无头绪,在一个破败不堪的小旅馆待了几天便又回到了天津。在这之后的不久,郭德纲又到了北京,从此就在北京扎了根,直到今天。
为何多次从天津往北京跑呢?当然是想闯一番事业,想功成名就。谁说不是呢,每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会畅想自己的未来,所以才说青年时期是美好的,因为年轻时有梦想在照耀着我们前行。而美好的梦想要成为现实,必将经过一番磨难和历练。也正是这些磨难和历练,才会让原本普通的想法变得那么难得和美好。
刚到北京的时候当然是艰苦的。没钱交房租,被房东踢门咒骂;没钱吃饭的时候,用挂面熬成浆糊就着大葱吃;拥有一张写字的桌子是当时的最强烈的愿望。当时的郭德纲在一家小评剧团做演员。去的时候说好了每月1000块钱,但两个月过去了仍然一分钱没拿到手。当时手头拮据到自行车破了个洞都舍不得修,到后来实在骑不了了,只好做公交车到剧团。
一天夜里,夜戏散场之后已经没有公交车能回到住的地方,他只好走路回去,在那漆黑的夜晚,他一个人在天桥上,借着呼啸而过的大车灯光,手扶栏杆慢慢前行。抬头看着漆黑夜空中的孤星残月,联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郭德纲哭了。
三、在正确道路上坚持的结局,我们都懂!
是啊,生活不怕艰辛,怕的是无望。当时的郭德纲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值得庆幸的是,他没有被现实摧垮,而是一步步克服困难走到了今天。“德云社”成了国内外响当当的招牌;郭德纲的演出门票一票难求;不计其数的“钢丝”在各种平台表达着对他的喜爱,以各种方式追随着他。
是的,他成功了,当然这成功的背后经历过多少磨难,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我想很多经历和感受也不是我们外人所能了解与体会的。但我们都清楚,一切成功的背后都充满着煎熬和泪水。世间没有什么是上天注定的,唯有自己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才能决定自己的未来。
生而为人,拥有思想是我们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为自己的想法付出行动和努力才不枉此生。羡慕别人成功的时候,不妨看看自己到底为所谓的梦想付出了几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