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深度工作
作者:卡尔·纽波特
【0506 读书感悟】3389 小树缠藤
彼得·尚克曼是一名企业家和社交媒体的先驱,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四处飞。当他意识到3000英尺的高空是帮助他保持专注的理想环境后,他签了一本书的合同。合同要求仅用两周的时间完成全部手稿。为了赶上截稿日期,要求他必须极度专注。为了达到极度专注的状态,他做了个惊人的决定:预定一张往返东京的商务舱机票。在飞往日本的航班上写了一路,抵达日本后在商务舱休息室喝了一杯浓咖啡,然后登上返航的飞机,又写了一路。等他回到美国的时候,已经有了完整的手稿。这手稿仅花了不倒30个小时!他说:“这趟旅行花了4000美元,但物有所值。”
想要进入深度工作状态?苦于不得其法?你完全不必像尚克曼那样极端和大手笔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但你需要重视和掌握一些深度工作的策略。
【4DX原则】
书中作者提到4DX来自于一本名叫《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The Disciplines of Execution)的书。这4个原则最初是为大企业提供成功高水平战略的,但作者将其应用到了个人的工作学习习惯的培养上,结果和效果惊人。具体这四个原则是什么呢?(敲黑板,划重点!)
001原则一: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面
金句:你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反而越少。
给自己设定极度重要目标,可以是未来五年的目标,也可以是一天中极度重要工作的目标。关注极端重要的事情,是排除琐碎分心之事,让你的专注力聚焦在重要事情上。
我给自己设定的极端重要事情是两年内发表8篇论文,其中高质量论文2篇。这个目标是我之前从未做过,挑战性很高,但一旦实现我就获得参加副高评审的机会。这目标使得我动力十足。
002原则二:抓住引领性指标
金句:引领性指标引导你将注意力转移到提升你在短期内可以直接控制的行为上,并会对你的长期目标带来积极的影响。
专注于引领性指标,而不是滞后性指标。
有点摸不着头脑?拿我发论文这个极度重要目标来说,引领性指标是我专注于极度重要目标上的深度工作时间,滞后性指标是我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也就是说,过于关注发表了多少论文,会让我焦虑,转向关注我每天真正用于实现极端重要目标的深度工作时间有多长、论文完成了哪些部分、效果如何更有助于达成目标。
003原则三:准备一个个醒目的计分板
金句:在团队工作中,计分板可以制造一种竞争氛围,驱使他们专注于引领性指标。
计分板不但能提升对极度重要目标中的引领性指标的关注,还可以强化动机。计分板是工作场所的人工复制品,显示这个人当前的深度工作时间。
在我的践行中,还未尝试使用计分板。书中作者的做法却很值得一试。拿一张卡片纸,剪成条,每一条记录一个周。每一条记录一周的日期,将其贴在你无法忽略其存在的地方(如电脑桌旁的显眼位置、手机或笔记本背面)。然后,每周在纸条上记录当周深度工作时间以及极度重要目标的完成情况或重大进展(比如完成了论文的内容框架或数据分析)。这样做,一是在意识上把你的深度工作时间与你实在的收获相联系,产生积极的反馈;二是激励你持续深度工作的行为。
004原则四:定期问责
金句:保持节律性地与同享极度重要目标的团队会面。
对于个人而言,可能没有团队去会面,但定期问责是不能免去的。定期问责的概念与猫叔所提的“复盘”是一个意思。定期(可以是一周或一个月)回顾之前的学习过程,如深度工作时间长度、学习的效果、效果不好是什么原因等等,这样的反思与总结,可以使你不断地调整日程计划,以满足引领性目标的要求,大幅增加深度工作的时间。
我的定期问责是每天手写手账本的方式进行。每天在笔记本上记录一天深度工作的时间和完成的内容。这个做法不但使我活力满满地开启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也让我逐渐养成了早睡早起、每天早上深度工作1-1.5个小时的习惯。相信我离自己的极度重要目标不远了。
【享受深度以外的安逸】
金句:闲散(安逸)之于大脑就如维生素D之于身体一样不可或缺。
相关研究表明,一个人每天处在深度工作状态的时间极限是4个小时。也就是说,你不可能一整天都处于深度工作状态。因此,深度工作以外的安逸是定期放松大脑的绝好机会,它的重要价值在于:安逸时光有助于提升洞察力、有利于补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而且下班后的安逸时光里放下的工作往往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所以,在深度工作之后的时间里去唱个K、离开手机和电脑全身心的陪伴孩子和家人、看一些“没用的”书,都是不错的让大脑进行休息、转换和补充能力的方式。
【降低蔡加尼克效应的影响】
该效应是心理学家布卢马·蔡加尼克提出来的,描述了未完成层任务主导我们注意力的能力。书中作者说,这个效应告诉我们不管你在做什么,下午五点钟就直接停止工作,即使宣称“明天到来之前,我不再工作”,但未完成的工作整晚都会在你的头脑中,分散你从事其他活动的注意力。
针对这一效应,另一位心理学家罗伊·鲍麦斯特和E﹒J﹒马西卡姆博找到了有效降低蔡加尼克效应的方法。我把这种方法称为“假装”法,其理论为“假装”理论。其实在生活中,“假装”理论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假装自己工作很出色、假装是个情绪稳定教育得法的妈妈、假装和伴侣很恩爱,甚至假装性高潮。你假装时能进行越具体、清晰的想象你所假装的事情成功的机率越高。而在这本书的“假装”是一种告别一天工作的仪式,即完工仪式。
完工仪式的流程: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前,(1)检查一天的工作情况,哪些完成了,哪些没完成可以明天完成的(2)把明天要继续做的事情和新的事情列到明日工作表(或办公任务表)(3)粗略地做好明天的工作计划(4)最重要的一步:从身体到心理,郑重地告诉自己“停工了”(或“完工了”之类的)。说完这句话,就表明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工作思考时间结束了。即使在这之后,明天到来之前,有紧急任务的话,花一点浮浅时间去稍微处理就可以。重要的工作放到明天再处理。
以上分享的几个策略,你都学到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