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51章

道德经51章

作者: 语修 | 来源:发表于2023-02-27 22:24 被阅读0次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

    译文:

    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万物有了具体的形状,周围的环境使万物得以成长。道受尊崇,德被珍贵,不妄加干涉而使万物顺应自然。所以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使万物成长作育,使万物成长成熟,使万物得到养覆保护。生成万物而不占有,化作万物却不把这当成是凭借、倚仗,长养万物却不主宰,这就叫“玄德”。

    在上一节课,62章我们讲了道的重要性以及得道之后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结果。那么51章讲的更多是通过道的启用,万物是如何生长发展的,他们要经历那些生命阶段,每一个生命阶段,是怎么运作的。

    所以第51章讲的更多的是事物是如何发展的。

    道是什么,在25章已经有一个解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駟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最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是万物生长的本源

    中国道家的思想文化,把这个生命的根本叫做道,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或者是主宰,或叫神,叫如来,叫佛。

    道是本体,道本身就具备了这个生命的功能。

    万物的一切都是从道中生发出来的

    德是从道中生发出来的,物体本身所具有的本性。

    万物从道中产生

    从德中获得它充实的本性,所以道需要德的蓄养。

    我们在《道德经》四十二章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生出一,一是指这个元气

    一生出二,二是指阴和阳

    三生万物,阴气,阳气,和气

    万物是怎么生成的呢就是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

    就像佛法中所所,因缘,因是主要作用,缘是外部条件。

    在一个事物中起主要作用的,我们称之为因,起辅助作用的我们称之为缘。

    因缘起到了一个决定作用对于一个事物

    比如说你对事物有信心,你这个信心就是成就事物的一个主要条件

    你有一颗善心,你的善心就会发出善的行为,这就是因缘,看你发心,发的怎么样,所以世界上除了你之外没有别人

    一个欣赏之心和一个挑剔之心,会遇到不一样的缘分,他们每颗心感召的缘分就不一样。

    举例子:你以感恩之心看待一件事情和以挑剔之心看待一件事情

    因缘就会过渡到所缘缘,什么叫所缘缘呢所缘缘就是比如说你有一颗感恩之心,欣赏之心,你到那儿都能发现事物的美好,找到事物的功德和价值,所以它更能如实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挑剔之心总是会挑剔是非,对错,它要找的就是挑刺,什么样的因就会感得什么样的缘,就会有它对应的东西。发起的因素会影响你选择的因素。因缘决定了开始,假如你的所缘缘让你走上了一个正确的道路,它会成就你更好地走正确的道路,方法对了就是增上缘,方法不对就是业障。如果这些成就能够相续不间断的成就,这些小成就就会累积成大成就。那就叫做等无间缘,就是沿着这个正确的道路,相续不断地去做保证一个小成就到大成就,同样一个恶的思维,一个恶的思维,一个损伤的思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那个障碍就会越积越深。这就是你喜欢的一种结果这就叫做等无间缘,什么叫等无间缘,上一念的所思所想,对下一念的所思所想有引导作用。善能引发善,恶能引发恶,你前念的东西能够引发后面的东西。

    所以缘在条件的作用力上,它分成了这四缘。

    因缘在所有的缘当中起了一个主导的作用。

    等无间缘是指前念引发后念,念念之间相互之间有影响

    所缘缘是指前面那个因,前面这个因对于你后面选择什么,能选择和所选择之间有一个制约因素,发起的这个因缘就约定了你未来的这个发展

    增上缘是指你选择的这个东西,你能选择的这个东西,是对你有成就呢还是有障碍的呢

    有成就的就是增上缘,没有成就或者是有障碍的呢就是增下缘或者障缘

    这四缘就是看这个条件,它起什么作用,认真思考之后就会知道事物之间,他们之间是怎么互动的,他们起着什么作用。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知于是你在起心动念之间就会有一个非常智慧的抉择。

    一,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

    道:万物从它而生

    德:通过德的蓄养充实万物的本性,让它具有各自的本性与禀赋。

    生:创造,生养

    蓄:蓄养

    形:赋予万物以形,它必须要物质赋予它一种形式,没有物质成不了形。

    势:周围的环境使它得以成长。

    人在认识一样东西的时候,首先要把它归类,这是花,这是狗,这是草,它都有各自的形式。

    物的意思:

    第一种:物形之就是由物质来给它某种形式。

    第二种:德要靠物来表现,这个物指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你要靠这些事件来给它赋予形态,我们学了道以后要知道如何运用在工作生活中。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举例说明:

    举例一:你加入一个行善的团体,比如一个义工组织,这个组织每周末都定期出去做好事,为养老院的老人或福利院的儿童做一些服务,捡公园的垃圾等,如果经常参加这种团体的活动,你会发现心中的道就特别容易维护住,因为在和大家一起做事的过程中,道在你的心里会不断地获得滋养。

    如果您不经常和这些心中有道的人一起参加活动,每天晚上出去和人喝酒,聊天,你的道很快就会退化。

    一条道路本来没有人走,但是你走的多了,慢慢地就成为一条道路了。

    生活中需要这种物和势来涵养道。

    很多人学习书法,古琴,茶艺也是让自己的德性更稳定,心境更稳定。

    只有将道落到实处,落到工作,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里,道德才能真正被畜养出来。

    第一层意思中的形,更多的是指,形之所以能成为形,是需要一种载体将其呈现出来了。

    势就相当于,量变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会有质的变化,那么这个质的变化就是势。

    第二层意思:比如说一朵花,从含苞待放到花朵盛开,花期到了就结束了,凋零了,整个过程都属于德的运作过程,因为它的本性就有这样的生长能力。

    所以说有道产生,由德充实

    物形之就是,在它生长程中它需要显现出它是什么东西,所以它需要某一个物质将其展现出来,但是为什么同样都是玫瑰花,有的花开的大,有的花开的小呢是因为他们在生长过程中所生长的土壤,阳光不一样,这个就相当于一个势,每一种势,会成就每一种不一样的东西。

    总结:物形之的意思是,物质给它赋予某种形式,让你知道它属于那一种东西。它是花不是动物。

    势成之是指具体的质料使它成为这个东西,而不是另外一个东西。就像一只猫,是这只猫而不是另外一只猫。

    第三层意思:比如一颗种子,种在泥土里,这是道生之,阳光空气,水来培养他,这是德蓄之。慢慢地这颗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结的果实就是物形之,但是今天种的 种子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可以结出果实,必须要等待一种力量的形成,这个力量就是势成之。

    慢慢地成长,慢慢地形成,这个势需要空间与时间的力量。

    时运不济,妄求无益。(《道德经》51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时运,就是时机和运气。运气是命,强求不得。时机,则是人所能把握的关键所在。何谓“时机”?便是天时、地利、人和。

    对企业来说,天时就是取势,地利就是产品,人和就是文化。

    善谋者谋其势,势成则事成。取势分三种境界:识势、造势、借势。三种境界影响力由大到小,实施难度由高到低。

    造势与识势不同,是需要花费大量成本的,而识势需要的只是眼光。识势造成的大气候持续时间长,收益期也长;造势形成的小气候持续时间短,收益期也短。识势要求的高能力和造势要求的高成本,使众多的企业望而却步,转而实施借势战略。

    借势就是当“大气候”来临之后,让企业借力发挥,迅速行动,借取东风扬帆起航。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借势要求企业反映迅速、转变灵活,紧跟风向而动,一般适用于中小企业。

    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戏谑的说过:台风来了猪都会飞。就是对借势的最好阐释。不过,正是因为借势的低成本性和易操作性,使借势的队伍众多,竞争激烈,利润空间不大。而识势者凭借着领先优势最大限度的利用“气候”,早已占据最有利位置,形成了先发优势。

    上述取势的三种境界,无论哪种都还处于对势的占用,都没有涉及企业开展的具体业务。企业最终是靠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来求得生存发展的,势占得再好,没有好的产品(或服务,以下略),企业同样难以成功。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的道理。

    就个人而言:天时,就是最好的时势,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那些风光无限的互联网大佬,无不是在时势中崛起。

    地利,便是适合你展现才华和抱负的环境和平台。

    人和,便是你的经验已经积累够,你的定力已经锤炼成,你的才能已经锻造出。当不具备时机呢?便必须学会蛰伏,修炼自己,等待变化。如果耐不住寂寞,其心必是浮躁,其眼必不明时势,其行必是妄动。这样的人,怎堪重任?结果,也不仅会事倍功半,还很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甚至灾祸。

    这个势在我们古代的兵法中也很重要

    在中医中高明的大夫利用病人本身生理最后一点微细的“势‘’还存在的生命力量,药下去刚巧把他生命的力量调动上来,他就得救了。

    万物的形象,万有的形成,跟生命力量的形成,都与势有关系,把握势这股力量非常重要。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茲基不如待时。

    飓风起于萍末。

    在生活中的运用第一句话:

    任何事物的生长和发展都要经历四个阶段。

    企业的发展和孩子的培养,任何时候都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样所获得的结果也会是正确的。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利用势。

    这四个事物发展阶段也是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成功事业之道。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世间万物没有不尊道,贵德的,道是万物的本体,尊道是尊重道的本体。

    德能够养育万物,贵德是注重它的用。

    所以万物都尊道而贵德,更何况人呢,人应该怎么做呢

    就像一个孩子一样,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尊重的本性,同时要滋养它的心灵,这样孩子自然就会长得很好。

    那你怎么样滋养孩子呢!滋养不仅是指身体的滋养

    孩子就有良好的性格,

    万物都是这样的,但是人往往自作聪明,不尊道贵德,所以下场就是悲惨的。

    一个孩子是什么性格就像到一样,他是什么种子。也就是孩子的天生气质,它是指孩子在出生时就带有的性格倾向。

    人的天生气质可以分为四大类型: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其实,每个人身上都会具备以上四种气质,只是其中有一种在我们的性格中占比最大,因而显现为我们的主导气质。

    人的性格是由“天生气质”和“后天学习”两部分决定的。

    为什么要学习“天生气质”?

    如果我们打算养一株植物,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花?需要哪种肥料?需要多少阳光、多少水?植物的天性各有不同,有些喜欢阳光曝晒,有些却需要躲避烈阳;有些需要大量水分,有些浇水太多反而会枯萎。

    当我们养育孩子时,也要通过学习去发现:他属于哪类孩子?他在哪些方面更有天分?又在哪些方面容易出问题?在有天分的方面要多鼓励、给他机会,让他在这个部分充分发展。在容易出问题的方面,则及早引导孩子,规避问题。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养育的过程,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孩子也比较开心,他有更多机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把事情做得很好,获得更多成就感。而如果找错了方向(好比我们用错了养植物的方法),孩子也能长大,但可能不会长得那么好,因为他没办法把自己最精彩的部分展现出来。

    所以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现对待老大有效的方法,不一定对老二有效。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可是,我们也许不知道,就像需要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还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幼年时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在其觅,并因此引发各种状况,直到找到曾经缺失的心理营养。

    第一个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

    0~3个月,孩子刚出生不久,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作:无条件的接纳。

    第二个心理营养: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0~3个月的孩子还需要确定:“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我是No.1。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体不舒服,但如果你发现我饿了、生病了,你都会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满足我。这样,我就会知道,在你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对于母亲而言,做到这些并不难。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物质,促使妈妈心甘情愿地为孩子提供一切。生理上,提供乳汁;心理上,提供无条件的爱。

    第三个心理营养:安全感

    从4个月开始,孩子进入另外一个阶段——想要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妈妈怎样的状态,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安全感呢?首先,妈妈要情绪稳定。常处于焦虑状态的妈妈,很难心平气和,她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情绪容易失控。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让自己情绪稳定,跟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如果妈妈认为自己有情绪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面对孩子。

    其次,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

    第四个心理营养:肯定、赞美、认同

    当孩子进入4~5岁这个阶段,有了“我”这个意识的时候,他非常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

    如果说在安全感的给予方面,妈妈比爸爸更重要。那么在肯定和认同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母亲。父亲对孩子的肯定、认同、赞美,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它的分量都特别重。

    第五个心理营养:学习、认知、模范

    6~7岁的孩子,特别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范。

    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当碰到麻烦时,我怎么办?如果心情不好,怎么办?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孩子需要学习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生活中的问题,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

    对于孩子来说,他的第一个模范就是母亲或者父亲:当生活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爸爸妈妈用什么态度来面对问题?用怎样的方法。

    如果孩子得到的心理营养充足,那么,生命的五大天性便会自然得以良好生长,它们犹如生命的四朵金花,在人生的旅程中悄然绽放。

    爱的能力

    如果心理营养够,我们就会爱别人,也接受别人对我们的爱。

    如果心理营养充足,人生开放的第二朵花是

    独立自主

    人生而为自己负责,没有人不渴望做自己。

    第三种花价值感

    人类追求价值。我们都希望有价值。

    第四种花安全感

    不是外在的安全感,而是我觉得有安全感,不管外在发生了什么,当我害怕时我可以往前走,哪怕是天灾人祸。不去控制人,不是黏着让人不舒服。

    真正的安全感来自内在,

    即使风雨交加、电闪雷鸣,

    我的内在依然安全。

    德蓄之。就会形成孩子未来的人格而孩子未来的人格,良好的人格抓住个人的际遇,这个孩子的未来就是美好的。

    第二句话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令而常自然。

    在道德经里面,自然总共出现五次,自然就是事物本身的样子。

    没有另外一个人做主,没有另外一个力量,没有谁的命令,是道本身的功能。

    只要做尊道贵德的事情,自然就会得到好的结果。只要你做好自己,好结果会自动发生。

    在有道的基础上,我们要不断地,坚定地按照道去做,也就是“积德”。德就像水一样,我们就像一条船一样,我们积累的水越多, 我们这条船在水上才能航行的更自由。

    人生就是这样,我们积累的德多了,按照道做事,坚定,持久,我们的人生就会越宽广。

    庄子在《逍遥游》里有一句话“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水积累不多的时候,大船是浮不起来的,只要积累得多了,结果就自然而然的。

    就如同朱熹在观书有感二中所说,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他讲的是读书的积累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其实我们人生做事时也是如此。

    举例1:在一个原始森林里,去看哪些高大的树木,遍布山上,进去以后,暗无天日。没有人修理过,可是树与树之间的枝叶,自然修理得好好的,相互避开不重叠。每个树木都在自动生长。

    就像《道德经》57章所树木“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一样的。

    长之,育之,亭之,毒之。

    长:使它成长,让万物生长。

    育:使它不断培育长大,让它长成。

    亭:使它安定

    毒:使它丰富丰盛,成熟

    养之:生养

    覆之:保护

    这是在讲道与德是怎么样对待万物的,怎么样照顾万物的

    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举例:一个胎儿的发育,首先是父精母血,使他们结合(道生之),形成胚胎,吸收母亲的营养,不仅仅是母亲身体的营养还有心理营养,在中国古代,文王的母亲太任很注重胎教,他觉得自己看见的和听到的都会影响胎儿的发展(德蓄之),长之育之(胎儿在母亲体内每天昼夜不停地生长变化,长出各种器官)亭之毒之(让胎儿不停地生长的同时,要让胎儿稳定,安定,胎气不能散同时要让胎儿不断地长得厚实)养之覆之(羊水和胎盘来保护胎儿的安全),所以说任何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我们敬畏的。

    道生之(孩子的天性,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本自具足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德蓄之(根据它的本性,去培养它)长之育之(生下来之后由家人将其喂养长大)亭之毒之(让它的性情越来越安定,通过各种实践和事情,磨砺它的心性,丰富其品格)养之覆之(陪伴他学习成长,让它具备生活所需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的成长以保障他未来的生活)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生而不有:一切自然地生起来,又全部交给天地。

    为而不恃:天地生长了万物,那么大的功劳,它没有傲慢,没有认为功劳很大。

    长而不宰:它帮助万物成长,而不做万物中任何一物的主宰。

    孔子有一段名言: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有一天感叹地说:“我想永远不说话了。”那么子贡就说,老师你都不肯说话,不教我们,我们将来就不懂,也没有办法阐述你的思想了。孔子就说,人何以一定需要讲话?真正的学问,并不一定是读死书的,观察天地就知道,上天曾经说过话吗?天从来没有说过话,可是春夏秋冬四时,运行分列得如此清楚,这样有规律;万物在天地之中,也照常生长。天地何曾说过什么话?

    孔子这里提到天道,老子也非常注重天道,老子教我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的道法自然,就是说天道是自然的,自己本身当然如此。

    翻开《道德经》来看,他讲了很多天道,他说到人的最高道德修养,就是效法天地,天地生长了万物给人,它没有居功,没有自私地报功,也不想占有,而且天地是平等的,好的坏的,无毒有毒,它都生长,无分别;只有生生不息,没有要求还报。人类吃了它生长的好东西,还给它的是大便,它也不生气,照样地永远是生长,所以人的胸襟、道德、器度能够效法天地,是最重要的。而且教我们在事业方面做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一件事情成功了,交给了后代,就撒手不管,这是天之道也。

    三国时蜀汉的刘备,号叫玄德,刘备的“备”字,就是意思是万物俱备。

    他的别号就是“玄德”,它是在告诉刘备,在这一生中要随时了解自然物理,道与德的功效,

    玄德也可以说是神妙的德,让人赞叹,这是最高深的智慧与品德。

    玄德是天道的品性。

    最后一句话同时告诉我们,

    事例1:

    王阳明把“傲”当成人生的第一大病。

    王阳明说:“今人病痛,大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悌,为臣而傲必不能忠。”

    意思是,如今人的毛病,大多只因一个傲字。千罪百恶,都从傲上来。人一旦傲了,就会变得自以为是,不肯在别人面前屈服。

    所以,为子而傲,必然不是个孝顺父母的人;为弟而傲,必然不是个孝悌兄长的人;为臣而傲,必然不是个忠臣。

    一个人但凡狂傲,必会引来他人嫉恨,严重者还会给自己找来灾祸。

    年羹尧早期仕途顺畅,随着权力扩大和地位的提高,他变得骄傲自大,不但不懂得收敛,反而养成飞扬跋扈的作风。

    年羹尧对待内外官员狂傲无礼,给各省督抚发送咨文直呼其名,不仅蒙古王公,就是皇帝的女婿阿宝入见,也要行跪拜礼。

    最后在雍正三年,情势急转直下,年羹尧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92条,赐令自尽。

    王阳明讲:“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从恶之魁。”

    谦,为什么是众善之基?

    因为“谦者,德之柄也”。

    一个能谦卑的人,看别人身上的长处,看自己的短处,这样不管做人还是做事,则都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必然受到尊崇,而光明其德。

    事例2:

    别把平台当本事。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山上的寺院里有一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长日久,驴渐渐厌倦了这种平淡的生活。

    它每天都在寻思,要是能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该有多好啊!

    不久,机会来了,有个僧人带着驴下山去驮东西,它兴奋不已。

    来到山下,僧人把东西放在驴背上,然后牵着它返回寺院。

    没想到,路上行人看到驴时,都虔诚地跪在两旁,对它顶礼膜拜。

    一开始,驴大惑不解,不知道人们为何要对自己叩头跪拜,慌忙躲闪。

    可一路上都是如此,驴不禁飘飘然起来,原来人们如此崇拜我。

    回到寺院里,驴认为自己身份高贵,死活也不肯拉磨了,只愿意接受人们的跪拜。

    僧人无奈,只好放它下山。

    驴刚下山,就远远看见一伙人敲锣打鼓迎面而来,心想,一定是人们前来欢迎我,于是大摇大摆地站在马路中间。

    那是一队迎亲的队伍,却被一头驴拦住了去路,人们愤怒不已,棍棒交加抽打它……

    驴仓皇逃回到寺里,奄奄一息,它愤愤不平地告诉僧人自己的遭遇。

    僧人叹息一声:“果真是一头蠢驴!那天,人们跪拜的,是你背上驮的佛像,不是你啊!”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错把平台,当作自己的本事。

    于是许多人不再脚踏实地去做事,变得越发浮躁、膨胀、自以为是。

    在待人接物上,也有了一种高高在上的架势,甚至把别人对你的客套和尊重,当作理所当然。

    可直到他们离开了平台后,才恍然醒悟,原来别人崇拜和仰慕的,是你的平台,而不是你。

    《易经》里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成熟饱满的麦子,都是弯下腰的;而真正优秀的人,永远谦卑,有修养,不傲慢。

    这一章主要是讲,我们事物发展的四个阶段,以及道是怎么让事物发展的,而后告诉我们道生发了万物之后,他是怎么做的。也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51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kc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