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无声告白 玛丽琳将她人生的挫败和失意,全部硬生生搬到了女儿莉迪亚身上,她想要女儿承载她的梦想,继续她的毕生追求,实现一个女人为人妻为人母之外的价值和意义。
她为莉迪亚买了高深的自然科学类的书、她不容置喙地替她选修好课程、她像盯着盘子里可能出现的苍蝇一样盯着她的每一次考试、她把所有的关注都聚焦在她的身上。她过分专注于莉迪亚,可她忘了,她追梦无果重新回到家的时候,曾暗自许诺,绝不过分参与莉迪亚的生活,不强迫她做人生的重要决定。
直到重温莉迪亚遗物的时候,那本烹饪书让她终于明白——莉迪亚自始至终,爱的并不是科学。但当她终于明白的时候,莉迪亚已经被聚焦的高温,燃烧致死。
莉迪亚是个懂事的孩子,可是她过分乖巧,乖巧得可怜,她短暂而悲剧的一生,都在感受母亲的感受,梦想母亲的梦想,做母亲想做的事——她一直活在母亲的期望中。
12岁那年,我小学毕业去城里念初中,14岁那年暑假,我在老家镇上的一家小吃店吃东西,吃着吃着和老板娘聊了起来,很突然地,她说起了她的儿子。一听他的名字,我一下就想起了他。那是我的一个小学校友,虽然不是一个班级的,但我对他的印象不模糊,时隔两年,我也能清晰地回忆起他的样子。他的母亲告诉我,他死了,喝农药自杀了。当时,我惊讶之余更多的是震惊。
他成绩不好,初中没念完就辍学了,有段时间,他在家闲着没有活干。有一天下午,他在家里睡觉,他的父亲很恼怒,就说了他两句:你就这样睡吧,让你读书你不行,让你出去干活你也不行,我看你这辈子就这么完了,干啥啥不行。就是因为这句话,他,一个13岁的男孩悄悄喝下农药,自杀了。他是真不想活,所以直到他被发现,已经没有挽救的可能了。
他一定觉得,正如父亲说的那样,他什么都不会,一无是处,他没有满足父亲的愿望,他的人生彻底完了。
可是我的同学,你还没来得及明白,那只是你父亲嘴里的你,学习和他所谓的“活计”只是他眼里的生存之道,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条条大路通罗马,生存又岂是难题?你的人生终究还得你自己决定和选择,你的路最终也只是由你自己去走出来的,而不是由你父亲的几句话来定义甚至定型的啊!
我出生在一个四口之家,有疼我的爸爸妈妈,还有一个长我两岁多的哥哥,可在我人格形成的关键时候,我并没有得到应得的温情与呵护,相反,因为是留守儿童,和哥哥在一起的时间多于和爸妈在一起的时间。我经历了哥哥无数的责难、奚落和打击。在他的眼里,我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可他让我做的都是男生做的事,却硬生生要求童年时的我完美完成。我不想再去追究他的对错,可是那些年的经历,对我的影响特别大。
我害怕给他做事,只要有他在,我条件反射,少说话,因为我怕做错,更怕说错,我恐惧他责备的言语和眼神。这种恐惧一直延伸到我后来的学习生活中,我胆怯,我畏缩,我做事瞻前顾后,我不知道“自信”是什么东西。
大二那年,学院组织英语演讲比赛,接到通知那一刻,我毫不犹豫立刻向班长报了名。我忘不了当时那种跃跃欲试的兴奋,忘不了我拿着自己写的稿子一遍一遍练习时的热情,我也忘不了我渴望展示自己时胸中涌起的激动,可我也忘不了准备阶段无数次的打退堂鼓,忘不了那个过程中紧张与兴奋交织的复杂的心情。我清晰地记得,那天晚上,我在宿舍走廊外的电梯旁,望着窗外星星点点的城市之光,吹着凉风,我在无数次的挣扎纠结之后,拨通了班长的电话,告诉他:我不参加英语演讲比赛了,你把我的名字划掉吧。
班长问我为什么,我说懒得准备。其实,没有人知道,我只是因为害怕,害怕大教室讲台下数十个同学的眼睛,更害怕评委老师的期待,我最怕的,是输给对手,我害怕失败,更害怕失败后别人眼里可能有的无关紧要的评价。
因为很小的时候,哥哥就告诉我,我什么都做不好。
总是试图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是对别人的精神绑架,这会摧毁一个人作为“自己”的意识和塑造能力;而总是试图通过满足他人的期待,找到自己的价值,是对自我的精神绑架,这会摧毁一个人作为“自我”的信心和改造能力,成为一个畏首畏尾、内心沉重又脆弱的人。
满足他人的期待,就意味着在意他人的看法,然后你会害怕出错,害怕失败,害怕被看低,你用别人嘴里的“你”来定义自己,作为你的“行动指南”,去过所谓的“模范人生”,最后你终于不敢尝试,不再突破,甚至不堪重负,直至毁灭。
芸芸众生,没有人可以找到另一个自己,也没有谁需要为他人而活,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如珍珠般闪耀而珍贵。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作为“我”而来,而非其他任何人。我们需要活出自己的性格,走出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他人的定义禁锢,更不必承载他人的期望,只要你想要做一个真真正正更好的自己,就走自己的路,随别人怎么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