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找到产品或者业务关键点,进行重点投入,产生杠杆会更高,收益才会更明细。
踩过坑:之前在电子元器件网站上班时,产品总监说网站体验太烂,缺少比价,行情,搜索推荐等功能,让我们前端产品经理重新改版,结果一顿操作,花了2个多月时间,最后结果数据并没带来太多提升,老板只看结果,对这波操作并不买单,并开始质疑产品团队的能力;
问题分析:当时团队复盘的时候,前端产品也很无奈,他根据RICE模型进行需求评估,觉得自己没问题,于是甩锅到运营,运营团队有甩锅给我--说运营策略/工具没太效果,原因有很多,最主要原因没找到“业务驱动模型”,在错误的时间把资源投入最小收益上。
什么是业务驱动模型 ?
Uber 的驱动模型 (国内很多打车,O2O基本上是参考模型)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8634/e61e20d4b5051841.png)
图解析:
Uber 这项目产生更大价值,满足用户出行需求,出行需求由什么构成 ?“更低价格,更快接客”会使用户更愿意使用 uber 而不是出租车。再往前推“更低价格” 需要“司机在短时间接更多活,意味司机空闲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司机从一个地方再跑回来才能接到订单,司机就不愿意了,需要缩短司机空闲时间。如果把司机放到更小区域,他提供服务更加聚焦,覆盖更集中能有订单区域,并且在几个更小区域订单,如果在一个区域更集中,意味司机接单意愿会更强,用户会产生更多需求
对整个项目倒退 :
初始阶段: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8634/d384d4657f5d4e02.png)
当司机变多的时候,需要刺激“更多的乘客",uber 之前采用策略是”邀请制“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8634/e6eeac647d546912.png)
业务驱动方法论: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8634/17051111a0547a0c.png)
单边案例:
1.找到当前核心用户体验,拆解至二级影响因素
2.按两个原则,ALL 前几个
原则一:搞定B 的前提是先搞定A =》先A后B
没有内容,内容平台就不成立;
原则二:搞定A对搞定B有显著帮助,反之则不然 =》先A后B
车身质量(A),区域覆盖(B),城市覆盖(C)
摩拜与ofo 当年两种不同策略:
摩拜:车身质量(A),区域覆盖(B),城市覆盖(C)
ofo:区域覆盖(A),城市覆盖(B),车身质量(C)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8634/abb82ae0a85b796d.png)
双边案例:滴滴,陌陌,探探类
两类用户角色,不仅需满足各自的用户体验,更需关心双边之间匹配关系
两个原则:
一:通过热度,寻找稀缺资源
约车平台,司机更抢手,乘客达不到车 --- 司机稀缺 ;
二:头部集中度
旅游拼团,总是某几位发起活动 --- 活动组织者稀缺;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8634/3e8e1b8a75d15275.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8634/97b7716e6a0db580.png)
总结模板:
当前业务是基于 (单边/双边/多边) 关系驱动的;
当前最应该关注 (单边填核心体验,双边/多边填稀缺资源)
为了驱动业务发展,当前资源应该倾斜在:
最重要因素: 配套资源:
次重要因素: 配套资源:
第三重要因素: 配套资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