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B -- 《俞军产品方法论》第四部分

B -- 《俞军产品方法论》第四部分

作者: tessssstao | 来源:发表于2020-03-18 00:19 被阅读0次

“产品经理的工作由各种决策组成。”

Q:什么是决策?

A:决策是指在收集、加工信息之后,借助一定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判断,并得出结论的过程。

人的经历和能力有限,在信息获取与加工、分析、判断等环节,天然就有各种限制、偏差和不确定性,各种人类自身能力的限制及外界因素的不确定性,均会导致非理性决策。

Q:理性决策三要素是什么?

A:按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是,理性的信念、理性的目标和理性的行动。

理性的信念即与真实世界一致的信念,也可以理解成“对自我认知的认知”;理性的目标应该是约束条件下的价值(总效用)最大化;理性的行动是在给定目标下,寻找最优解决方案。决策就是选择,是在多个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产品经理做决策前,首先需要列举各种可能性,应具备思考的广度,其次要在多个可能性方案中做综合权衡。

Q:决策的目标是什么?

A:价值最大化。

用户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 替换成本 这个公式可以指导决策,也就是产品经理应追求新体验最大化,将新要素引入原有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加速新要素的应用与普及,新要素不仅限于新技术,也包括新人群、新渠道、新方法和新工具等;产品经理还应将旧体验最小化,本质上是选择旧体验最差的被替代品的用户,极端情况之一是产品面向整个行业的“完美新用户”,同类产品的旧体验为零,极端情况之二是垄断;产品经理还应将替换成本最小化,最常见的替换成本是认知成本、获取成本、使用成本,而广义来说,价格和所有交易成本也都是替换成本,产品经理要么降低自己用户的替换成本,要么提升自己用户的流失成本。

这个公式是一个主观价值判断的辅助工具,不是一个真的可以用加减法运算的公式,最终只能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价值判断

Q:常见的决策方法有哪些?

A:数据决策,逻辑决策,主观判断决策。

数据对于做产品的价值,一般是作为做正确决策和打成共识的最低成本工具。但数据本身并不能说明问题或得出结论,需要个人经验和知识作主观分析和判断。而人具有主观性,加上建模的局限性和信息的不确定性,很难根据数据总是做出最正确、最理性的判断和决策。

逻辑决策也是“讲理决策”,结论靠逻辑推导得来。但需要对方具备相应的认知水平,否则就会鸡同鸭讲。产品经理需要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事实,你所认为的事实,只是你所认为的事实。另一个人是否理解和接受这个事实,是受他的认知结构的刚性约束的。你只能在对方的认知约束内让他理解和接受他认为的事实,你只能按照对方的认知结构去设计沟通目标、沟通内容和沟通方式。

主观判断决策是最难的决策,没有数据或逻辑支撑,只能用关键变量和用户模型、交易模型来模拟市场运行,并据此做出判断。在用主观判断做决策时,建议的思考习惯是:有一个想法后,把它记下来,用过往所有经验去证伪,如果无法证伪,那就假设它成立,存储起来。以后有新的信息或思考时,随时将它提取出来匹配一下,就可能有所得,从而产生新的结论。

Q:有哪些常见的决策误区?

A:认知偏误,偏离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认知偏误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特定思考、行为倾向,会导致理性或判断产生系统性偏误,产品经理作为研究人的职业,关于认知偏误的知识是其必修课,既要极力避免自己犯这些错, 也要从这些角度理解人性,理解一些用户行为背后的原理。产品经理需要关注的一些认知偏误有:归因偏误、锚定效应、选择性注意、刻板印象、自我中心偏误、信念偏误和决策类偏误等。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强调组织不做决策,只有真实的人(组织中的一个或几个)才能做决策,要弄明白决策背后的因果关系,或影响决策,只靠分析组织特征是很难接近真相的,要想解决问题,至少在方向上要遵循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找到具体的决策人和决策流程。用户是需求的集合体,产品经理研究的“用户”需要采用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不许从无数情境下差异化的个体样本出发来抽象出“用户模型”。

Q:如何推动决策落地?

A:提高推动能力,关键是提高自己为他人创造价值的能力,并能充分分析各方诉求,寻找有较多共同利益的方案和视角,然后让对方理解这件事能给他创造的价值,或者推不动这件事会带给他的伤害。

(1)合法性:依靠你的职权,或者强调你的要求符合组织的规章制度。适用于影响同事或下属。

(2)理性说服:提出符合逻辑的观点和事实依据来证明某个请求的合理性。适用于影响老板、同事或下属。

(3)鼓舞式诉求:通过呼吁某个目标的价值观、需求、希望和渴望来引起情感认同。适用于影响下属。

(4)商议:通过让他人参与决定如何实施你的计划来增强他人对你的支持。适用于影响同事或下属。

(5)交换:通过给他人提供某些利益或好处来换取其对某项要求的遵循。适用于影响同事或下属。

(6)个人式诉求:利用友谊或忠诚来获得他人的同意。适用于影响同事。

(7)逢迎:在提出请求之前先采取吹捧、赞扬或友善行为。适用于影响同事或下属。

(8)施压:使用警告、威胁和反复要求等手段。适用于影响下属。

(9)联盟:通过寻求他人的帮助或支持来说服目标对象同意。适用于影响同事。

(以上9条引自罗宾斯《组织行为学》)

大部分人是有限理性的,有很强的立场认知偏误,仅增加认同感就能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见,从而顺利推动决策的实施。产品经理可能无法影响老板或决策层的想法,却可以影响老板或决策层去想什么,议程设置就是这样一种使决策落地的重要技巧:在组织或公司做决策时,产品经理通过影响他人发挥出这种“非正式权力”。

新名词GET:卢卡斯批判  三维归因分析  锚定效应 犯罪三角定理 汉德公式

相关文章

  • 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在《俞军产品方法论》书籍中,俞军将产品经理分为了三类: A类:有深度思考能力或超常同理心 B类:逻辑清晰且有产品心...

  • 第60周《俞军产品方法论,用户与产品》 六一

    俞军产品方法论 用户与产品 翻了几遍《俞军产品方法论》,总体推荐阅读,经常翻翻,对照一下,常读常新。对我而言,原则...

  • 书单2020

    #科技与互联网# 《俞军产品方法论》 俞军 俞式心法。作为中国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俞军定义了“产品经理”这...

  • 会自我反省的人,才能成为潜力股

    产品大神俞军最近出书了:《俞军产品方法论》。俞军化学专业出身,却成为百度搜索产品的奠基人、百度贴吧之父,是中国互联...

  • 略有失望|《俞军产品方法论》简单书评及精华摘抄推荐

    花一周多的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俞军老师的大作《俞军产品方法论》,老师的背景我就不用介绍了,大部分产品经理应该都了解。...

  • B -- 《俞军产品方法论》第四部分

    “产品经理的工作由各种决策组成。” Q:什么是决策? A:决策是指在收集、加工信息之后,借助一定工具和方法,进行分...

  • 阅读笔记:《俞军产品方法论》

    《俞军产品方法论》主要是关于互联网产品经理,俞军来自滴滴,所以本书有许多关于滴滴的举例 重点: 1.产品经理人 1...

  • #清单# 我的阅读清单

    ※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从优秀到卓越》 《增长黑客》 《幕后产品:打造突破式产品思维》 《俞军产品方法论》 《启示...

  • 《俞军产品方法论》读书笔记

    我为什么看 俞军老师在互联网界也是传说人物了,《俞军产品方法论》这本书一面世,众多从事/想从事产品经理的人纷纷抢购...

  • 02-01:产品与商业模式

    一、产品 整理总结之前看过的产品书: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俞军产品方法论 、上瘾,想到产品的作用: 产品功能页、体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B -- 《俞军产品方法论》第四部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woe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