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性急会杀死童年,但我真的好想长大。——一个在绝望中等待长大的孩子
《偷影子的人》是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第10部作品,该书一经发行,“销售得比影子消失的速度还快”。这部作品完美地展现了作家温柔的写作风格,是一部唤醒童年回忆和内心梦想的温情疗愈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经历,读着像听别人讲一个又一个故事,故事中有自己似曾相识的画面。
小说中的“我”童年是感伤的,“我”出场时是六年级的学生了,父亲外遇,父母离异,在离异前父母自作主张给“我”转了学,不久父亲就永远离开了家。
“我”在新学校遇到一个叫马格的男孩子,这个孩子比同班同学大两岁,人高马大,体格健壮;而小说中的“我”是班里年龄最小,个子最小的孩子。心理学上认为一个孩子欺负另一个孩子只是因为他能欺负他,没有过多的理由。转学后的“我”遭遇了马格一次又一次的欺凌。
“我”只是因为上课回答问题引得马格喜欢的女孩伊丽莎白发笑,就成为马格注意的对象。“我”下课就遭遇马格一连串的绊脚,其他同学只是配合地笑。
数学课时,“我”被马格硬塞进柜子锁了起来,打扫卫生的警卫发现了“我”,当“我”被放出来时说自己太笨,误把自己锁在了柜子里。“我”还因为错过课堂点名,被老师处罚,但没有说出自己被关的实情。
在餐厅里,马格用偷来的西红柿砸中“我”的眼镜,在大家的哄笑声中我倍感沮丧。但“我”依然选择沉默。
有人说,马克·李维的写作是“全球化的写作”。读这段情节会想到我们通常会教育孩子被欺负时向老师求助,向家长倾诉,可是现状是很多孩子在遇到欺凌时选择沉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5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32.5%的中小学生表示“偶尔会被欺负”,而6.1%的中小学生表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浙江大学一份针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显示,49%的青少年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的青少年曾遭受过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这是我在《中学生》杂志看到的一组数据,这些数据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数据就是被欺负的孩子有多少是保持了沉默?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校园欺凌,曝光时事态已经非常严重,而受害人通常是长期遭受伤害的,他们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受到欺负时就奋起反抗或者求助老师或家长?联系小说笔者想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被欺负的孩子选择沉默,一般都是自我认同感低。
他们大多觉得自己不行,所以面对强大的势力,害怕惹麻烦,不敢直接对抗。小说中的“我”在被欺凌时也是担心会因为告密而平添更多麻烦,所以选择说自己把自己反锁在柜子里。
小说中有一个情节:警卫伊凡问:“有没有什么事是你拿手的呢?”我徒劳无功地在脑中把问题翻来覆去,想了又想,还是想不出我有任何一点儿天分。然后我突然明白,为何爸妈在我早读六个月这件事上这么执著:因为我没有其他可以让他们为儿子骄傲的地方啊!
“我”甚至开始怀疑因为自己不够优秀,所以妈妈才留不住爸爸。“我”在这种极度自卑中和强弱悬殊太大的情况下选择了沉默,希望能够息事宁人,希望能够快快长大。
孩子之所以自我否定与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有关。小说中“我”很少有选择的权利,都是父母安排好才通知“我”,包括后来“我”想要一个风筝,母亲却坚决反对,完全不顾“我”对店主说过母亲会来付钱的承诺。
心理学上有一种观点:存在与选择的关系就是,你选择,你才存在过。如果你总是被选择,那么你就不曾活过。父母如果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就低。 他们对外界尤其是比自己强大的势力有一种本能的害怕,所以选择沉默。
其次,被欺负的孩子选择沉默,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没有给他们有力的支持。
小说中的“我”其实一度想向母亲求助,但是妈妈显然没有觉察儿子的异常,还武断地评价:“你看吧,一切不是都顺利度过了吗?”于是“我”把处罚证明放在厨房的餐桌上,宣称不饿,就上楼睡觉了。母亲也没有再多追问。
周六“我”受罚回来,还想和母亲沟通,但是母亲沉浸在父亲离开后的悲伤中,“我”根本没有机会说自己的感受。
后来“我”给父亲写过一封信诉说过困惑,信中写到:
对我而言,幸福的一面,总是来了又去。如果你在这里,我就能告诉你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我想这样应该会让我好过一点儿。你应该会给我一些建议。吕克说他凡事都要听他爸爸的建议,我却没有你的建议可听。
可是这封信不知道寄往哪里,因为“我”不知道父亲的地址。
我们发现网络上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很多被欺负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或者父母一直没注意到自己孩子的情绪,以至于让事情越来越严重。
笔者记得自己小时候因为发育晚个子小,经常被一起玩的孩子欺负。开始时会哭着回家和妈妈说,但是妈妈总是站在正义的制高点问:“还是你的问题,他们怎么不来打我?”后来再挨打,原地哭一会就又玩去了。感谢那时候消息闭塞,孩子打人没有什么花样,也就是三拳两脚,所以不至于心理扭曲。
孩子的认知是有限的,他们有时候屈从于强权,如果父母不能给出明确的态度,或不以为然,或指责自己的孩子,孩子在面对欺辱时只能选择沉默,因为他们说出来也不会得到支持,相反可能会受到更多的责难,比如“你怎么那么窝囊呀!”“你为啥不打回去呀!”……
另外,遭到欺凌时孩子选择沉默,大多因为他们对周围环境的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包括家长,也包括对老师和同学。小说中的“我”刚刚转到这个学校,对于老师和同学都很陌生,所以“我”在被欺负时选择用沉默回答。
实际上,老师也并不了解“我”,英文老师和数学老师都惩罚了“我”,这更加重了不信任感,所以烦恼就无处诉说,唯有祈祷自己快快长大,因为警卫伊凡说:“随着时间流逝,很多事情最后可能都会迎刃而解。”
小说中主人公最后拥有了一种超能力——可以偷别人的影子,也可以和别人的影子交流。偷来的影子可以给予其力量,和别人影子交流可以疏解其内心的苦闷。最后主人公不断适应环境,也有了自己的朋友,所以他的处境好了很多。
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被欺负的孩子有的越来越没自信,有的最后开始报复社会;当然也有部分孩子随着时间流逝他们的创伤自愈了。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绝不是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对于成人,尤其是父母,要关注孩子,呵护孩子,让孩子的精神胚胎健康发展,不要让他们的精神胚胎浸泡在委屈和眼泪中,那样孩子的精神很难正常发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