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更文不到10万字,就大谈文风,似有恬不知耻之嫌。然人微言轻,拉拉家常也无伤大雅!
谈行文特点,最大影响必然来自于阅读。细细回顾,对我产生春风化雨般影响的,是琼瑶阿姨!没错,是琼瑶!小时候阅读资料有限,全村能借到的书不多,除了琼瑶的爱情小说,就是少数不知名作者的武侠小说。
别人读琼瑶,往往关注内容,情啊爱的,你是疯而我是傻之类的。我看到的却是语言美。琼瑶的小说语言尤其顺畅,无论篇幅长短,读起来总有朗朗上口,一气呵成之感。而且充满诗情画意,不乏古韵雅致之美。从《窗外》《烟雨朦胧》《几度夕阳红》到《庭院深深》《一帘幽梦》《心有千千结》等等,无不如此。琼瑶阿姨的文字驾驭能力,不是一般的老到。
后来才知道,她有一个曾是历史学家的爹,和一个学古典文学且精于诗词的娘,从小耳濡目染,倍受浸淫!她的小说,对我爱情观、价值观方面,影响不大,反而间接地培养了我极佳的语感,让我受益匪浅,对我后来的行文造句,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的影响要数古文诗词了,以前上学时,每次老师说要背诵某某课文,总是打心眼里厌恶,反感。诗词还好点,起码读起来不拗口,特别是古文,之乎者也的,光读起来都头痛,别说背诵了。迫于老师的高压政策,才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地涉险过关。
当真正要提笔写作的时候,才会对老师感恩戴德。古人行文,简洁严谨,尤恨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且多用短句,逻辑条理清晰,读起来荡气回肠(魏晋时期部分骈体文除外)。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更是登峰造极。读之无不令人拍手称快!你看《明月几时有》的序言,“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短短十七字,交代了写作日期时间、背景、缘由,搁现代人来写,没准就是个大段落。还缺少意境美。
那时候没有课外书,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读背课文,上面的古文诗词,都深深地刻在了脑子里。需要用的时候,自己就蹦出来了。这也说明精读的重要性,是练技能的,不能缺少。泛读也很重要,主要是强化语感,开阔眼界,延展思想的。
我的行文特点就是,重短句,重简练,内容可以绵长悠远,但文字必须干脆利落。摒弃空洞无物、矫揉造作。喜欢尝试在文章里嫁接诗词。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中小学的语文老师,他们苦口婆心地强调学好语文的重要性,耐心地训练我的文字书写、讲解语法要点、分析文章结构和创作特点。还动不动就来一顿体罚,农村学校,比较简单粗暴,坚信“不打不成器”。
城里孩子写错了个句子段落,顶多就是老师和颜悦色地纠正一下,我们则是先挨几板子,再回答为什么错了?答不上来再打!其实,要知道什么是错的,还会写错么?但要也要看到体罚的积极一面,我是受益的,至少下次不会再犯,真正记住了,因为犯错成本太高。
不过这也落下一个后遗症,特别不能忍受文章里有错别字、病句,加上语感还好,就更容易发现问题。于是经常和自己以前的文章较劲,每读一遍都企图揪几个不足之处出来。
同时也得罪了不少简友,很多人表现得不耐烦,能理解,不是每个人都能容忍,一个好为人师的陌生人指指点点。我现在也时常不断地按住自己的手。当然,如果有人欣然接受,我也不吝效犬马之劳!
我很喜欢自己的行文风格,希望自己在写字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不断学习成长,以期有朝一日,能写出真正能影响别人的文字!
网友评论
我很喜欢自己的行文风格,希望自己在写字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不断学习成长,以期有朝一日,能写出真正能影响别人的文字!”希望先生多关照,多提点我……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