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家庭教育婚姻育儿
“比父母幸福,是我这辈子最痛苦的事”:为什么有的人不敢太开心?

“比父母幸福,是我这辈子最痛苦的事”:为什么有的人不敢太开心?

作者: 二五一十六 | 来源:发表于2019-08-21 15:03 被阅读9次

    01、潜意识搞鬼 戏弄你没商量

    有一个女研究生,她在29岁去应聘一份银行高级主管的工作,结果却意外连连。

    第一次应聘因闹钟没响而错过了面试,当然更可能的是闹钟响了,是她自己没有听到罢了;

    第二次路上出了个小车祸。

    两次意外让她无缘应聘,活见鬼般的感觉极大地震惊了她。

    在欧洲,做心理咨询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所以,事情出现两次后女研究生决定去见咨询师,找寻答案。

    咨询师一番分析后,发现女孩的妈妈一辈子努力,却只做到银行的一个普通职员,可她二十几岁就应聘到银行主管的职务。

    也许在潜意识里她觉得自己这么早的就超越了自己的妈妈,是对妈妈的一种背叛与攻击,这令她内在滋生强烈的内疚,于是潜意识出来帮忙。

    第一次,潜意识动用感官配合闹钟,成功阻挠;

    第二次,就连车祸也出来阻止。

    一直以来对妈妈的忠诚、爱和崇拜,让她无法直面自己对妈妈的超越和成功,“背叛”妈妈的内疚感和羞愧感让她“选择”了自我攻击。

    所以潜意识出来帮忙用内疚来平衡掉她超越妈妈的成功与幸福,平衡掉的部分就是女孩内在无法承载的——不能拥有超越妈妈的成功。

    而无论是闹钟还是车祸,这一切不过是鬼使神差,莫名其妙的意外而已。是潜意识,赋予了它们特别的意义。

    我比别人更成功,生活的更幸福,反而是催生出强烈的内疚和不安,这种心理障碍早在古文典籍中就给出过案例。

    聊斋里有个小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人家里世代是农民,年纪轻轻当了朝廷命官却死在赴任途中。

    他去问阎王为何待他如此不公,阎王回复他这辈子只有200只羊的命数,上任前吃完了限额只能提前赴死。

    原来因为他爱吃羊,所以被提拔后被很多人请他吃羊。

    这个故事就是在暗示一个人成功和成功后会受到巨大的惩罚,这样心理的存在必然会让人不敢成功,就算成功了也无法好好享受成功。

    02、作为孩子,我不敢开心

    我记得小时候,一旦自己玩什么东西,表现得异常兴奋的时候,我的母亲都会冒出来打压一下我,生怕我得意忘形了。

    “唱,就知道唱,这次月考考了什么样自己没数吗?”

    “这次进步了,就要翘尾巴吗?你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稳定。”

    我知道这种出发点可能是因为爱,可是我却认为,有些东西被打压了,就很难再冒出来。

    比如说,我的欢愉,幸福都不在那么直接了。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气氛,有的开朗活跃,有的沉闷无聊。

    我觉得我家的气氛是偏沉闷的,好像整个环境都不允许你太开心,不允许你太幸福。一旦你表现的,和其他人不一样,就会有人冒出来打压你,批评你。

    久而久之,这种打压和批评的声音,就会内化成自己内心的一个背景音乐。

    一旦自己表现的比较兴奋时,这个声音就会冒出来提醒自己,喂,差不多行了哈,太享受会被批评的。

    小的时候,我们只受环境和父母的制约,长大之后,哪怕自己已经获得了自由,潜意识的力量也会将自己禁锢在失意的状态里。

    为什么大多数人碌碌无为,不断重复着父母的平庸,而无法实现跨越式的成长?

    或许上面例子中的女研究生也是生于这样的家庭,当一个家庭,当一个父母,不允许你与众不同,不允许你幸福而快乐的时候,你怎么可能快乐起来?

    孩子因为这样的家庭和父母,不再痛快的开心与享受,对未来是有必然的坏影响的。

    就像我的一位同事,她老公最近刚给她换了辆好车,霸气拉风。

    可她却非常抵触开这辆车,直到她老公开新车不小心跟电动车剐蹭后,她突然不再抵触,后来我这位同事选择不去维修,车就这么开着了。

    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爽透不能?

    不懂享受对一个人长大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03、“爽透不能”到自我攻击

    假设那个女职员的的妈妈是银行高管,或许只会想要努力追赶妈妈,而不会因为应聘一个银行主管的职位就觉得攻击了妈妈而有强大的内疚。

    这么一看,得意后的惩罚就是超过“内定”额度时的自我攻击与限定。

    当一个人长大后就会被这份限定束缚、压抑、攻击,令其不敢、不能、不愿超越。

    或者在某个很大的愿望达成后总要出点什么事,再或者总是在刚要成功前差那么一点点的原因,而这一切,来自早年父母的养育。

    这也许就是很多人终其一生总是不能挣太多的钱,即便偶尔有,也会在钱到手后失去更多的原因。

    我认识一个男生,在他还是孩童时,他爸爸对别人夸赞自己的孩子很懂事,买东西时从来都只要一个,绝不要求更多,要给他更多,他也不要。

    20年后这个成年的大男孩说,他从来没有过拥有很多玩具的快乐,小时他不敢讲。

    因为他要像父母期待的一样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于是“很多的玩具”成为他内心永久的渴望和伤痛。

    玩具对小孩子有着跟成人不一样的理解和意义,对这个大男孩而言,“很多的玩具”对孩童的他是一份快乐、一份满足。

    或许想要拥有很多的玩具不及他要突破禁忌、诱惑所带来的被深深满足的愿望那么重要,因为那里有可以要求更多的自由以及父母的爱与接纳。

    假设这个男生成人后真的拥有很多,他内在或许喜悦参半。

    喜的是终于可以拥有很多,忧的是当拥有很多后和以往只拥有一个的感觉不同,这或许会令他在喜悦过后有失控有惶恐。

    因为“一个”是他的限额,拥有更多会令他感觉他不再是父母眼里懂事的好孩子,内在会滋生羞耻感和内疚感,羞耻感和内疚感就是自我攻击与惩罚。

    再或许,他会疯狂地购买很多东西而成为一个购物狂,而其实这份“疯狂”不过是曾经内在对玩具的渴望的替代品,实则是为了达成童年想要突破的禁忌。

    04、爽的规模来自早年“要求更多没关系”

    儿童在成长中要同时迈出两只脚,一只脚向内,一只脚向外。

    向内的部分是主观的世界,他要迈向一种心灵的、情感的、认知的、精神的。

    向外的部分是客观的世界,他要迈向外面人际的、环境的、文化的、物质的。

    对于一个儿童来讲,他既有向外迈脚探索的驱力,也有向内探索的需要。

    就像他提出要求,他要透过与成人的互动,看自己被允许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多少份额是能够被成人允许的范围,这次不被允许那下次会不会被允许。

    这些都要透过外在与成人互动中实现的物质部分的额度,来内化为内心被接受的份额。

    而当所要求的额度抵达或超出成人的设限时,成人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回应儿童也非常的重要。

    儿童如果接收到来自成人轻蔑的甚至认为他很贪婪的回应,会令儿童内在形成羞耻感、内疚感,会有强烈的自我攻击;

    如果成人以尊重、允许的姿态,共情、陪伴他一起度过当要求得更多不能被满足时深深的失望感,这会让他不断探索到边界、被允许的份额。

    此时份额大小已无关紧要,因为他知道要求更多没关系,只要学会面对和调整就好,而当拥有更多也无关羞耻与内疚。

    这也许就是儿童内化额度的早期形成。

    当儿童被允许要求更多,他的世界里没有爽后的自我攻击与惩罚。他就会专注地做自己,不会随意用别人的意志来衡量自己,不会爽透不能。

    在充满尊重、接纳、允许而少有自我攻击的经历与体验中,会令他在超越父母时去安于当下的享受那份超越的喜悦与幸福,当不及父母时,也会接纳属于他内在营造的平凡与快乐。

    如果长大的你,已经习惯于爽透不能型的生活,那么看到它,然后尝试着突破和靠近、接纳也是不错的选择呀。

    秋文心理致力于整合传播国际先进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培养专业、品质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团体,让更多的人看到心理学带来的改变和力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比父母幸福,是我这辈子最痛苦的事”:为什么有的人不敢太开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zb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