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海
中国当代水墨的创新之路——纽约大都会中国当代水墨展观感(一)

中国当代水墨的创新之路——纽约大都会中国当代水墨展观感(一)

作者: 小莉xiaoli | 来源:发表于2016-09-03 22:28 被阅读0次
    大都会展览现场

          何慕文先生在纽约大都会策展“中国当代水墨展”的直接目的,是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国除了有传统的博大而悠久艺术外,还有从传统笔墨中传承下来的,有当代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品--即当代水墨艺术。何先生用心良苦地把这次展出的位置放在亚洲艺术展厅中,他希望通过人们看到中国的传统艺术的同时又发现了精彩当代水墨艺术品,使观众一下就明白这些艺术的相关性,并清楚相关性的原因是同种同源的。正如何先生讲:“西方人看中国水墨抽象作品可以像弗兰兹.克兰(Franz.Kline),他们可以欣赏,他们不是从中国传统艺术立场来欣赏,因为他们不懂笔墨......”看来他深知中国艺术的发展脉胳。他又继续讲:“在中国的当代艺术中,有一部分是做传统,书法或绘画都如此,直接继承传统;有一部分则完全西化;这两者中间,还有一部分,我觉得他们的创造性比较特别,他们利用传统,创造一个新的面貌......”我想他指的是王冬龄等一批当代抽象水墨艺术家。

           何先生所讲的那些探索从中国传统的艺术中吸取精华,从而创造自己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品,我想这些艺术家或许更能代表中华文明的新的创造力,也更能代表中国真正的当代艺术。

          无疑,何慕文先生策展的这次当代中国水墨展对今后中国当代艺术的真正发展有实质性的历史意义,在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史上也是一种在格局上的突破,并在世界的艺术发展中产生卓越的影响。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就有一些艺术家大胆在水墨的时代感上进行一些创造性摸索,也许在当时,这种创新更多的是趋于一种大胆和西方理念的追踪,虽然作品有时会显得有些幼稚,但这种大胆和革命性的试验,为以后的艺术家开拓了一条具有方向性的道路。这些85新潮的艺术家们从西方朦胧的哲学思想中受起发,感受到时代所给予的压力,进行了许多实验性的尝试,无论是油画和水墨等都进行前所未有的创作,这些创作本身是可歌可泣的,尽管当时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幕仿西方的表达形式和受西方思想的启蒙,但本质上是有一种热血的力量在推动中国艺术家的创造力。

          不管在当时出于什么动机,有一点是肯定,当时的艺术家内心的真诚和满腔的热忱。他们想改变,当他们看到许多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他们急切地想改变他们的创作之路,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改变他们以往的毫无创新的作品。然而这种改变毕竟是十分痛苦的,它需要时间和勤奋来完善。他们的痛苦在于,他们有许多思想上和观念上的束缚,传统那么优秀的作品和艺术精华牢牢地压在艺术家们头顶上,他们又看到许多西方艺术大师的灿烂的创造力,这就会无形中使他们的内心感到十分纠结,他们想摆脱传统,但又不能完全摆脱;他们想创新,但又感觉不到创新的模式和内容,于是,他们经历了许多心灵上的折磨和不安,这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历程。

    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

          中国之所以伟大,其实是中国有深厚的文化遗产,这种文化艺术遗产的存在就突现中华文明的坚实的力量,也就是这些文明遗产才会有中国勃勃生气的现在和未来,而西方最看重的也是这些文明的遗产所产生的力量。让世界了解中国,首先要了解中国多层次的中国文化艺术,了解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也是他们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声音的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

           这次中国当代水墨展并没有展出在中国一些十分有名的传统的水墨画家,而是选择一些新语言,新内容、新思想的艺术家。艺术家的作品本身说明一切,艺术家在创造时,首先是他的独特思维在起作用,而且这种独特思维具有唯一的灵魂归属性,然后是艺术家把这种灵魂归属在他们的作品上,并且用真诚时刻地打动观众的心,而不是因为某某院长或从事艺术的年龄来排位。社会中这些陈旧的以职位来定价的思想,其结果只会让当代中国艺术停止不前或阻碍艺术的发展。我们要的创新首先是我们找到了一种属于自己内心的独创语言,其它的一切都是技术活,而真正焕发出耀眼光芒的艺术魅力的是艺术家灵魂深处的纯净和不断涌现的创造力。中国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之路到底该走向何方?各人有各人的思路,每个艺术家都在苦苦挣扎地思考着这些问题,然而我个人认为真正属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大家一定是有中国文化历史的内在气质的,有中华书法和绘画的原创精神的,一定是从渊源的中华文明的艺术表现中而演变出来的新思想产生的新生活的艺术品,而不是别的。真正敢于和西方当代艺术相抗衡的艺术之路到底该怎么走?到底是怎样的艺术品能被世界承认,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这也是长期困扰当今艺术界的一大课题,也是最迷惑艺术家创造力的一个大问题。

    艺术家现场创作

          我们有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已经走向世界,而且一点也不比当今世界著名的当代艺术大家差。譬如:徐冰的“天书”和“地书”直接用中华文明的活字印刷中产生灵感,抒写英文的字义来塑造中华文明的成果,这种艺术的张力从整体和充满场景的力量中获得,有一种身临其景的庄严和肃然感,是对中华文明的一种尊重和艺术体验,而谷文达在85新潮的艺术家中也起到急先锋的作用,他的艺术作品一看就明白他的破坏性变革,他想创造一种与传统相反的力量,他讨厌传统的程式化,大胆地破除了这些传统框框,力求突破,进行一些艺术语言的破坏性的探索,这在当时的艺术时代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艾为为的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体验是把现实生活的普通物品还它本质的活力和意义,而且夸大它的艺术性和生活的意义,这种民主思想和表达方式来源于西方,但他大胆地试验了,并得到了认可。而从传统走出来的王冬龄,他的艺术品震撼之处是他用传统书法的功力来抽象出我们当代人生活的感受,并用墨白的构成来寓意我们的心灵感触和震撼,这就是王冬龄艺术的真正力量所在,也是他的作品吸引人而长久感动人的地方。

           中华几千年文明的艺术遗产始终在不停地影响着无数的艺术大家,而艺术家们都是从各种角度去思考他们的感受的,他们用各种表达方式来丰富他们的艺术想像,这就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内容。在中国近现代的艺术大家中,林风眠和赵无极及天才常玉,我们都能看到他们的许多作品都有受印象派大师作品的影响,有些艺术家的作品受到德国野曾派大师作品的影响。然而他们的作品还是很有中国味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传统有极深的理解和对传统艺术的感悟能力都是特别强的。他们的思想本源来自于中国,尽管其表现方式吸取了许多西方大师的枝法,但他们内心的真正感受是非常有中国东方艺术魅力的力量,所以他们在感情上就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并且有他们独到的创造力。这些近现代的艺术大师已经得到了世界和中国的认可。

          就是在西方许多印象派大师和德国表现主义大师的作品中也非常明显地看到受东方艺术的影响,受中国传统艺术和日本艺术的用线用色的影响,这种东西方艺术的交融和互相溶化,其实十六、十七世纪的西方就已经开始了。而在我们这个非常精彩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思想和心灵的交流的方式和速度会更快,更敏捷,也更丰富。艺术家的思想活泼程度和灵感的变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现在有许多艺术家在这种现代的交流中迷失了自我,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最本质的心灵呼唤,失去了自己生命本源中的艺术心声,这是我们当今的艺术家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艺术家没有被失去自我,还保持自己的独特的创造力,而部分艺术家作品,完全浮在表面,作品没有深度,也没有感动观众,更没有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大部分时间在忽悠那些对艺术并不了解的人和团体,这是一种对艺术的欺骗,也是对艺术家人格上的叛变。

            纽约大都会水墨展是一种尝试,是一种把中国当代水墨的艺术提高到和美国和西方当代艺术一样的高度,尤其在目前的中国是非常模糊的艺术发展阶段,何先生的大都会的水墨展起到一种振奋中国艺术家的创造力的效果。 目前的实际的现状,整个中国的当代艺术还处于非常不清晰的初级阶段,大部分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还十分低,艺术批评和艺术形式还不够完备,许多人文的因素还处于十分浮躁阶段,要想出大师十分困难。只有中国的人文精神处在高位,我们的民族精神的追求得到一定的水准时,中国当代艺术的大师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而现阶段,许多自称为大师的艺术家其实都和人为操作有关,与金钱的贪婪有关,如果用尺寸来衡量或靠官衔来定价,那肯定是一个荒谬的时代!。 艺术就是艺术家单纯的心灵震荡,是纯洁的心灵语言的直接表达,是艺术家思想与独特的艺术语言的交融而成的,真正的内心直白和灵魂的崇高就是艺术家真正的艺术语言,一切没有创新的艺术语言,没有感人的触及心灵的作品,一切没有时代意义的作品,终究会被淘汰的。我们留存下来的艺术精品一定是富有激情的作品,一定是肃然起敬的高贵心灵的艺术家的行为的反映,而不是一味追求价格的,毫无精神内涵的艺术品。

           在中国艺术发展的初期,有些艺术家抄袭大师的作品,有些作品比较幼稚,这些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时间,就象这次中国水墨展,水平高低有别,有些作品非常有创意,有些作品还在初步地摸索中,但他们都各有自己的风貌。这比那些自吹自雷的,简单重复自己的作品的人要更懂艺术,也比那些靠骗取信任的艺术家不知要崇高多少倍!我们这个时代太需要真诚的付出,太需要独立的人格的存在和对艺术的满腔热血。没有独立思想的发展的,也就不可能有独立人格的形成,我们的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我们当代艺术要走向世界的难度也就很大。

           我想通过这次纽约的中国水墨艺术展,向世人阐述一些信息,中国的艺术家并不在一味模仿西方的艺术大家,也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并告诉世人自己的艺术语言是从传统文化中演变出来的艺术大家。这就是我们艺术品中的值得骄傲的地方。(上)

                             ——夏火于纽约2016年7月22日

    艺术家夏火

    夏火简历

    夏火原名:张斌,夏火是艺名。夏火9岁学画,12岁有两遍短文《父亲》和《妈妈》登在《浙江文艺》杂志上;一直喜欢写艺术批评文章及诗和词;25岁至28岁有三遍论文在《美术》杂志发表,其中二篇87年发表在《美术》期刊上的《对“看不懂”和“看得懂”一点见解》和88年发表在《美朮》期刊上《浅谈--在宽容空气下的艺术批判》比较有影响力。1981年--1985年在浙江丝绸工学院。这几年写了几百遍艺术评论。作為獨立策展人:在2016年7月8日為王秋人藝術家在紐約SAS大學做了一次《東方遇見西方》的藝術活動。

    The resume of Summer fire

    Summer fire original name is Zhang Bin. Summer fire is  known as his stage name .  He studied  painting as 9 years old,  when 12 years old  his two essays were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Zhejiang Literature. He has been like write art criticism and poems . He has three papers about art  was published in Fine Art magazine when he was 25 to 28 years old . Two papers had an impact at that time ,  one is “ The opinion about  understand and can not understand ” published in Fine Art magazine in 1987. And other is “Talking about the art reviews in an atmosphere of tolerance”  published in the same magazine in 1988.  From the year of 1981 to 1985 he worked in Zhejiang silk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 has written several hundreds art criticism in these years . As an curator , he conducted an art activity “East Meets West”  for artist Wan Qiuren in ASA college in 8st July 201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当代水墨的创新之路——纽约大都会中国当代水墨展观感(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cl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