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之路
1911年,福特工厂。这是那个时代的工业凯歌。
福特公司及其创始人亨利·福特(1863-1947)取得的这些成就,非常值得庆祝。
人们经常赞美亨利·福特,创造了大规模生产及生产线。
毫无疑问,福特是大规模生产的最初倡导者,但他使用的这套系统,却有着悠久而复杂的根源。
当从生产的角度来说,福特无疑是领先时代的。高地公园,堪称制造业的标杆。
随着公司力争满足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工厂也越变越大,高地公园的总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亨利·福特的市场是全世界。
这些工厂之所以能称之为新的工业巨兽,靠的不单是规模。他们还按新的方式,工作也按新的方式组织工作。
福特声名鹊起,靠的是创造出了“活动生产线”这套系统,让这些日益庞大的工厂在规模和产能上实现了匹配。
在福特之前许多行业都已经采用了装配生产线,只是从来没有达到过福特那种规模。
装配线的根源,可以追溯回生产可互换零部件的概念上。
可替换零部件的商业潜力极为庞大:零部件可以互换,意味着公司能通过减少差异,提高产品质量。
很显然,装配线的概念跟科学管理也是紧密相关的。
装配线是终级流程,是一种严格区分工种的方式,好让人们最有效的完成单个活动。
装配线简单而明确,消除了传统制造法里的许多低效环节。
福特金子把工作的组织原则,分成了三个简单的步骤:
1.按操作顺序摆放工具、配置工人,完工时每一个零件行进的距离尽量短。
2.使用滑道和其他形式的载体,好让工人在完成操作时总能把零件放在相同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必须是最顺手的地方,如有可能让重力把零件传到下一个工人处,供其操作。
3.使用滑动的装配线,让待装配零件以合宜的距离传送。
福特和工程师做了大量修改之后装配线正式运行了。
结果这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据估计,福特公司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十倍。装配线发挥了作用。
地球上一半的汽车是T型车
当然,大多数时候事情总是这样:实现了巨大飞跃的人很少,在乎它到底有什么历史意义。福特做完了自己要做的事,就继续前进了。
福特的突破始自1893年。
福特出任底特律爱迪生公司的总工程师。
当年年底福特设计了自己第一台能运转的汽油发动机。
紧随其后,1896年,福州又设计出了第一辆不需要马拉的四马力四轮马车。
这些设计并没有让福特在竞争中领先。
福特的策略是开发一款车型,然后转手就把它卖掉。1899年,底特律汽车公司成立。
可由于福特不断追求改进,投资人因为失望相继离开。它最终变成了亨利福特汽车公司。
此时,福特似乎陷入了钻研发动机油的狂热冲动里 ,但对如何用自己的机械天赋来经营企业没什么头绪。
1902年,他离开了亨利·福特汽车公司。
最后,1903年,福特做好准备推出汽车上市了。
福特做生意的方式相当极端,要么由他大包大揽,要么全盘推翻。
1909年,拥有公司58%股份的福特宣布未来,他只生产T型车这一种型号。
T型车诞生那天,福特宣布:“我会造一款适合广大老百姓的汽车。”此后19年 ,福特汽车公司果然只生产了T型车这唯一一款车型。
福特看到了汽车的社会潜力——他看出它能改变世界。
福特狂热的愿景,他伟大的设想,就是他公司的竞争优势。
福特公司宣称“除了社交场所,福特汽车能带你去任何地方”。
福特的愿景变成了现实。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地球上有一半的汽车都是T型车。
成本优势
“买一辆福特,花销不同看得见”。(Buy a Ford-Spend the difference.)
“每一次我把车的价格降低1美元,就得到了1000个新顾客。”
泰勒是从任务入手,福特则从成本入手。
福特一方面追求着更低廉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投入了最先进技术的怀抱。
不管供应什么项目,供应商的生意都必须跟福特性急的发展和扩张速度保持一致步调。首先1910年,公司把制造基地搬到了高地公园厂房;接着创造了密歇根红河的“福特之工业奇迹”。
福特达到了垂直整合的极致。
垂直整合这个想法,看上去很美,实际却很难行得通。这是控制狂的终极手段。
红河厂区的开幕,注定预示着另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事实上它也是这个新时代的结束。
20世纪20年代初,是福特的巅峰期。公司的销售额在1922年达到顶峰。1926年福特的收入超过了通用汽车。但从那时起到1987年间,福特的收入一直落后。1991年福特干脆亏损了230亿美元。
A.F,福特纪年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把“新纪元” 定义为“A.F.”,也就是“福特之后”(After Ford)d的意思。
福特改变了社会,他是机器时代的一位主要奠基人。他把生产线成了当时主流的企业形象。不过,尽管福特把愿景化为现实的整体成就不容置疑,但是他对管理实践和思想究竟贡献了多少有用的东西倒是值得讨论的。
从某个层面上来看,福特表达的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认识:工人到他厂里就是为了做工,叫他们做什么,他们就该做什么,简单极了。
福特的“严格纪律”包括设置了一个“社会部”。基本上,它的作用就是监视员工。
福特创造了一家怡恐惧和猜忌为基础的公司。
福特是一部生动的反面教材,告诉我们不该做什么。他对人的管理骇人听闻,他对自己公司管理再最终获胜之后停滞不前。
他早期的创新最终失去了活力。尽管他曾孜孜不倦的追求进步,但一直拒绝改变基本款T型车的技术。知道为时已晚,回天乏术。
福特的根本错误就在于,他相信成功能让自己施展无限的控制力。他可以控制自己的工人。
狂妄自大占据了他的头脑。
从个人的角度看 ,还能说由于亨利·福特的事业成功他,就因此成了一个完人。他对金钱和权力的不断追求,再加上强迫症以及任性又顽固的个性,偶尔还有一些精神错乱,让他甚至显得有些变态。
效率之思
亨利·福特和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管理思想和实践领域初期一对不能不一并提起的人物。
两人之间的联系异常明确而强烈,但他们却是两个不同的角色,生活和思想都自成一家。
他们说走的道路,都是别人难以效仿的强者之路。他们都任性、有强迫症,偶尔招人反感。
他们的方法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力。确切地说,他们都在全球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泰勒的思想和福特的实践,都催生了大量的仿效者和追随者。
成绩最突出的是吉尔布雷斯夫妇: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和莉莲·吉尔布雷斯。
他们把生命奉献给了效率运动。他们是领先时代几十年、“自我救助”的祖师爷。
吉尔布雷斯夫妇写道:“不管我们对幸福的定义有多大的不同,生活的目的就是找到幸福。疲劳都消除属于我们产生了保护生活,消除巨大浪费的愿望。不管怎么做,它必定能延长‘幸福时分’,要不然它就没没有达成自身的基本目标。”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最著名的是研究砌砖工人的劳动。
他们借助摄影术对动作进行分析,并总结出16组基本的动作单位。这些基本动作单位名叫“动素”。
吉尔布雷斯夫妇、亨利·福特及其他人的工作,把管理带上了正途,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推广。
松下幸之助极大地受到了亨利·福特的启发,以他为自己的榜样。
他基于类似的原则创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松下幸之助甚至提出理论:成功的产品就是比竞争对手的质量好上三成,价格便宜上三成。
松下幸之助和亨利·福特之间最关键的区别是,松下看出了商业中强大的道德伦理元素——公司不是单纯的生产工具, 还是社会和个人福祉的载体。
“制造商的使命,应该是克服贫困把社会整个的从贫困中拯救出来,为它带去财富。”
“要认识到我们身为供应商的责任,通过商业活动,把将自己投身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中,改善人民的福利,提高整个世界的生活质量。”
第2章 技术给效率,插上翅膀。 第2章 技术给效率,插上翅膀。 第2章 技术给效率,插上翅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