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摘记:《叔本华思想随笔》

摘记:《叔本华思想随笔》

作者: 童话小屋2020 | 来源:发表于2020-04-19 08:22 被阅读0次

叔本华:一个人幸福的根基

文 | 叔本华

有许多人——我指的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仅仅生活于过去;

而另一些人则又沉湎于未来,总是忧心忡忡,愁思满腹。很少有人能够在两个极端之间保持平衡。

那些寄希望于未来,为之奋斗并仅仅生活于未来的人,对那种即将来临的事物总是翘首以待、急不可耐。

仿佛这是某种一经到手便可获得幸福的东西,尽管那些人聪明绝顶、气度非凡。

严格地说,不过像人们在意大利看见的短尾猿,一种希望最终得到它的冲力支撑着他们,使他们始终急急忙忙,紧追不舍。

那事物总是恰好在他们的前面,而他们则一直试图得到它。

这种人就其整体存在而言,他们置身于一种恒久虚幻的情境之中;继续不断地生活于一种短暂的临时状态,直到最终走完其人生的旅途。

因此,我们既不应该让未来牵挂而思绪不宁、焦虑企盼,也不应该沉流于对往事的追悔惋惜,而应该牢牢记住:唯有现在才是实在的、确定的。

未来总是无一例外地使我们的希望落空;过去也常与我们曾经预料的相去甚远。

总之,无论是未来还是过去都不及我们所想像的。同样的物体,由于间距,在肉眼看来要小一些,但思想则可以把它想像得很大。

只有现在是真实可行的,它是唯一富有现实性的时刻,正是在这绝无仅有的时刻,我们的生存才是真实的。

因此,我们应当永远为此而充满欢乐,给它以应有的欢迎,并尽情享受这每一时刻——由于充分意识到它的价值而摆脱了痛苦和烦恼——之快乐。

倘若我们对过去希望的落空愁眉不展,而对未来的前景焦躁不安,我们将无法做到这一点。

拒斥当下的幸福时刻,或由于为陈年往事懊恼及对未来忧心忡忡,而妨碍了眼前的幸福,均属愚蠢之至。当然,人一生中总有深谋远虑和抱憾终身的时候。

但是,往事一旦成为历史,为缓和我们的情绪,我们就应该想想,逝者如斯,而向它道声再见——必须克服心灵对过去发生之事的悲伤,而保持心情愉快。

至于未来,我们只能认为它超乎人力,唯有神知之——实际上此种事在神的掌握之中。

至于现在,则让我们记住塞涅卡的忠告,愉快地度过每一天,我们的全部生命仿佛就在这每一天中:

让我们尽可能愉快地迎接它,这是我们唯一真实的时刻。

只有那些必然在某个不确定的时刻降临于我们的不幸才会侵扰我们,然而,能够对此作出完满说明的又寥若晨星。

因为不幸或灾难有两种类型:或者仅仅是一种可能,哪怕是极大的可能;或者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那些必不可免的灾难,其发生的具体时间也是不确定的。

所以,如果我们并不因为对灾难,其中,有的本身就是不确定的,有的将在某个时刻发生的恐惧而放弃生活中的全部乐趣。

我们就应该或者把它们看作绝无可能发生的灾难,或者把它们看作不会很快发生的灾难。

于是,一个人心灵的宁静越是不为恐惧所侵扰,就越是可能为欲望和期待所骚动。这便是歌德那首诗——它适合于一切人——的真实含义:

我已抛却一切。

一个人唯有当他抛弃一切虚伪自负并且求之于非文饰的、赤裸裸的存在时,方可达到心灵的宁静,而这种心灵的宁静正是人类幸福的根基。

心灵的宁静!那是任何片刻享乐的本质;并且,人生之乐稍纵即逝,须抓紧当下的分秒片刻。

我们应当不断地记起:今日仅有一次且一去不返。我们总以为明日会再来;但是,接踵而至的明日已是新的一日,并且,它也是一去不复返的。

我们常常忘记每一天都是一个整体,因此也是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部分,而是习惯于将生命看作恰似一束观念或名称。

这些观念或名称是无法体验的——倘若如此,包容个体于自身之中的生命便遭到了破坏。

在那些幸福而充满生气的美好日子里,我们应当尽情地欣赏和享受,即使在悲苦忧愁的时候,我们也应当回想那过去的寸寸光阴在我们的记忆中,它们似乎远离痛苦与哀伤是那样地令人妒羡。

往昔犹如失却的伊甸园,只有在此时,我们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它们是我们的朋友。

然而,我们欢度幸福时刻却不珍惜它,只是当灾难逼近我们时才希望它们归来,无数欢快和愉悦的时光都消磨在无聊的事务之中。

我们常常因种种不愉快的琐事而错过这些愉快的时刻,一旦不幸降临,却又为之徒然空叹。

那些当下时刻,即使它们决非平凡普通,往往被漫不经心地打发过去,甚至急不可耐地置于一旁,而它们正是我们应当引以为自豪的时刻。

人们从未想到流逝的时光正不断地使当下变为过去——在那里,记忆使之理想化并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后来,尤其是当我们处于窘境之时,面纱才被揭去,而我们则为之抱憾终身。

相关文章

  • 摘记:《叔本华思想随笔》

    叔本华:一个人幸福的根基 文 | 叔本华 有许多人——我指的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仅仅生活于过去; 而另一些人则又...

  • 叔本华思想随笔

    耗时一个月,闲暇与匆忙交错中囫囵吞枣浏览了全书。说是囫囵吞枣,并不是因为懒惰,实在能力有限,很多内容对于我...

  • 《叔本华思想随笔》书摘

    1.直观认识是认知概念的基础。 2.正确的教育是直观认识先于认知概念,但我们的教育通常都是先灌输认知概念,然后再让...

  • 读书笔记|叔本华:论性爱

    今天享受了一个许久未得的宁静下午,随手翻看了《叔本华思想随笔》,这可以说是一本了解叔本华思想的入门读物。即便人人都...

  • 叔本华 乐观的悲观者

    叔本华是我的哲学启蒙老师。 第一次读叔本华,是一本小册子,《叔本华思想随笔》。读完之后感觉以前的书都白读了,从此开...

  • 读《叔本华思想随笔》有感

    在叔本华看来,人生便是一个巨大的悲剧,是一场骗局,向死而生。从出生的那天开始,从此以后每况愈下,直至最糟糕的一天来...

  • 叔本华思想随笔——《论美》

    如果说没有先了解叔本华的核心思想,或者说没有先阅读叔本华《论教育》《论天才》的理论,对这篇《论美》是有一定的难...

  • 叔本华思想随笔——《论天才》

    天才的真正本质在于直观认识的完美和力度。这一点可以和《论教育》的观念结合起来,叔本华认为一切深刻的认识,甚至严...

  • 叔本华思想随笔——《论xingai 》

    叔本华说的xingai,不是纯粹的肉体和物质的,是形而上的,甚至是超验的。 哲学家以一种理性和冰冷的口吻分...

  • 叔本华思想随笔—《论教育》

    这本随笔的全部文章都属于叔本华后期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全部围绕着“意欲”和“智力“的核心概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记:《叔本华思想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lsb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