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日:聊聊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文/张洪霖
今天是8月15日,72年前的今天,昭和天皇在日本向全国发表了《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政府决定遵从同盟国集团提出的要求无条件投降。重庆时间早晨7时,从中,美、英、苏四国首都:重庆、华盛顿、伦敦、莫斯科,用华语、英语、俄语向世界各国以及战场上双方的海陆空军郑重宣告日本投降的消息。
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抗战,终于用惨痛的代价换来胜利,这一天,整个中国沸腾了。无数报纸刊登胜利纪念的报道铺天盖地,市民们无论男女老幼,纷纷涌向街头,欢呼着,兴奋着,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洋溢着喜悦。而在这艰苦卓绝的十四年间,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纪念。今天着重说一下距离胜利日最接近的,发生在1937年8月13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炮火中的上海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日本为扩大第二次中日战争,在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其时,负责守卫上海的是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二军。因为缺乏足够的后勤保证,缺乏空中和炮兵支援,在日军猛烈的进攻下,国民革命军在上海的抵抗日渐艰难。蒋介石终于下令,守军撤出防卫上海西郊,但同时也命令,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留下一个师来死守。借此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在抗击侵略中的坚决态度,寄希望于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考虑到留守是出于政治目的,那么兵力多是牺牲,兵力少也是牺牲。守多数据点是守,守一二个据点也是守。最终,经过顾祝同同意,只留下一个团的兵力,后来觉得还是多,在最后撤离之前,仅留下了一个营,供414人。守卫的据点则选择了贮存有大量食物、救护用品及弹药的四行仓库中。
10月26日战斗打响,日军动用飞机,火炮,对四行仓库进行猛攻。但由于四行仓库与上海租界仅一河之隔,日军在炮火的使用中有所忌惮,担心会射入租借以内。在一轮又一轮的炮火之下,四行仓库千疮百孔,供电供水全被切断。主力部队正在马不停蹄西撤,孤军固守四行仓库注定没有援助。
布满弹坑的仓库外墙《申报》报道: “闸北我军虽已于昨晨拂晓前大部安全撤退,但此非谓闸北已全无我军踪迹,盖我八十八师一营以上之忠勇将士八百余人,由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率领,尚在烈焰笼罩敌军四围中,以其最后一滴血,与最后一颗弹,向敌军索取应付之代价,正演出一幕惊天地泣鬼神可永垂青史而不朽之壮烈剧戏也。”
消息很快通过电台传遍全城,“八百壮士”的英勇精神,大大激励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大批的上海市民在雨中聚集到苏州河南岸,为对岸的守军呐喊助威。在上海各界的帮助下,慰问品经过千难万险送向四行仓库。
一名14岁的童子军杨惠敏在亲眼目睹中国的浴血奋战后,发现围绕四行仓库的,是一面面属于侵略者的‘太阳旗’,‘米字旗”。她心中默默地想,假如要是有一面青天白日旗飘扬在仓库上空,该是多么的振奋人心。于是,在这天夜深,杨惠敏把一面崭新的国旗缝到内衣里,静静地朝着四行仓库爬去。当一个14岁的小女孩递上被汗水浸透的国旗时,守卫四行仓库的勇士们纷纷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那面旗帜,在纷扬的战火中是如此鲜艳。29日拂晓,东方的天际刚刚露出一抹鱼肚白,在四行仓库的顶楼平台上,穿戴破烂却身姿挺拔的军人门,庄重地举起右手,目光注视着缓缓上升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那面旗帜,在纷扬的战火中是如此鲜艳。这一幕,当即被苏州河南岸围观的人群发现,人人纷纷欢呼着,把帽子抛向空中,高喊着中华民国万岁!
这一幕,只是发生在中华大地无数可歌可泣故事中的一幕,是无数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战,才换来今日的和平生活。在追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同时,更要牢牢铭记住那些为了和平事业奉献出自己生命的勇士。他们,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英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