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春雨春草春花,年年岁岁暮暮朝朝,同样的风景,在不同的诗人笔下,会有截然不同的表达,而同样的表达呢,在不同的读诗人心中,又会荡起截然不同的涟漪。所谓诗无达诂,讲的恰恰就是诗的这种模糊性所带来的丰富性,一千个人心目中就一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读同一首春天的诗,也会读出一千种况味。这其实是非常非常美好的感觉。
那今天呢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小学课本里就选到了,所以说它应该早已是耳熟能详。但是这首诗到底在说什么呢,是否就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只是在讴歌野草的生命力呢?我想请大家听我再解读一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先说题目,《赋得古原草送别》这种题目,叫做赋得体,其实就是命题作文,作文题目早已经规定好了,你不能自由发挥,只能是“赋得”。大家都知道唐朝科举考试里头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写诗,那诗不能按照每个人的个人喜好随便写,必须有一个规定的题目,还得有一个规定的体裁。那规定的题目很可能就是一句现成的古诗,比方说“北方有佳人”,那你怎么写呢?你就必须写“赋得北方有佳人”。那规定的体裁呢?往往是五言律诗,因为它格律严谨,特别容易判断对错。和今天的高考的标准化命题是一个道理。
那考试既然这么考,举子们平时练习也就得这么练。所以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其实就是白居易当年模拟考试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要想学好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为什么呢?首先这个题目难度很大,古原、草、送别,其实是三个意象,古原是一个,草是一个,送别是一个,这其实是当时的考生为了加大练习难度,特地给自己设置的障碍。就是三个意象的混搭,每个意象都得说到,而且不能生拉硬扯,要圆融贴切,才算是一首好诗,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那第二个不容易在哪儿呢?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眼前可只有一张考卷哪,所谓古原也罢草也罢送别也罢,那都是想象得出的,并没有真情实景。
其实这个事情大家看《红楼梦》就可以知道,你看《红楼梦》大观园里的公子小姐们,不是在三姑娘探春的邀请下,要结诗社吗?那第一次写诗写什么题目好呢?正好贾宝玉当时得了两盆白海棠,于是大嫂子李纨就建议写白海棠,那这时候二姑娘迎春就说,“都还未赏,先倒作诗?”薛宝钗马上就反驳她,“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要见了再作?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寓情,要等见了作、如今也没这些诗了。”迎春和宝钗的对话其实就是外行和内行的区别,通过想象来寄兴寓情,这是诗人的功夫,需要诗人想象力丰富,而且还要寄兴深远,有所谓的雅人深致,那就更不容易了。可是虽然不容易但是白居易做到了呀,这首诗写得非常好,算是赋得体的第一篇。那好在哪儿呢?
先看前两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句“离离原上草”,马上古原和草这两个意象都有了,这是点题呀。那是不是只点了这两个意象呢?当然不是,“离离原上草”这句话是从哪儿来的呀?有没有人想到过咱们这几期反复提到过的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离离和萋萋其实都是草木茂盛的样子,所以,“离离原上草”正是化用了“春草生兮萋萋”,一点离愁别绪其实已经在酝酿之中了。所以你看“离离原上草”,一句话把题目的要点全都点了出来,非常厉害。那“一岁一枯荣”呢?看起来只是讲了一个自然规律,草本来就是一年生的植物,春荣秋萎,年年如此,但是诗的妙处不在这里,在哪里呢?你看他讲“一岁一枯荣”,他先讲枯再讲荣,这就不是我们通常说的一盛一衰,而是一衰一盛啊!落笔在“荣”,一下子这个春草的气象就油然而生了,而且它就给下面两句诗留下了无限的余地,下两句是什么呢?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是这首诗的诗眼所在,这两句话写得真通俗但是也真精神,古原草是什么样的草?它可不是什么名贵品种啊,不是在花园里特意培育的草坪啊,它就是野草,而野草最重要的特性是什么?那就是生命力顽强啊,脚踩不怕、刀割不怕、霜冻不怕,深深地把根插在泥土之中,只待来年一缕春风一场春雨,马上就恢复勃勃生机。那作者为什么不在这儿写脚踩刀砍霜冻?非要写野火烧不尽呢?这就有意思了。因为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草原上的野火可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就可以抵抗过去的小灾难,它是具有吞噬天地的力量,那你想这样巨大的痛苦这样巨大的破坏,都不能毁掉野草,只待一场春风,马上又绿遍古原,这种烈火中重生的力量,是何等的具有震撼力呀,这就是精神好啊!其实这两句可不光是精神好,它颜色也好,看野火是红的,野草是绿的,这种红和绿的搭配,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除了颜色好,还有什么好?意象也好,野火是刚猛的,但是它最终会熄灭,化为焦土,而野草是柔弱的,但是它最终又会让焦土重新焕发生机,这是什么呀?这就是所谓的柔弱胜刚强,来源于中国古老的道家思想传统,而道法自然,本来就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所以咱们今天读诗的人看到这句话,都仿佛能够汲取力量。道理就在于它根植于我们传统的哲学当中。
一场春风化雨,古原草恢复了勃勃生机,接下来重点就要讲古原了。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野草是蓬勃的,几乎盖住了绵长的古道,同时野草又是清香的,仿佛把古道都整个笼罩在生命的芬芳之中,这是讲什么呀?这是在讲味道。那讲完味道该讲颜色了,什么样的颜色呢?晴翠接荒城,在晴朗的一天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个野草就显得格外青翠,你别看古道很古老,荒城很坚固,在永不停息的生存竞争里,野草才是真正的强者,才是真正的胜利者。芳是气味翠是颜色,它就用这样的颜色这样的气味把整个古原都占领了,一个“侵”字一个“接”字写尽了野草生机勃勃的霸道,就是在新和旧之间,在青春和衰老之间,大自然本能的倾向的前者。
到这里草也罢古原也罢,都写完了,剩最后一句了。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是直接点题了,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么,草也罢,古原也罢都不是主角,只是背景,那主角是谁呀?是不是远行的游子呀?你看他是如此的年轻、如此的生命力旺盛,他的心都长草了,即将沿着古道奔向远方。我们承认游子很重要,但是他还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是谁呀?是那个因为送别而愁肠百结的诗人啊,他眼看着朋友越走越远,直到消失在荒城之外,古道尽头,极目四望只有连天碧草,这时候巨大的哀愁一下子笼罩了他。于是“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就脱口而出,其实说到这儿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一句完全化用了“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但是他化用的非常自然,不用到游子不归的时候,只是看着游子远行,多情的诗人就已经是“萋萋满别情”了。那如果你反过来想,这个即将远行的少年,在挥别童年挥别故乡,面对全部不确定的未来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萋萋满别情”呢?当然也是啊,所以虽然一个是走一个是留,但是在“萋萋满别情”这个问题上,两个人又合二为一了。
后来南唐后主李煜有一句词,也是从这个意思上化出来的,也写得非常漂亮。哪一句呢?“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奔向远方是美的。离愁别绪也是美的,人生本来就如此复杂嘛,就像古原上新生的野草一样。
那说到这里,很多人都愿意讲白居易因为这首诗赢得的荣誉,都会讲那个故事:老诗人顾况本来在打趣白居易的名字,说长安居大不易,你还想白居易?可是看完这首诗之后,马上又说了,以你的才华在长安立足就很容易了。这是中国人都爱听的嘛,有关才子无敌的故事。
但是我其实更想讲讲关于这首诗的争议,讲诗的模糊性所带来的审美,什么争议呢?其实根据《唐诗三百首》原来的注解,说这首诗不像我们理解的那个样子,蘅塘退士当年说,这首诗其实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怎么讽刺呢?说野草是比喻小人的,怎么除都除不尽,总是春风吹又生,而古道那是比喻君子,所以远芳侵古道那是小人欺负君子,荒城比喻什么呢?比喻皇帝,荒唐的皇帝永远愿意亲近小人,王孙呢?王孙比喻在朝廷斗争中失败的正人君子,只能黯然离去。那如果按照蘅塘退士的理解,这才是这首诗的真谛呀,大家同意不同意呢?
其实很难说。虽然我个人认为,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才16岁,刚刚从地方来到首都,他更可能寄情于野草的蓬勃,而不是整天关注朝廷的政治斗争,但是我也不敢说自己一定对,蘅塘退士一定不对,为什么呀?因为诗无达诂,蘅塘退士也罢我也罢,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揣摩白居易的心思,都有可能是不准确的。
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真正的意义不在这儿,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呢?不管白居易当年怎么想,诗只要一问世,就有了它自身的生命,每一个读诗的人,都可以依据自身的经验自身的情趣,去解读它,也让它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动自己。《赋得古原草送别》其实就是一个最经典的例子,我们今天通常用它来讴歌新生事物或者是草根人群那种顽强的生命力,但是谁又敢说,你只能从一个角度去解读这首诗呢?诗无达诂诗才丰富、才美丽。
蒙曼解读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