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来自《教育导报》,作者是孙丽老师。我在《教育导报》发表了三篇文章,我发现这份报纸没有地域限制,只要是你的文章能够对一线老师有所思考,能够有方法的讲述,那么就可以成功发表。
这篇文章的结构如下:
开头点出劳动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点出劳动教育的目的,要培养怎么样的人,学校可以做些什么。这是这篇文章的导语,导语是立足于当下的。
接着,对应文章的题目“三性”。
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要有可行性(对应开头的立足学生实际),从劳动教育形式要因地制宜、劳动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这两点进行阐述。
劳动过程要具有真实性,点出劳动教育要让学生真实感受,对“质”提出要求。从劳动要身体力行、组织劳动技能大赛这两个方面论述。
劳动教育要有全程性。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延伸到家庭、社会、融入到多个学科,跨学科融合,多种方式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这是一篇科研小论文。我读这篇文章读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这篇文章结构很清晰,聚焦题目,从可行性、真实性、全程性三个方面论述,同时将一些切实的做法融入其中。
我写科研类文章的时候很少,总是局限于写教育叙事。这篇文章给了我写科研论文的一些方法启示,读得很有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