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读懂孩子》让-吕克.奥贝尔【法】
阅读时间:2018年7月10日
字数:157千
好看指数:心理—4星
非常值得学习的一本书,不同于上一本的具体案例分析,偏理论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读懂孩子”,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理论+实践、表面+深层,看待学生问题能够更加全面、既有理论支撑又能有具体方法解决。当然,学生问题是错综复杂的,光是这样的学习远远不够,实际解决过程中需要不断研究不断反思。
学习记录如下:
1.儿童是无法在无外力帮助和影响下,独自一人就心理成熟起来的。儿童心理上的独立,需要成年人在智力上和精神上的教诲。
2.心理压力会对人类的免疫系统产生很大影响,这是在约300份医学—化学分析调查报告里,得到强有力证实的。巨大的压力,会刺激人体固有的免疫系统,随着压力转为长期状态,它更容易引起全身的免疫抑制现象。
3.他与他人的第一段关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周围人的看法和观念。因为幼小的婴儿做不到主动选择一个令他愉悦的状态。他只能接受,接受好的同时也接受坏的,一个独立的成年人可以做到保护自己,趋利避害,但幼儿没有这个能力,他们只能身处其中,日夜煎熬。
4.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婴儿时期,如果孩子遭受到高强度、多次的痛苦与不满的刺激,会对其与他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儿童会无意识的去适应这个环境,或者建立自我保护系统来进行抵抗。然而问题是这种自我保护,自我适应机制一旦建立,就会一直伴随着他,不论周围的环境是有害还是有益。当这个孩子面临着一个“正常”的环境时(比如学校),他反而会比其他同龄人遇到更多的困难,使她难以和同学、老师还有学校,保持一种“正常”的关系。
5.19世纪之前,世界上90%的人都从事农林牧渔生产,靠自然生活,当时的社会要求的就是服从,归顺与附属,这种没有自我的性格。于是教育的“正常标准”也就成了为社会培养出此类“人才”而相匹配。而如今教育的“正常标准”,更加看重的是对话、交流和倾听,从总是禁止、惩罚某些行为变成了以解释、教诲为主。它匹配的是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自信、富有想象力、交流能力强……标准是无所谓好与坏的,标准就是标准。
6.当一名儿童的探究欲总是得不到满足,认知冲动总是被抑制,他到了入学年龄,会变成一个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可以认为认知冲动这个“发动机”工作最有效率的时间是从刚出生到五岁这个时间段。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多德森所说的,“一切都决定于六岁之前”。
7.如果照看婴孩的父母不能忍受污脏、不能忍受噪音、不能忍受儿童做大的动作的话,那么在他照看的儿童身上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逐渐的,他接受了被禁止做这做那的事实,然后开始无意识的自我禁止这些事情。他只玩很少的游戏(因为太多的游戏被父母所禁止),他对周围环境也不再抱有探求欲望。因为他每每产生与外界接触的冲动时,都会得到令他痛苦、挫败的信息反馈。
8.如果家庭所培养的文化、情感、教育优势能够与学校要求相一致的话,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将会令人满意,甚至非常出色。
9.很多年以前我们就观察到,决定一个孩子在学业上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其父母的社会文化水平。
10.另外一个基础性的原则:要想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孩子在心理上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11.语言所带来的文化和人际关系的优势对于理解和学习学校里所发生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出生在具有丰富语言环境家庭中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适应学校的生活。如果在家庭文化氛围中所使用的语言和初中、高中、大学里所使用的语言差不多,那这个孩子在升学过程中就不会遇到重大的问题。
12.我们还注意到,有效学习要以遵守一些“规则”为前提,第一原则就是共鸣,也就是说,要使一个知识、一项技能达到凝结阶段,我们应该在教学之外曾以其他方式见过、读过、体验过、听过这一知识或本领。
13.当今学校教育体制中的大部分孩子,一般都能够达到学校的要求,但仍有15%—20%的孩子达不到学校的要求。重要的是能尽早发现他们并帮助他们。
14.班上一些孩子非常聪明,但却存在学习困难,就好像他们优秀的智力毫无用武之地,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涉及到三个心理元素:
①首先是要有求知的欲望和需求(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②在心理上基本是自由的(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
③具备掌握这一知识或学习的必要认知条件(也就是智力因素)
以上三点,但凡有一点出了问题,那么学习的过程就会变得难以进行,甚至无法完成。
15.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被排斥、承担某个角色、拥有安全感都是学习动机的先决因素。对于感情脆弱的孩子,在鼓励他之前,在激发他对某门学科某、项内容产生兴趣之前,最重要的是它“有愿望”……有愿望上学,有愿望回到班级,这个动机才是至关重要的。
16.动力和智力固然是取得成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但是在这个基础上,还得加上第三个:集中注意力与调动自身身体机能的能力。
17.“受抑制”的孩子:他基本不动,甚至完全不动,看起来眼神集中,认真听课。几乎从不在课堂上发言,这类孩子大概会被说成是“非常聪明”的,实际上这种表面上的聪明,只是用于对抗外界的一种防御方式。表面上,这个男孩或者女孩确实坐在那儿很专心,实际上ta完全没有接收外界的信息。这种症状—这一说法有点极端—与孩子的某种不安全感或者是不好的亲身经历有关,孩子通过拒绝沟通以及“主动忘记”的方式来抵触这一亲身经历。“多动”的孩子,他们的行为也是有原因的。同样也是产生自一种极端的防御过程:他们用这种行为来消除由某种不安情绪带来的恐惧。
18.一个“专心”的孩子,首先他有安全感,没什么焦虑;他的体能不受调节过程和防御过程的影响和束缚。他十分从容的接近别人,倾听别人;他还会分析,客观的看待问题和行动。在精神上,他是“专心”的、自由的、认真的。而一个不专心或者不太专心的孩子却不是这样,他往往很难平静下来,常常感到不安全,他会动用全身的能量去对抗这种内心的不安,有意无意的挣扎在现在或过去的冲突中。
19.那些不能或者很少能与人愉快交流的孩子,几乎不拥有“流动的听力”。与家庭成员几乎没有交流或者交流不佳的孩子,将会把这种情况带到日后与其他人的交流中……
20.关于暴力原因:
①学生在小学或者中学出现的大部分行为,尤其是侵犯性的行为(打老师,携带武器威胁或侵犯),通常是其感情上脆弱的性格特点造成的。是一些不自信,几乎没有归属感的孩子。真正的或者被看作威胁的事情,总是让他们无法应付,在这一刻,他们感觉自己处在危险之中,这时候侵犯——即使在观察人员看来是不合常理的——就是一种自卫的手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攻击是其对感觉到的或感受到的无意识的威胁做出的回应。
②导致这些暴力或侵犯行为的第二个原因是教育的失责。这些行为的发出者是那些很难或不能融入社会规则的人。他们几乎不能承受在学习这些规则时遭受的挫折。
③缺乏归属感被看作导致暴力行为发生的第三个原因。
21.自杀与试图自杀只能通过感情、伤痛,以及涉及的焦虑的尺度加以理解。而外人只会用理智的方式去解释,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对此很难理解。自杀(自杀者、试图自杀的人)意味着什么?大体上我们可以找到三种因素:怨恨别人,团体中自我消沉,相信生命轮回。一种或者两种因素不能导致采取行动,只有三者结合起来,才会成为自杀的可能。
22.致使偷盗发生的原因,往往是童年时代经常的失望或者是对法律知识的无知。也有可能是由于一种感情的缺失,他们用获得物质的快感来弥补感情世界的缺失和不满。
23.暴力行为的发生需要满足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法律接受上存在欠缺;另一个也尤其重要,是会造成痛苦、心理有时甚至是生理创伤的情感背景。
24.有暴力行为的孩子和受侵害的孩子都非常焦虑。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长久的存在一种不安全感和苦恼感,在面对一些具体的心理情境时,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反应方式。
25.想要理解一个与不可靠的成人共同生活的孩子,可以联想我们成年人如何应对一个不可靠的上级。想象每天“领导”的态度言行无缘无故的反复无常:他不与人沟通,疑心重,整天咄咄逼人……这样的领导会使我们有意无意的关注他的这些方面,也许它会引起下属的不信任、逃避甚至攻击。如果他是可靠的,他能营造一个祥和高效的环境,以集中精力工作。
2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如下的答案:低质量的教育对于一个本身已经“有问题”的孩子影响很大,但是对于一个先前健康的孩子来说,影响很小。
27.要特别关注那些文化学历水平较低的家长,必须通过各种方法打消他们的顾虑。必须由老师迈出第一步,其实只要记住,家长所恐惧的,并不是老师本人,也不是现在的这所学校,而是过去的痛苦经历,只要只要记住这一点,迈出第一步就并不是什么难事。
28.我们只要记住,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伴随着乐趣,也就是说孩子必须在学习中找到最起码的成就感。同时,还要记住:情况是通过无数零星的小进步不断积累而慢慢改变的。
29.如果没有什么大问题(经常会特别焦虑、沮丧),那么就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去适应环境,剩下的精力就可以用来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反过来,如果遇到很大的困难,就要花很多精力去适应环境,同时还会筑起一道心理防线来自保。这两点就是孩子遇到困难的原因所在,因为学习多多少少都需要一些余力,如果将大量的精力用来自保,自然就没有什么心思去关注学业了。
30.孩子的变化可能无法被外界察觉,并不一定能被“评测”出来。但是,要知道,如果和孩子建立起了互相信任的关系,我们的陪伴和一切善意的帮助,对孩子来说都是极富人性化、无可替代的经历。他会对孩子产生他自己都无法觉察的积极影响。
31.一个“让人无法忍受”的孩子,常常会引起“互动干扰性焦虑”现象。想要独自解决问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过度的焦虑无法让人保持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最起码的镇定。
32.面对孩子的问题,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和别人合作合作。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管理问题所引发的焦虑。一些异常和未知的原因,常常会打乱我们的节奏,几个人一起面对,会让人更放心,不用一个人来承担全部责任。这个团队应该包括孩子的老师、系主任或校长、校外的参与方,可能的话最好有家长,人数不用很多。
33.了解孩子,知道他的动机,并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却让我们在探索答案的路上前进了一步,因为了解、懂得孩子可以减少孩子现有的或即将面对的焦虑,少一点焦虑,多一些平和,让我们更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