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有感

作者: 宋林科律师 | 来源:发表于2022-08-07 18:35 被阅读0次

      现在已是下午六点。套用一句歌词,“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可后面不是“微山湖上静悄悄”,而是山川大地似火烧,夕阳比正午还火爆。这便是今年立秋准确时分两个小时前的真实景象。

      极其盼望的秋天就要到了,但酷暑不肯走。它似乎太留恋这个让人们有点惧怕的夏天,它实在喜欢肆无忌惮的为地球奉献光和热。那怕被人们厌恶,那怕被人们嫌弃,那怕被人们憎恨,它毫不在乎。尤其是当它变成西下的夕阳的时候,还是那么张扬,那么骄横跋扈,没有一点衰弱的温柔。而是一幅即便近黄昏,也要拼全力的模样。

      由此突然联想到了那个呸若西,有点相似的脾气。许多人都在贬损她,咱也觉得她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或许它还有自己的道理,帮咱成就一下夙愿亦是没有预料到的。由此也想到了人的一生,千人千面,各有各的轨迹。未必所有人的暮年都缺乏光泽,都会像夕阳西下一般低沉。 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是对夕阳的叹息和无奈,但叶剑英元帅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则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壮心不已”的博大胸怀和进取精神。可见不同的人对于夕阳和黄昏却持有不同的看法,会以不同的方式去面对。

      再说立秋,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依据天文划分,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因此秋季以立秋为始点,秋季从立秋起至立冬前结束。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但按照气象学划分四季常根据气温变化划分,采用的是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按候平均气温法,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介于10℃~22℃之间才算是进入秋季。这个显然不适合普通人的习惯心理,进入秋季变成了不定期。诗人一句“却道天凉好个秋”,让人在经历炎夏时渴望凉爽的秋天。立秋之后还有一伏,未必会“早上立了秋,下午凉飕飕”,但秋老虎毕竟蹦哒不了几天了。

      人们既喜欢用太阳一天之中的东升与西下来象征人的一生,把年轻人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自然老年也就成了夕阳。又喜欢用一年四季中的春夏秋冬来比喻人的一生,秋天自然就成了中年时代的象征,甚至把晚秋视为老年的开始。秋天既是收获的季节,但又是叶落飘零的时刻。故萧瑟秋风令人滋生出许多的感慨,由此也形成了整个秋天悲壮苍凉的颜色。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热爱秋天,讴歌秋天。

      应该认为此刻已经进入了秋天的倒计时,刚才天气预报突然预报今晚有大雨或暴雨。天边开始有乌云聚集,但并不浓厚,铜川会不会真下一场大雨,在这个立秋的节气?一会我登上楼顶,张开双臂去迎接它的来临!

     

相关文章

  • 立秋有感

    昨夜好眠,一夜无梦。 前天刚刚立秋,昨天晚上明显能感受到气温的变化,节气真是一种神奇的存在。 古有谚语:早上立秋凉...

  • 立秋有感

    闻说节气改, 暑热未全收。 月隐村中夜, 风鸣叶上秋。 庭间挥汗坐, 眼下待蝉休。 愿纳婵娟女, 清凉下九州。

  • 有感·立秋

    一定有人像我这样 看着,听着,想着 沉默的坐在窗前 看东边日出,听西边雨声 望着明亮的有着乌云的天空 一声声炸雷,...

  • 立秋有感

    年逾四旬志未酬, 饮马天山自怜秋。 湟渠绕城还低语, 专业工匠傲苍穹。

  • 立秋有感

    今日立秋。朋友圈各种立秋晒。我在一个古诗词公众号,看到关于立秋的两句诗。“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诗的...

  • 立秋有感

    难得早立秋 这几场雨催促着秋的脚步 一场秋雨一阵凉 当日头肆无忌惮的烤着大地时 又像芭蕉扇 把各处的火浇灭 一年四...

  • 立秋有感

    立秋有感 长夏未尽酷热连, 犹闻蝉鸣柳林间。 昨夜雨落拂尘土, 秋来农夫好下田。 2019-8-8

  • 立秋有感

    一叶飘零独引秋,玄黄黛色月含羞。 寒蝉未觉孤凉至,落红当晓逝水流。 一一己亥年 立秋

  • 立秋有感

    莫云华夏热过头,七夕才辞即是秋。 长忆家乡青紫枣,未忘幼女动人眸。 独看南海潮平落,众盼中原笑久留。 轻叹空罢新绿...

  • 立秋有感

    在日复一日的劳累困顿中,在早出晚归的职场拼搏中,我们现代人对时间的观念真的是比较麻木的,特别是对我国传统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立秋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zb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