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分得清批评与羞辱吗?也许你说这很容易。但也许不一定容易哦。
其实,我不太喜欢“羞辱”一次,提到这个词让人很难受。一直以来,我也没有意识过这2者的区别。
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羞辱是披着批评的外套的。很多人觉得自己是在批评孩子,可实际上却是在羞辱孩子,让孩子感到痛苦。
想想自己小时候,有没有因为父母说了一句话,心理特别难受、痛苦,而会一直记在心中。哪怕父母平时对自己都挺好,可一次羞辱就会让自己一被子记着。
我有个小学同学小芳,三十多岁了,还会记得父亲在她小学时对她讲的一句话:“书读不好就不要读了, 以后也是开小店的料”。我同学平时成绩都挺好的,一次考试考差了,她爸就批评他,让她觉得心理特别难受,觉得自己读书努力了还要被父亲妈,为此她还差点离家出走。
现在,我知道了这种批评叫做“羞辱”,它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带有侮辱性,否定了一个人的自尊,让人痛苦、心生怨恨。想想自己有没有受过羞辱?有没有羞辱过孩子?
什么叫批评?批评是就事论事,譬如,在学校里上课开小差,受到了老师批评,批评的点也只在开小差。如果老师除了批评开小差,还说了侮辱性的话,譬如,你这孩子不是学习的料等,就有点侮辱孩子了。
批评与羞辱,最大的区别是看是否尊重别人,是否让别人痛苦。批评的话是理性的, 羞辱的话是带着强烈情感的。
孩子做错了题目,帮助孩子找到错误原因,订正了即可。而订正后,父母还要唠叨“这么简单的都不会做,怎么这么笨!”,那就开始羞辱了。
不要以为孩子小,父母说点情绪性的话没关系,长大了也就忘了。每个孩子都很敏感,也许他现在说不过你,但他会感受到你的伤害,一些童年的心理创伤是会影响孩子一辈子的。
一个人的潜意识的形成,主要是童年时期。之前有个很有名的心理学家李玫瑾,她觉得一个人成年后的很多行为,都有童年时的阴影有关。
给孩子一个没有伤害的童年。现在,很多人都提出原生家庭的概念,而一个好的原生家庭,肯定是一个不会让孩子时常感受到不尊重、受羞辱的。犯错了可以被打,但不能侮辱孩子的人格。
搞清楚“批评”和“羞辱”的区别后,我也进行了反思,有时候自己做得很不好,需要不断改正。
我不是完美的妈妈,但是一个不断学习、思考的妈妈。希望不断学习、理解育儿理念,成为更好的妈妈。
你是如何“批评”与“羞辱”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