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儒释道精髓?

作者: 卫东心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1-02 13:40 被阅读0次

儒释道是儒家、佛家和道家的合称。

“儒”是指儒家思想,以孔孟为代表,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是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智同"知",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恕是指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指与人交往中的老实忠厚。孝是对父母的尊重。悌是对兄长的敬爱。

儒注重人格的修养,讲究“中庸之道”,儒家偏于入世。儒家文化是三家最贴近我们生活的一种文化,追求知识,培养道德,积极向上等等,都让我们“入世”,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总结三个字就是:拿得起。

“释”是指释迦牟尼代表的佛家思想,追求出世,讲究清净,一心向善,相信因果循环。佛家思想中蕴含了慈悲和福报论,以慈悲救度一切六道众生为已任。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为他人献爱心、做好事是主张慈悲为怀的佛家最提倡的,在献爱心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和灵魂都会得到升华,获得真正的快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佛家文化要求人们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佛家文化中,因果轮回观深入人心。做善事有善报,干坏事便要尝坏果。所以佛家倡导信徒慈悲为怀,多积善果。

金刚经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佛家思想的最好体现,总结三个字就是:放得下。

“道”是指道家,创始人是老子,著作《道德经》,讲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眼观天地,天人合一,心不要被一个东西吸引,不要偏执,追求人格的超越,偏于出世。

道家文化——领悟道法,淡泊名利。“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万物都有道而生,同时道也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

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相互转化都是由道完成的,只有领悟了“道”,才能更好的顺应自然。另外,“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是利用了转化思想完成的,淡泊名利,不争也是争。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总结三个字就是:想得开。

相关文章

  • 何为儒释道精髓?

    儒释道是儒家、佛家和道家的合称。 “儒”是指儒家思想,以孔孟为代表,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

  • 冯学成:《通书》,一部被忽略的文化经典

    一何为《通书》:融合儒释道和易经精髓 《通书》,是周敦颐读《易经》的心得。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他出入儒释道...

  • 儒释道思想精髓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

  • 儒释道精髓之至简

    儒释道精髓之至简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

  • 儒释道的文化精髓

    儒家 修的是正气,浩然正气,天地长存。 重在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修之以正则造化苍生修以邪则生灵涂炭。 道家 修...

  • 儒释道文化离了心,还能构成“家”吗?

    在中国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是中国文化的三条根。那么,中华心学就是儒释道文化的精髓。儒释道文化离了心,就构不成“...

  • 南怀瑾论儒释道40则,在这里读懂儒释道精髓

    南怀瑾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全身心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其出版代表作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

  • 儒家雅量 道家气量 佛家心量

    中国文化的三大源流,是儒释道。 都说儒释道一家,却很少人知道为什么是一家。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国文化的精髓,毫无疑...

  • 儒释道

    群雁见青蒲,林泉隐小儒。 落英袭慧剑,枯叶卷尘拂。 坡外撷红槿,山中采绿竹。 遥观涯静女,情比碧波淑。

  • 儒释道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三句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为儒释道精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zq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