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的“扎根课堂,人人亮相---争卓越教师”活动,从上周开始已经拉开帷幕。在我充分的准备之下,于上周四早上第2节课在酒泉市玉门油田小学师生面前终得亮相。这节扎根课堂真是一节特别的课堂,何来只说呢?因为这日正好教师节,站在讲台二十余载,教师节当日在众人面前执教,这还是第一次,当日的课堂给了我种种的回忆、 期待、 希望,但更多的是无比的幸福,那日亮相课是今年教师节我收到最好的礼物,周末来临, 在这温柔的月光下,浮想翩翩,伏案读读写写,记下那日的感想,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再捧出《听王松舟老师评课》的书本,站在名师的肩膀上反思自己的课堂,真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享受。
教师节那天,我执教的课堂内容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第1篇课文《豆荚里的五粒豆》,这是安徒生的一个童话故事,首先发表在1853年的《丹麦历书》上,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课堂中孩子们纷纷在自我提问,自学解决,探讨研究,真正体现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单元主题思想,虽然在课堂中也出现一些小插曲,但我还是对当日的课堂心怀满意,更多的还是一种小兴奋、小幸福。
在这柔柔的月光下,我打开《听王松舟老师评课》,醒目的几行字打动了我的心灵,王老师在第一页中是这样说的“人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心中有佛看人如佛;心中有魔,看人如魔。”评课大体上也是如此。如果心无诗意,就很难发现课堂上留意的美,如果心无智慧,就不能指望对课堂中闪现的灵光能做出会心的响应。”我便示为,那是对自己课堂的满意程度兴许是节日的一种小自豪吧。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既是课,课既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止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那自己的课堂属于哪个境界呢?我应该好好反思、醒悟。
不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个故事我很喜欢,里面主要讲了在一个豆荚里有五颗豌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一粒想飞到世界中去,一粒想飞到太阳上去,另外两粒想飞得更高更远,还有一粒希望只要为别人做一件好事,而对世界没有什么奢求。而第五颗豌豆是活的最有意义的,他创造了一个奇迹,他拯救了一个发育不全,多病的小女孩,最后这个小女孩完全康复、可以下床走路了。当豌豆发芽时,小女孩的说话声变的愉悦了;当豌豆长叶时,小女孩可以坐在床上,保持一个小时了;当豌豆开花时,小女孩可以下床,并在地上走路了。而那其它的四颗豌豆却有的掉进了臭水沟里被泡得很大,有的被鸽子吃掉了……
所以人的生命不在于你索取了什么,而在于你对别人付出了什么,在生活中、学校里也是这样,我们要助人为乐。我更深深感到人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事情,都要对自己有信心。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乐于助人,那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充实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