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合作”围攻了,这个关键词再次不断的出现在我耳边。
《自卑与超越》里,阿德勒说:“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越是优越感越强的人,内心反而有极度的自卑,而要解决自卑的问题,唯有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与人合作,从而理解生活,超越自卑,寻求人生的意义。
我们的生活里时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优越感强,似乎谁也瞧不上,又不谦卑,也许在他的骨子里,隐藏着不能为人说的“自卑”情节,让其“痛苦难言”,靠仅有的“优势”遮掩内心深处的“自卑”。
想到两个典型“友人”,看其为人,貌似特别“有能量”,又特别“有才”,实在惹众人“厌”,过度的“优越”给人“压迫感”,又觉“不舒服”,再探其“实质”,都有“不愿为人知”的“自卑点”,“可怜又可恨”,“可叹又可气”,如果“合作”是治愈“自卑”的良药,愿我们的集体活动可以让其不那么“锋芒毕露”,虚伪做作。
昨晚看了《夺冠》,女排精神感染震撼了整个国人,郎平“拯救”中国女排的过程真心让国人捏一把汗,有一点也深深刺激了我,奥运会前,她去掉了队里一个打得最好的队员,原因是因为她打得太好,对手把她摸的透透的了,而女排需要的是合作,“你不是你,我不是我,而是我们。”
“女排精神”影响了多少人啊?震撼了多少国人的灵魂,我这个不爱体育的人也耐心的听老公讲“郎平精神”,这也许是一种感染熏陶吧。郎平拯救了女排,也可以说“合作”拯救了女排。
前日大拇指不小心被割伤,流了点血,我没在意,我以为它对我造成的“伤害”仅仅只是流了一点血而已,后来发现不尽其然,我的左手使不上劲,一使劲就疼,疼也就不说了,最主要使不上劲,想用左手干的活最终都得右手帮忙,因为左手大拇指的受伤,整个左手都使不上劲,看来,谁离了谁都不行。
左拇指的“魅力”在于与其他手指头“合作”才能发挥其“功效”。
又一次被“合作”“洗脑”,开始再读思考,人有时候还是不能“独善其身”,还是要走进众人,走进集体,走进团队。
于是反思,想起了自己曾经做的一些“不妥”之事,很是有些“不好意思”,由于马虎,跟同事跟朋友,有时难免“疏忽”,同事生宝宝,忘了去看,朋友有难,忘了问候……也许无意,结果却有可能造成别人误解,觉得我“不尽人意”,“某些地方不合群”,唉,此刻,再次反思,对曾经“受伤”的友人道歉……
似乎有些“跑题”,“合作”前提先要“合群”么,合群就得对众人诚,愿我周围的人知我心,明我心,原谅我无心之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