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从奥森回家,路上骑着自行车就懒懒散散,没有力气,回家后摊尸式。最近一周几乎都处于一种无力,内心倍感无聊,没有价值感。疫情期间,这种“无聊感”时不时会出现,这种“无聊感”,让我感觉没有价值感。我没办法出去浪,没办法体验自己认为的小资生活,每天宅在家里,上线上课,偶尔也会出去溜溜弯,每天宅在家里的感受与我理想中的生活相差甚远,虽然每天也在上课,也在看书,也在参加线上锻炼课程,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太“悠闲”,我内心是恐惧这种“悠闲”,觉得特别没意义。
内心感受: 太“悠闲” ,觉得自己没有具体的目标,没有具体的目标或者目标无法实现,觉得浑浑噩噩,会惶恐,会焦虑,无事可做,那简直是把自己打入深渊。没劲,无聊。
身体感受: 些许疲惫,提不起精神来
内在什么情绪被勾起?
1.宅在家里太久,不能出去和人社交见面,不能和人聊天,感觉内心憋的慌。我是会有一种孤独感,只是很少去觉察内心的孤独。很小很小就生活在我姥姥家,四五岁的时候就很懂事,也从来没有和爸爸妈妈说过不好什么的。小学时期,没有过和家人的亲密的沟通。中学时期,我很叛逆,脾气暴躁,依旧没有太多的沟通。哭泣,难过,和我家的小狗聊天。所以我觉得我家的狗很有灵性。这么多年,原来我一直是处于不沟通状态的。大学时期,我买单,就为了让朋友陪我吃饭。大学毕业,免费给同学提供住宿,因为这样有人陪我聊天。我用钱来打发自己的“无聊”与“空虚感”
2. 疫情期间一下子有了很多时间,让我有一种“危机感”。事实是钱挣得是比去年同一时间多,但是我会有危机感,我会担心生活质量下降,“面儿”上让自己挂不住。我还是会很在乎“钱”,我也不否认自己内心的“虚荣”。好像一直都是“活”给别人看的。一直都有“优秀”这个包袱,也许这是自己贴给自己的“标签”。但是我从小接受到父母的“信号”就是,我要努力,我必须要努力,我努力了才能荣耀。父亲去世之后,我接受到最多的是一回家就听到我妈说“我以后靠不了别人,我得自己努力。” 亲戚背后七嘴八舌“我家没男孩,以后能指望谁”。提到亲戚,我还是很愤怒,我想象过很多次,我想要打他们,显而易见这是不现实的,我打不过,他们人太多了,骂他们不解气,那我就在生活上亮瞎他们的眼。我要买大家认为最好的东西,我要在大家认为的一线城市,我要在你们只能想一下的地方买房子(我希望是别墅),我要财务自由,我要环游世界,我要你们对我的生活望尘莫及。所有的一切,都是用来证明我是最好的,你们不如我。
限制性信念:
“悠闲”是闲人做的事情,我很难去享受,于我而言,是煎熬
我想用“金钱”以及别人认为的生活开证明自己的“价值感”
临在后看到的真相和可能性是什么?
停不下来和“闲”给自己带来的不愉悦的感受是在对抗自己内心的“孤独感”,“目标感”以及“价值感,”目标被疫情阻断,内心也跟着悬空,疫情是事实,内心不甘心。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我看不到我的努力,看不到自己本身的价值。
我能做的就是接受当下,当下的疫情,当下的自己的各种状态。
这是今天奥森勺子观察日食,疫情期间大家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作乐方式,更多的自己对于生活的一种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