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生鲜电商目前的生存瓶颈,食恪生鲜认为应该有几点必须做到的:
1、消费侧:必须满足刚需,在商品和价格上全面跑赢线下。
也就是说,品类上,线下能做的,线上都要做,还要挖掘线下不能做而线上能做的品类,打造独有的商品优势。价格上,线下什么价,线上都要做对标,甚至要有更高的性价比。其中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有创造高毛利空间的独有商品,而且是有竞争壁垒的。
针对家庭下厨的基本生鲜品类都要提供,实际上SKU并不到1000个,再用半成品新鲜净菜作为特有品类,最后把各种商品做组合,创造出一个家庭能够做一顿饭的组合食材,为新兴家庭提供一整套在家吃饭的解决方案。
2、供给侧:在满足消费侧需求的情况下,打磨供应链和履约模式,创造毛利空间。
这里展开的话会很长,简单来说,运用了几个逻辑:
首先是一体化供应链,从统货开始,自己做生鲜的标准化以及后面的整个供应链,我们核算过,只有如此,才有比目前所有零售渠道都更高的毛利空间。
其次是严格控制SKU数量,提升供应链效率。
其三是做区域密度市场,自建冷链,降低履约成本。
其四是极简供应链,降低成本,加快周转。
当然,供应链还有太多细节,这是一整个体系。
3、营销端:做T型客户,基于商品壁垒打造附加服务价值。
原则就是,不要做货架,做解决方案。不要卖东西,卖消费痛点。平台要想盈利,就要做T型客户,就是稳定留存、高频购买、能够创造持续价值的客户。
不把钱花在买流量或者花钱让老客户回来复购上,用户的流入和复购,应该是整体战略定位清晰和整体运营精细以后的自然结果。所以营销上花的钱,是为用户打造解决方案,主要是内容上,情景上。
比如如何在家做一顿饭、吃什么更有营养、食材如何搭配、小孩吃什么、老人吃什么、最近有什么时令、朋友聚餐怎么弄一桌菜……
当服务和商品结合的时候,用户就会更稳定的留存在平台上,用户会带用户进来,用户也会贡献持续的价值。
4、在体量做大后,介入农业甚至品种的前端。
生鲜的前端,是中国零散的农业生产体系。当平台的体量足够大的时候,就有能力可以更往前推进一步,越过中间的供应商环节,直接介入到生产环节。当然,这仅仅是指部分附加值更高的农业商品,而不是大白菜一类的统货大品种。特色小品种,是存在直接控制源头的可能的,而且具备介入源头的价值。比如营养价值更高的某些品种,如富硒地瓜、宝宝小南瓜等,这种小品种的售价高而市场空间并不大,只要掌握好的种源,控制生产标准,完全可以打造成独有的特色品种。
这其中的毛利空间,可以达到70-80%。而这种品种的打造,也才算是真正的全一体化整合供应链。当然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生鲜电商平台,在其所在的产业位置相对弱势的情况下,若想要突破瓶颈,持续生存,创造价值,根本点在于紧贴消费升级的需要,扭转现有的供应链结构,重新定义自己在供应链上的位置,打开毛利空间,增强用户依赖,从而建立不依赖资本输血的健康的盈利模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