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创作中的通感技巧

作者: 军哥007 | 来源:发表于2019-12-17 14:22 被阅读0次

    “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通感不思索,通感只是感官互通的感觉转移:人的一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另一种或多种感官往往也同时产生感觉,例如听觉器官受到声音刺激,视、嗅、味觉器官,却在声音中看到了颜色,嗅到、尝到了气味,并且这颜色、气味常常成了声音的突出特征。

    这也就是转移了的感觉被突出出来,喧宾夺主。

    喧宾夺主的感官互通是人类知觉的基本特性。文学,尤其是诗,没打借条就将通感从心理学那儿借来了:作为一种诗歌技巧,通感指对来源于不同感官经验领域的现象的自由组合。请看杨炼《播》中的“风”:

    “灼热的风也变得金黄/轻轻为我歌唱一首/芬芳的歌/像先人的微笑那样柔和/像隐隐约约的祝福来自远方”。

    这是来源于不同感官经验领域的现象组合起来的“风”。联想,显然在这种感觉转移中发挥作用,但通感绝非纯联想的产物。

    因为联想总具有外部的、理智行为的安排特性,这特性使联想主要作用于认识。而通感,基于它的人类感觉的基本特性,它本质是直觉的内心关联,它是对世界的体验。

    因此,通感是通,不是联想、比喻。将通感与联想区分开来,在理论上较容易,实际操作中则比较困难。实在没有办法的一个办法,就是将联想尽量藏起来,别让它明火执杖。

    在体验这个世界方面,感觉所共有的东西,与事物的差异同样重要。因为正是感觉所共有的东西,使差异的事物相似——现代意象建构的重要方法,正是相异的相似。也正是感觉所共有的东西。才使得每一事物都可以呈现出别的事物,对某一事物的体验可以延伸、代表对另一些事物的体验。

    这样一种交叉感应、变化无穷的内心关联的完整图式,有助于一首诗的整体统一性以及象征的建立。这样的诗,显然很容易表达一种对世界的隐秘观点:世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的每一事物都不是孤立的。

    这个观点的表述虽然简单,但它却是长着两个脑袋的怪物:它很容易是浪漫主义的,也可以艰难的冷却下来,是非浪漫主义的。朦胧诗及其后一个时期的诗,浪漫主义色彩较浓郁,通感的普遍、突出运用,便不是偶然的了。

    通感不仅包括感觉得转移,更包括感觉经验的概括。只有包括了感觉经验的概括,才能把通感从修辞提高到美学,有可能具有一种形而上的意义,创造出一种暗示力颇强的魔力。

    通稿有简单与复杂两型。简单型通感是1对1的感觉转移,两端一般均为实体事物,例如:

    “茉莉的芳菲/刹那间凝成一道白霜”

    嗅觉转视觉(“芳菲”附着于实体的茉莉)。复杂型通感,或是多种感觉的交叉组合,或是具象与抽象的感觉转移。

    “我凝视着他/历史/挂在它衰颓斑驳的塔顶”

    这是视觉到视觉,但看见历史的是伪视觉。凡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感觉转移,视、听、嗅、味、触到抽象之物的,均是伪感觉,它伪在超出五觉之外,是人们常说的第六感官的感觉吧。第六感官集中到五官的感觉功能,并能以“我”为对象。

    简单型与复杂型通感均有一变体,即省略本体一端,形式有如暗喻。

    通感的构成从句式来看,是通过动词谓语来实现的。谓语在这儿鸠占鹊巢地变成了实际主语。

    主语之外的句子成分变成实际主语,同样体现在意象、隐喻、象征、变形的语句形式之中,这就使得通感在句子中能与意象等共存,有助于意向、变形的构成。尤其是对变形,通感的作用更直接。

    对不同经验领域的现象的自由组合,其直接结果就是意象发生变异,而第六感官感觉感官的参与,则使通感对于超越现实的变形也有用武之地。

    通感,包括第六感官感觉互通的假说,为什么能够成立?因为:五官感觉既可以互通,互通的五官感觉,逻辑地应有一个整体,而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当然可以视、听、嗅、味、触到,或直接感觉到五官所不能感觉到的东西,并且逻辑地可以与五官感觉相通。这个整体就是第六感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代诗创作中的通感技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ms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