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简友广场
《人格心理学》:弗洛伊德人格层次与结构理论

《人格心理学》:弗洛伊德人格层次与结构理论

作者: LonaX | 来源:发表于2023-03-29 10:00 被阅读0次

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时,父亲40岁、母亲20岁,母亲是父亲的第三任妻子。父亲是一个商人,对他很严厉和专制,童年的他对父亲充满敌意和愤怒。母亲很喜爱他,确信儿子会成为伟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弗洛伊德从小智力超常,学业优秀。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在1881年开设私人诊所执业。常年的执业经验,外加40多岁3年神经症的自我疗愈经历,弗洛伊德发展了一套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

在《20世纪思想史》一书中,作者彼得·沃森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提供了一种令人惊叹的全新视角,借此改变人类对世界和自身地位的看法”。

一、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基本要素是本能。本能是推动行为发生和行动方向的动力。本能分生本能和死本能。

1. 生本能

生本能驱动个体满足生存发展的需要,比如饮食男女。生本能的指向是生长发育。生本能呈现的心理能量叫力比多。弗洛伊德认为最为重要的生本能就是性,这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性,一切令人愉快的冲动都包含其中。

2. 死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生物都会衰弱死亡,他认为人类有一种无意识的死亡欲望。死本能是破坏性的。死本能的心理能量形式是攻击性

二、人格的层次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他把人的心理比喻成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那一小部分是意识,是能够被个体觉察感知到的部分。而在水面一下的冰山部分是潜意识,占冰山的绝大部分。潜意识在黑暗之中,我们看不见,也无法控制,由各种本能构成,是驱动我们行为的主要动力。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接近海平面的地方是前意识。前意识是记忆、知觉、思想的储存室,容易被唤醒,进入意识。

比如一遍开车一遍聊天。聊天是意识活动,开车是潜意识在操作。开车时你看到某个风景,想起了某个人,就是前意识里你对这个人的记忆被召唤到意识了。

三、人格的结构

弗洛伊德对人格的三个层次,进行了修正发展出人格的三个基本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

本我是本能和力比多的蓄水池,为自我、超我提供心理能量。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只知道即时满足,没有道德原则、不计后果。本我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它没有现实感,没有被满足就会嚎啕大哭。本我满足自己的方式是反射活动和幻想。

2.自我

自我是人格理性的主人,自我能够感知现实,它会在量现实的同时思考来满足本我。如果现实不允许,它会延迟满足本我,或者重新定向。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是理性的主人。

3.超我

超我是内化的道德良心,存在于个体的潜意识层面,具有很强的力量,是个体在儿童时期习得的是非观念。父母对儿童制定各种行为标准,通过表扬、惩罚来规范儿童的行为。受惩罚的行为变成了良心,受表扬的行为变成了理想自我。超我追求道德完美,是无情的甚至冷酷的。本我在通俗意义上被称为内在小孩、内心小孩,超我被称为内在父母

4.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要求即时满足。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试图延迟满足本我。超我遵循道德至上原则,否定本我的需求。自我夹在本我、现实、超我的中间,努力取得平衡,处境艰难。三方面的冲突必然造成自我的焦虑。

《人格心理学》第32页

四、个人思考

有种说法“坏人活千年”,如果套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似乎有一定的道理。所谓的坏人,就是不遵循道德良心的人,那么这种人的超我应该就不怎么强大,自我也不用承受那么大的压力,本我可以得到很好满足,所以本我力比多得到很好释放,生命有活力。

还有个说法“好人活得累”,所谓的好人,就是特别讲道德良心的人,那么这种人的超我很强大,这样就会压抑本我,生命的活力被压抑,自然会觉得累。

这并不是说,做好人不好,做坏人好,这两个观点给到我的启示是:个体要有一个成熟的自我,可以平衡好本我、现实、超我。

超我的很多信念、规条是内化了的,它们在潜意识层面运作,这就使得个体,无意识地遵循这些道德规条,被它们操控而不自知,这些道德规条成了禁锢个体心灵的牢笼,使得个体失去了弹性和选择的自由,变成一种强迫性。

萨提亚治疗体系提到的家庭规条,周梵所说的限制性信念都属于这一范畴。

坏人的自我如果对现实考量不足,触犯法律、道德底线,最终也是要被惩罚或者承担不良的人际后果。

所以自我的调节能力很重要。

相关文章

  • 浅淡“三我五需”与家庭教育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次,是人的原始的无意...

  • 从生活事件看心理学家的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理论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大爷的精神层次理论,即: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在...

  • 人格心理学导学 - 草稿

    全书共分十章, 第一章阐述人格心理学的对象、意义、历史发展以及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阐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

  • 人格心理学导学

    全书共分十章, 第一章阐述人格心理学的对象、意义、历史发展以及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阐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

  • 你是谁(WhoAreYou)81健康人格的特点

    我们继续说人格心理学。 以上我们谈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本质上也是一种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分为三...

  • 三四章读后感 (长沙谢红)

    《人格心理学》的第三四章已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为中心,比较系统全面的介绍了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评价...

  • 经典精神分析流派

    弗洛伊德创建了经典精神分析流派,描述了人格特征、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 一、人格结构 (一)弗洛伊德三层意识理论 1...

  • 精神分析札记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三我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本我(id): 自我(ego): 超我(su...

  • 【学习笔记】《游戏心理学》C4 咱游戏玩家

    4.2 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解剖模型把人的意识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 意识是我们...

  • 人格心理学-第一篇-第五章

    人格心理学 20211114第一编人格心理学导论 第5章人格心理学发展趋势 1.人格理论研究的交融趋势 从人格心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格心理学》:弗洛伊德人格层次与结构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rx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