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外来西方文化盛行于我们国家,我记得每到圣诞节,小孩子们、大人们都很兴奋,因为从前一天就可以送苹果,第二天就可以戴圣诞帽,送圣诞礼物。反观我们的元旦节,往往还没有圣诞节热闹。去年,上级领导下了文件说不许学校里给学生开展圣诞晚会,这个“圣诞热”才冷却下来一点。
这其实反映出我们中国人,太过“西化”了。接受别人的东西太多,而传承自己国家的东西太少。
这样一种思想,其实很早就有了。陈垣是民国时期的史学家、教育家,他的远见,早早的就显露了出来。北平沦陷期间,所有的学校都被迫“奴化教育”,学日文,学日本文化,而陈垣担任校长的辅仁大学,没有挂日本旗,学日本话。在沦陷区提倡“读经”时,陈垣又特别机智的用儒家经典中的名言来启发、教育学子,让他们虽身陷囹圄,却不奴颜媚骨,丢了气节。
陈垣说“一个民族的消亡,从民族文化开始。没听过,民族文化不消亡,民族可以消亡的。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保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把这个传承下去。”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有太多的新鲜事物纷涌而来,扰乱我们的眼睛,迷惑我们的理智,让我们背弃我们本来的文化习惯。而在那么困难的抗战时期,我们的文化都没有消亡,新时代,我们更需要好好传承,好好发展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