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家长问我语文怎么学,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跟学生和家长反复探讨无数次了,下面我再把学习方法梳理一下,供大家参考。
一、基础知识:
1. 字词:每一课课后的 “读读写写” 和书下注释,尤其是每课书下带拼音的注释。考查方式:听写
2. 《全能总复词》每天让抄写的部分
3. 本书20首古诗 考查方式:能够一字不差的默写
4. 本书9首文言文 考查方式:能够背诵、默写 。能够翻译全篇。能够准确写出书下注释。
5. 书法、对联、笔顺、标点、修辞。上课认真听讲,讲的题要认真听,不会要问。
二、现代文阅读题
1.用好《渔夫阅读》把这一本做精。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方法:换位思考、圈画批注。
做带“星号” 的专项题时,反复看每一个模块的 “授之以渔” 方法点拔
2. 有感情的朗读,体味作者的情感
3.上课讲的每一篇课文,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学习怎样做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就是课上能力的迁移。
三、写作
1. 不会写作的先看《记叙文大全》从模仿开始。认真对待每一篇随笔、每一次作文。写作时思考老师讲的方法,要注意什么。上课时注意听讲,每一篇课文都是最好的范文。
2.积累:名人名言;优美的句子段落;诗歌;文学常识等,都可以写在积累本上。借鉴 优秀的文学杂志,遇到好文章,好段落及时摘抄下来。
3. 练一手好字是最实用、最有效、最快速提升 5分的方法
四、文言文阅读
1.积累积累再积累,本学期学过的,以前学过的都要牢记,最后的文言文考试,头脑里是一张知识网。一个文言词汇 却有好几种意思,不知道就没法判断。也有可能是没学过的文言文,不用怕,都是课内知识的迁移,课文里每一篇文言文都过关了,课外的也就迎刃而解了。
2. 翻译能力。 从每一篇的三行对译开始,手里的工具书只有 《古汉语词典》 不会的查词典。 一定不要上网百度,一定不要。要自己去判断、分析、选择。不要怕错,错不可怕,可怕的是错失一次次地锻炼机会,能力没有培养出来。
五、名著阅读
读读读,实在读不下去,就听书。总之,只有亲身去了解,感知文本,别无他法。
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好文章)的好处 :1. 认字、2.积累好词好句、3. 锻炼口语表达能力、4. 感知文本的能力、5.提高写作水平。
万变不离其宗,古人没有太多学习的技巧,唯有 读、背、书法。“好书不怕百回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古代孩童能做诗写文,练一手好字的,不是少数,而现在我们教了很多方法技巧,却错字连篇,字都写不好。语文,离开了朗诵、阅读、书写、背诵,再好的学习技巧都是沙漠上建大厦。 举个例子,语文学的好的同学您听她读课文哪怕不是声情并茂,也是流利顺畅的。成绩不好的同学,他连读一段文字都是磕磕巴巴,更别谈有感情的朗诵。高分段的试卷放在一起大部分都是一手好字,个别学生可能写得不漂亮,但字迹也是清晰可见的。
总之,语文课落下几节,也能跟得上,初一学生进初二课堂似乎也能听得懂。 但是长此以往,卷面上的分数就会告诉你,原来同样说着中国话,同样写着汉字,同样坐在教室 里,差距却可以这么大。中考语文考得可不是初中三年,而是义务教育九年,甚至可以说,从你会说话,会认字开始。这次期中考试一个题是让默写思乡的诗句,同学一看很简单,大部分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首先,大家都想到了这首,因为觉得简单。可就这么简单的一句,竟有好多人都写错了,有写“抬头思故乡” 的,有“低”字少一点儿的,有“望”字写错的, 有整句诗背错的,五花八门。更重要的是,这句诗不是初中学的,如果幼儿园会背的诗都写错了,只能说基础太薄弱了。
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就走进中考考场了,语文是不可能临阵磨枪的。整个初二是知识量最丰富的阶段,没有现在的积累就没有初三的厚积薄发。落下的知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每天在写完作业的情况下,无论是晚睡还是早起,一定要拿出半小时学习语文。学习方法,参考上述的六条。每天不可能面面俱到。比如今天留的作业是默写,那你写完作业了,就可以做个阅读进行补充。如果今天留的作业是随笔,那可不可以再读一些《文摘》或《读者》找一些能帮助你写作的优美语句摘抄在积累本上。然后在这次随笔上就运用一次,用得多了,这漂亮的语句就是你的了。一起努力,落下得赶紧补,没落下的夯实基础,多多积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