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和家人们领略了金陵的冬雪;三个月后,和研修班的伙伴们一起领略金陵的春雨。与金陵的每一番遇见,都美。
3日,五一假期还未结束,匆匆踏上了北上的车,带着期待追寻一场学习,也带着焦虑逃避另一场“学习”。这样的感觉有些复杂,也许若干个日子之后,我依旧会怀念这样复杂的情愫。
列车到达石头城时已是傍晚时分,这个城市并没有想象中的冷,我似乎能听到笨重的行李箱划过崎岖路面时发出的嘲笑声。
目的地是在南师大的随园校区,多年前的秋天,我曾在这里的梧桐树下畅想过未来,如今梧桐依旧,年少轻狂的理想最终败给了年过不惑的无奈。漫步师大校园的细雨中,对此行的感恩充盈心间,这次学习,权当是圆梦吧。
相约同行出发的有十个小伙伴,由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汇聚而成,尽管之前有过一面之缘,但大家基本上还是陌生的状态。我们因为同坐一列动车和同乘一辆接送的小巴车而秒熟起来,然后话题也超越了学校,超越了学生,几个陌生的世界逐渐有交集,有重叠,真是一段奇妙的旅程。
和小伙伴的熟稔开始于出发前的微信群聊天,因为我在动车站门口的迷路,大家在上车之前迟迟看不到我,于是给我发各种提示集合地点的微信信息。群里的焦灼等待成了我出发前和大家的美丽初见。五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开始在群里百无聊赖地闲聊,发小红书的旅行推荐,酝酿“出逃”的美好心情。
晚餐是校方提供的圆桌大餐,主要是淮阳菜系,有我们在动车上就开始期待的鸭血,很合我们的胃口。漫长的旅程消磨了我们的精力,也是对胃口的最大刺激。
晚餐吃得风卷残云,简单地收拾一下东西之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到颐和路放飞自我。这条路上有很多民国时期的古老建筑,散落着一些名人故居和外国公使馆。虽然没有璀璨的城市烟火,也没有喧闹的过往人群,城市在春雨的浸润下有一种特殊的静谧,即便不小心走了冤枉路,也像是一种福利。
同住的小伙伴喜欢早睡早起,一只猫头鹰和一只小公鸡的同住经历也充满了神奇的乐趣。随园专家楼的房间不是很大,我们相互调侃着在房间里走动也需要做好协商,以免碰头。小公鸡五点多起床开始工作,猫头鹰凌晨还在喝咖啡玩手机,彼此都享受到了两个小时的独处时光。
5月4号,简短的开班之后,是两场专家讲座,内容都涉及到班主任工作中的心育部分,是我感兴趣的主题,也收获很大。知识的盛宴留待专文详述。
晚上,雨一直下,时大时小。天气挡不住我们携伴同游的热情,我们逛了一段玄武湖,看了湖边的那段“解放门”城墙,然后在湖南街的风情美食步行街闲走。冰粉铺老板给我们赠送了一个竹筒,明明不是什么稀罕的物件,大家却相互调侃把它说成了古城文物“夫子庙里开过光的状元笔筒”。
在狮子楼里视察一翻,没有刺激味蕾的食物,却刺激了拍照的热情。一边说着“在酒店面前合影不太好”的话,一边又迫不及待摆出拍照的阵势,场景不要太好笑。
金陵的雨又下了一夜,气温没有下降,空气却愈发湿润了。南师大的校园里处处是烟雨江南的样子,谁说“春天不是读书天”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