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专访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教授方晓丽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专访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教授方晓丽

作者: 苏小晓 | 来源:发表于2017-12-02 20:37 被阅读251次

方晓丽,女,针灸科教授,主任医师,针灸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师从于蜚声中外的“西北针王”郑魁山教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现担任甘肃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副主任,甘肃针灸学会理事。2002—2004年参加援外医疗队,在马达加斯加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中医针灸临床工作。2008年被台湾长庚纪念医院中医医院聘为客座教授主讲传统针刺手法学并进行针灸临床教学。应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特别邀请,赴美国纽约市参加了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举办的2014年春季学术会。创子午流注纳甲法“相生相克闭穴开穴法” ;参与创立了“颊针理论”,完善了颊针诊疗体系。

初到方教授的个人工作室,午后的阳光正斜斜地照进来,办公桌上放着一盆君子兰,长长的叶子就浸在那日光中,像镀着碎金。后面的书架上摆着一排排古朴的书,《伤寒杂病论》、《中医学》、《郑氏针灸》……书脊已经泛黄,静静诉说着经年岁月。

我们从里面的一间大大的医疗室里见到方晓丽教授,她正在为一个患脊髓炎的小男孩作脊柱针灸,那小男孩叫她,“方奶奶,好了吗?”,教授笑起来眼睛弯弯的,轻轻地为小男孩穿上衣服,又去查看另一床患者……在为一个长期腰痛的工人做针灸治疗时,她边插针边和患者聊着天“过几天去哪里工作?”“最近你有试着自己扎吗?”“现在怎么样?胀不胀?”她说话声音不大,像极了江南水乡里的女人,岁月也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或许是因为她心里平静,又或许是时光眷顾她吧,就像她决意用这一生去眷顾许多人。

忆师恩:心心念念的“领路人”

“人们都说‘不忘初心’,其实是这样的,不管你在这条路上走了多久,对于最初带走进这条路的人,还是怀着最难以割舍的情感。”方教授如是说。

回忆起当初的求学经历,方教授兴致很高,侃侃而谈。当时的甘肃中医药大学没有针灸本科,有一次,“郑氏针法”的创始人郑魁山教授为本科生代课,讲“针灸”,学生方晓丽听得入了迷。后来,怀着学生时代无限的好奇心,打着“感冒发烧”的旗号,方晓丽和一行学生叩开了郑教授的门,围在一起听郑教授讲他和针灸的“前世今生”。那个时代没有手机和电脑,大家最爱约在一起听某个教授讲新奇的事,也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里,一颗颗纯粹的心汲取养分,种植梦想。

多年后的今天,方教授回忆起那段往事,眼睛里闪着星光。“他真的是我的‘领路人’,可以说没有他,绝不会有今天的方晓丽。”我们感谢那个时候诲人不倦的郑教授和求知若渴的方晓丽,我们也怀念那个年代清澈的校园和纯粹的梦想。

从医者:精益求精,春风沐雨

说到治疗脊柱侧弯的原理,方教授说,针灸对于脊柱发育畸形是有显著的疗效的,从脊柱部位进针,患者主要是小孩子。“我喜欢小孩子。”方教授笑着说。

谈到许多人讨论的针灸减肥问题,方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针灸对于体重偏离正常范围的减重和增重都有很大的作用,但现在的年轻人啊,为了追求美而过度地减重,这个针灸可能就帮不了了。”

从事针灸治疗二十多年,她是心系患者的,尽量去根治、缓解患者的病痛,也在和患者的交流中不断研究新的诊疗方法。“有时候,一天不见我的患者,我就有点担心,心里总是想着他们。”很多慢性疾病的患者长期找方教授针灸,俨然已经和她成了朋友。“她很亲切,很亲切,一点没有教授、医生的架子,见到她心里是踏实的。”一位患者说。

从慢性疼痛性疾病到哮喘、眩晕,从中风后遗症、脑瘫、面瘫到肥胖症,不管是什么样的患者,方教授都尽心尽力地去治疗。很多人不解方教授已经学术、著作等身,为什么还要到患者中来,她说,是因为一个医生的本心。很多医生一路走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世纷杂,和“利益”等字眼来来回回地碰撞,开始忘记自己为什么要出发。医生方晓丽却一直记得自己宣读医学生誓言的那一天,和作为一个医生必须要做的事。

为师者:希望他们都前程似锦

如今,甘肃中医药大学开设针灸科已二十多年,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选择这个专业,又一批一批地毕业离开,许多国外留学生也慕名而来,毕业后有的回国,把针灸热带到海外,针灸专业并没有那么“冷门”,反而有持续升温的趋势。对此,方教授说:“我很欣慰,也有些担心。我欣慰的事我所从事的专业在多元化的现在,还能够持续被人问津,甚至传到台湾、海外,很多学生选择了这个专业。我担心的是,他们是否真的热爱这个专业,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他们能不能承担起‘传承’的使命,甚至,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的了解有多少。”

方教授始终认为,针灸和中医,和传统文化是不能脱离的,她希望她的学生,在学习针灸专业知识之余,也要热爱并学习中医文化,这样能打好基础,在针灸方面有更高的建树。方教授的一番话也值得我们每个大学生来思考,对于一份事业的热爱和使命感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我希望他们脚踏实地,前程似锦。”

针灸人: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在西方文化的冲撞下,针灸业,乃至整个中医事业如何得到传承?似乎是本世纪以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方教授认为,中医和西医的关系应当是互补的,不能用西医的观点强行解释中医。要以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医文化为基础,吸收借鉴国外引进的新的医疗手段进行创新。“任何事物要想保持生命力,一定是与时俱进的。就像我们‘郑氏针法’,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我们又在一代一代的发展中不断地为它加上新的治疗手段,传承至今天。”

说到对以后中医发展的看法,方教授用了八个字“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她希望看到中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不是在西医的夹缝中求生存。“我的力量很小,但是如果后辈们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在这条路上坚持下来,那中医还有无尽的希望。”

一路走来,她依然清澈,依然纯粹,医者仁心,她心里装的是阳光、星辰,一如她的患者和她的学生。足踏梦,梦绽莲,莲生根,根入地三尺。医路前行,您是明灯。愿您继续前行,愿您在时光深处获得幸福。

相关文章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专访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教授方晓丽

    方晓丽,女,针灸科教授,主任医师,针灸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师从于蜚声中外的“西北针王”郑...

  • 溯洄从之

    《诗经▪秦风▪蒹葭》中有“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一再地强调,无非就...

  • 如此这般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每日一言(269)

    “道阻且长”出自《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激励~~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 溯洄,从大埔开始

    溯洄源自《诗经》中的<<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 蒹葭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 【诗经3】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 她千年历劫归来,心上人却搂闺蜜入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

  • 最简单真实的我给你 my girl 茜

    真心·真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专访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教授方晓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ho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