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史漫谈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历史
千古悬案:诸葛亮为什么无法制止刘备伐吴?

千古悬案:诸葛亮为什么无法制止刘备伐吴?

作者: 老王不卖瓜 | 来源:发表于2017-12-05 11:07 被阅读70次

公元221年,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名,亲自率领蜀汉大军,大举讨伐东吴。第二年,吴军主帅陆逊在猇亭一带大败蜀军,刘备溃退到白帝城。留守成都的诸葛亮闻讯后,不禁为之扼腕叹息:“如果法正还在世,就可以制止主公的伐吴之举;即使没劝止住,仍然让主公去攻打东吴,也不至败这么惨。”

刘备一意孤行,倾蜀汉之兵以伐吴,显然有悖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定的“东连吴会”的战略。诸葛亮不仅是蜀汉基本国策的制定者,也是刘备手下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人才,但在伐吴一事上,为什么没有任何史实表明刘备事先曾征求过诸葛亮的意见呢?不仅如此,刘备伐吴时也没有让诸葛亮一同前往。更奇怪的是,诸葛亮不仅没有成功劝阻刘备伐吴,甚至隐隐流露出不敢劝谏的意思,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隐情呢?这段历史已经过去了将近1800年,但时至今日,史家仍然在为此争论不休,却始终没有形成共识。可见,此事已成为一桩千古悬案。

在《隆中对》里面,诸葛亮提出的立国战略可以概括为两点:首先是进取益州,把益州和荆州作为根据地,寻找发展机会;其次就是与东吴结果战略联盟,联手孙权共同抗击曹魏。

经过赤壁一役,孙刘联盟在事实上已经建立,《隆中对》的立国之策已实现一半。建安十七年,刘璋手下的法正、张松等人,为刘备提供了益州的大量情报,为刘备出谋划策,帮助他接管益州政权。甚至在拿下益州后如何做大做强这个问题上,法正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建议,得到刘备的充分认同。于是刘备在建安十六年,亲自率领数万人马入蜀,而让诸葛亮、关羽等人留守荆州。

值得一提的是,夺取益州本来就是诸葛亮设计的基本路线。奇怪的是,刘备进军益州之后,却长时间让诸葛亮留守荆州。要知道此时荆州的情况远远不如益州急迫。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经过对史实的研究,可以推断:刘备不再依赖诸葛亮,根本原因在于他对用人路线作出了调整。

张松、法正的积极投效,让刘备夺取益州具备了先决条件,同时他们非常熟悉益州各方面的情况,也为刘备制定了详细方案和治理策略。很明显,这时诸葛亮的作用当然就没有张松、法正等人重要。

刘备入蜀不久,刘璋就将张松诛杀,法正就成为刘备的主要参谋。公元214年,刘备掌控益州后,法正就是事实上的谋主。从214年到223年托孤这长达9年间,蜀汉政权中的诸多重大决策,几乎都看不到诸葛亮有什么戏份。

1、北伐汉中:这是蜀汉政权以攻为守的方略,首倡都即是法正,刘备非常赞同这一主张,在平定汉中的过程中,法正不仅跟随刘备前往,而且确实发挥了首席谋士的重要作用。

2、用人政策:比如在如何安排许靖等名士的问题上,法正的意见基本上被刘备完全采纳。

3、平定益州后,法正的实权仅次于刘备:法正先是被封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刘备不仅把最重要的“都畿“即蜀郡交给法正统辖,而且也视其为“谋主”即首席谋士。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诸葛亮已经被边缘化了。之后,刘备又进封法正为尚书令。要知道,自西汉武帝中朝制形成以后,三公的职权渐被剥夺,实权掌握在君主的秘书官—尚书手里,经东汉演变,尚书之长尚书令,已成为君主心腹之职,具有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日常具体事务的权力。刘备把尚书令这个重要职位交给法正,充分说明后者已成为蜀汉实权派,并且在刘备在心目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4、只有法正劝得住刘备:刘备与曹操交战时,形势很不利,曹军又箭发如雨,可是刘备坚决不肯退兵,还发脾气,只有法正才敢劝谏,而且劝成了。

总而言之,刘备平定益州前后,法正才是他最为倚重的谋士,而诸葛亮的实权远不如他。法正却年仅44岁就壮年早逝,死于220年,一年后刘备伐吴。这时诸葛亮却并没有取代法正成为刘备的核心谋士,或许在当时的刘备看来,此时的诸葛亮尚不具备参与伐吴这一重大决策的资格,也不需要他跟随前往参战。

当然了,老王怀疑刘备伐吴前还有另一种心理:法正不在了又怎么样?老子打了大半辈子仗,就不信没有法正、诸葛亮这些谋士,搞不定东吴。

他偏偏不信这个邪,结果……杯具了。

相关文章

  • 千古悬案:诸葛亮为什么无法制止刘备伐吴?

    公元221年,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名,亲自率领蜀汉大军,大举讨伐东吴。第二年,吴军主帅陆逊在猇亭一带大败蜀军,刘备溃...

  • 刘备托孤,按说有诸葛亮就够了,为什么又选了李严?

    刘备伐吴兵败,逃到白帝城,一病不起,召刘禅、诸葛亮等人安排后事。刘备当时文武齐备,诸葛亮作为老部下,有资历、有能力...

  • 刘备伐吴

    刘备一生以仁义为本,桃源结义,与关张二人一起闯天下直至称帝。关羽大意失荆州,接着张飞被部下谋害,这两位虎将的离世另...

  • 为何信诸葛亮则灵,不信诸葛亮则零呢?

    刘备起兵伐吴,诸葛亮苦谏不听,以至功败垂成,死在了白帝城! 刘备当时曾感叹:“朕早听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败!今有何...

  • 白帝城托孤-三国19.5.28

    温故而知新,故事反复读,总有不同感受。 夷陵之战,刘备伐吴失败,病危在白帝城。为安排后事,刘备召见诸葛亮,在白帝城...

  • 刘备伐吴,为什么不带上军师诸葛亮?

    作为创业者,刘备从无到有,从身无立足之地,到拥有益州,实控荊州,可以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势,创业可谓获得...

  • 如若万事俱备,那么你的价值在哪?

    1. 诸葛亮从来不问刘备我们为什么没有箭,张飞也从来不问刘备我们为什么没有兵。 所以诸葛亮在联吴抗曹时可以草船借箭...

  • 读后感

    三国故事起伏不定张飞关羽黄忠刘备之死蜀国已经乱了,蜀国就只有诸葛亮能算一个顶梁柱了。 刘备想起兵伐吴,张飞在阆中预...

  • 固执的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神一般的存在,刘备的三顾茅庐传为千古佳话,是诸葛亮成就了刘备,还是刘备成就了诸葛亮已无从考证。不过...

  • 彝陵之战——一代新人换旧人

    刘备发动七十余万大军伐吴,诸葛亮和赵云并不赞成,怎奈刘备一意孤行,幸好有张苞、关兴两员将门虎子,武艺高强,统兵出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古悬案:诸葛亮为什么无法制止刘备伐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ho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