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9:民国史中的文学史(1927~1949)

作者: 丹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2-07-29 18:10 被阅读0次
    这里是她曾经的故乡

    一、30年代文学(1927~1937)

    这是一个关键的阶段,过了五四时期的懵懂与冲动,深度和技巧开始成熟。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成仿吾)。文学的使命到底是什么?是时代的呼喊还是不灭亘古的人性?

    蒋光慈贫乏粗糙的"普罗文学",鲁迅的洞察:谁是新文学的读者?茅盾的《子夜》及《春蚕、秋收、残冬》。残酷的现实改变文学与政治无关的认识,鲁迅与激进派论敌走向和解。

    二、左翼作家联盟与文学论战

    左联强调思想正确,组织严密,不关注文学本身。

    ①序幕:鲁迅与新月派的较量

    右翼不是对手,中间派才是。徐志摩《新月》杂志:健康、尊严。梁实秋进而提出:文学刻画的是固定的普遍的超阶级的人性,其不理解鲁迅的硬译。关于后者,鲁迅诚实仁厚:硬译是由于自己语言上的久缺,自己只能忠于自己。危机和提倡奉献的时期,文学不应显得那么清高。

    ②演化:民族主义文学问题

    当时他们的亲国民党立场,与文学界的批判性格背道而驰。一个有良心的文人,去做传声筒何其的可笑。

    ③发展:"自由人"及“第三种人”问题

    胡秋原:文学决不应堕落为政治的留声机(胡是自由派马克思主义者),其认为文学是从美学角度来反映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文学批评是更好的理解文学而不是指手画脚。同情胡的苏汶:国民党对文学的压制与左联对文学的指令,作家沦为"第三种人”。

    收场与和解。冯雪峰:反对旧的即绝非反革命的文学。周作人、林语堂有意不谈政治,息战宁人。

    ④高潮:两个口号之争

    瞿秋白和冯雪峰1933年去了瑞金,领导的离开造成了左联的不稳定,尤其鲁迅和周扬之间,抗战爆发,左联解散。

    周扬国防文学:以一个口号去规约别人。茅盾主张:信仰范围内的创作自由。

    随后鲁迅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分母是反帝,周为了统一战线,鲁为创作自由。36年返回的冯雪峰支持了鲁迅。随着鲁迅逝世,两个口号之争告终。随后,作家联合宣言抗日救国,鲁茅胡冯坚持的创作自由也得到确认。

    ⑤波及:大众话和拉丁化

    瞿秋白认为五四式白话已成为外国名词、欧化句法、日文词组、文言残余为特征的脱离大众的语言,所以需要改变。茅盾予以回击:现代白话革新即可。地区差异化怎可拉丁化?但文学的通俗化,大有文章可做。

    三、文学创作与社会危机

    叫得最响的人却没有用作品说话。茅盾、老舍、吴组湘、张天翼、巴金、曹禺、闻一多给力,李金发、戴望舒、冯至不关心政治而自乐。

    ①杂文:多种多样的小品文

    首推鲁迅,简练深刻;胞弟周作人,“个性格调;朱自清、俞平伯都是林语堂二刊物的撰稿人,文雅的笔调表现非政治性的立场,被鲁迅称为小摆设、清玩和达官富翁家的陈设。

    ②小说

    茅盾:《蚀》《虹》《子夜》及后来的农村三部曲,运用欧洲自然主义的技巧,使晚清的社会小说现代化。

    沈从文:《阿丽思中国游记》,田园牧歌风味,易动感情的正直和与生俱来的诚实,高贵的野性:《静》《萧萧》《边城》《长河》《从文自传》。

    老舍:《骆驼祥子》,痛苦的顺从感和生活的无情化:《赵子曰》《牛天赐传》《离婚》。温情多于斗争,幽默冲淡了正义感,因广阔的人道主义同情心而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民作家。

    巴金:年轻人喜欢:《家》,讴歌了一代人的苦闷与狂喜。《爱情》及《激流》三部曲,沐浴着五四的余晖,在反传统和个性解放的战斗之后,47年的《寒夜》标志着其个人创作的尽头。

    张天翼与吴组湘: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但没有屈从于思想体系的诱惑。张的《二十一个》《春风》,讽刺性与悲剧性的视景,对人性恶行的灼知。吴的《官宦的补品》《樊家铺》,大胆的象征与猛烈的挖苦。随后,小说的范围扩展至农村,那是城市罪恶的牺牲品。

    东北作家:萧军《八月的乡村》,第一个战争并被译成英文的长篇小说。已随后《羊》《第三代》。其老婆萧红更有天资:《生死场》《呼兰河传》,季节与农民的生命周期,故乡的气息和声音的敏感,生动的东北气息。

    不得不说: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将故土雄心史诗般灌入作品,但过于急燥与里程碑式的輝煌擦肩而过。随后的《大地的海》《大江》,抒情诗式的风景和肉体感觉的能力(夏志清语),现代散文的代表作。可惜,过于的苦难并没有让其到达巅峰。

    ③诗歌:从格律桎梏中出来

    徐志摩:《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闻一多:《红烛》《死水》,腐朽与再生;李金发:难以理解,超现实主义艺术;戴望舒:《雨巷》;卞之琳、李广田、何其芳、臧克家:《烙印》:痛苦在我心上打个烙印,刻刻惊醒我这就是生活。随后,城市中的象征主义和现代派的传统从大陆上消失了。

    ④戏剧:对抗传统,学习西方

    胡适易卜生式的《终身大事》、郭沫若《三个叛逆的女性》、洪深的《赵阎王》、田汉的《湖上的悲剧》《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

    曹禺:《雷雨》→《日出》→《原野》→《蜕变》→《桥》→《北京人》,其成功在于:对西方戏剧资料的创造性应用;敏锐的戏剧意识,舞台与文学的结合;把同时代人所共有的情感和关注戏剧化;没有zz的狭隘性: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四、战争与革命(1937~1949)

    ①英雄传奇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打协会。戏剧空前。口号: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宣传第一,艺术第二。后方生活艰难:长夜漫漫何时旦。苦难中寻求解脱,知识分子zz化。

    ②铁血文化

    国家的危亡,艺术铁血。话题的吸引力和感情的感召力,离开了环境去阅读时,索然无味。胡风和茅盾:反对过分zz化,公式化和概念化。沈从文提出:

    此时,幸有茅盾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巴金的《家、春、秋》,老舍《火葬》,《四世同堂》,姚克《清宫怨》,钱杏邨《明末遗恨》,杨绛《称心如意》《弄真成假》,张爱玲《金锁记》,钱仲书《围城》。

    当个人创作观与特定的集体观相抵触时→

    五、延安座谈会

    踏着瞿秋白的足迹,对五四后文学的评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洋八股与民族形式,胡风的扬弃,延安的批评……含蓄而破坏性的批评。

    五四运动的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由肯定变成了否定,包括爱和人道主义……杂文形式就不应该简单地和鲁迅一样,阶级文学,文化如何为群众服务?普及之于提高、动机之于效果、政治之于艺术、内容之于形式……马克思主义美学需要创造力

    延安文学:《白毛女》《逼上梁山》赵树理:《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丁玲《新的信念》《我在霞村的时候》《桑干河上》,现实的部分吸引读者,zz的部分空洞无物。

    想象力、美学感受和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是文学的生命力,当然,独立的批判也是。

    延安座谈会是后来样板戏的先声。

    六、革命前夕(1945~1949)

    胜利之后的困惑。农村高产,城市鲜声,但译作不少,《随风而去》→傅东华《飘》。电影进入黄金期:老舍《我这一辈子》、袁俊《还乡日记》、《假凤虚凰》、《夜店》(改编自高尔基《底层》)、《哀乐中年》。

    城市与乡村两叉分支,是近代中国最大的特点,左翼作家却是城市的产物,爱国的时代精神引导作家去亲近乡村。张爱玲、钱仲书杨绛的作品是孤品。鲁迅说:文学从来不满足于现状,而Zz总是维持。

    历史是由政治家创造的,由文人书写;文学史是历史的一部分,由作品书写,当然归根结底,也是由文人书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下卷9:民国史中的文学史(1927~194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jf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