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分离

作者: 叶子倾听 | 来源:发表于2020-02-29 21:15 被阅读0次

        昨天苗老师写了一篇文章“孩子问题的本质是家长的问题.”

          其中有一段话,别人家的事,如果你想帮忙,他们还得去问一声,他们愿不愿意接受你的帮忙,如果对方不愿意,那就不能一厢情愿的去帮助对方。

      她的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心理学的一个概念“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由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它是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的理论。也就是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事情),什么是我的课题(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会分不清楚什么是我们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就很容易把别人的期待或者是情感当成是自己的,造成了一些焦虑和矛盾。

        比如说一对老人家很喜欢两个人自由自在在家乡过着两老口的生活,但是子女担心老人的健康,不参照老人的意见,直接接到自己身边来,这就造成了课体分离误区,从而使他们之间会产生矛盾。

      客体分离是解决人际难题,人际关系的问题很多。

      第一,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需要。

      就如上述例子,如果是子女需要老人过来带小孩,请老人到自己身边来,那么他可以要求父母过来,有的父母也很愿意帮带小孩,会有幸福感。那这就是他们双方的需求。

      如果老人没有同意,不过来,这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就是自己在表达需求本身也是一种需求,至少这种需求,他已经得到了满足。

      第二,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拒绝。

      有的刚进公司小同事,对于同事提出的一些帮助都尽力去完成,慢慢养成了习惯。来者不拒的帮助同事,往往造成了自己工作上的困难,却又不好意思去拒绝。可能他的内心就会有很多抱怨,因为这样觉得同事是在利用他,占用了他很多时间。

      如果这位小同事一开始知道,同事提出的帮忙请求,那是同事的课题,而答应或者是拒绝就是自己的课题,不应该因为自己拒绝有困难就去抱怨别人不该提的请求。

        其实客体分离包含两个关键,一是划分界限,你的事情与我无关,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二是要做属于自己界限之内的事情。

    我们哲人都告诉我们,就是不要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课题,这样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一种很好的相处模式,也就是说我们为了我们自己负责,也为你负责。而我们之间,如果说两个彼此负责的人在一起的话,那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就比较和谐。如果一个人不能为自己的人生课题负责任的话,那么彼此之间就会去管别人的事,同时希望别人来承载着自己的人生。

      所以可以看出苗老师做到了正确的课题分离。

 

     

 

     

相关文章

  • 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 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如何做课题分离? 首先判断这是谁的课题? 某种选择所得到的结果, ...

  • 《被讨厌的勇气》day13第三遍重读    第四章    

    人际关系起点是课题分离,终极目标是“共同体感觉”。 课题分离即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达...

  • 课题分离

    I-原文重述 这段拆页主要讲了当一个人面临要决定听父母的话跟喜欢的人分手,还是选择跟随自己的内心,和自己喜欢的...

  • 课题分离

    见 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和烦恼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感...

  • 课题分离

    今天我们要讲的概念叫“课题分离”,这个概念是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来的。指的是想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

  • 课题分离

    与原生家庭的和解之路路走了好久,把我的焦虑绝望恐惧自卑都归结到爸爸妈妈不爱我上面。绝望的人就总是想抓住什么来自救,...

  • 课题分离

    11.9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1 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不是自己的事。 2学会拒绝,不做滥好人。 3只做自己该...

  • 课题分离

    不把别人的期待和评价作为自己的课题,明白什么是自己的课题!

  • 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一个处理人际关系非常有效的方法。核心点分清自己和外界的界限,掌控自己的课题,援助或干涉他人的课题时体现的...

  • 课题分离

    昨晚做梦,具体细节记不清了,只知道在很卖力的在做各种销售,也在解决各种竞争难题。凌晨四点多钟醒来,由于脚底昨晚涂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题分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lb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