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得到》的启发俱乐部直播时间。
今天的内容,让我听到了一句我非常震惊的话,就像罗胖说的,“就像被雷劈了一样”。
这句话是:“希望是关系的粘结剂和价值的放大器”。
前几年我才刚接受了“交换产生价值”的理论,认为自己已经洞悉了社会运行和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但是忽然之间我发现,今天这句话才更接近本质。
很多的父母节衣缩食,把孩子要送去好的学校受教育,报各种培训班,买学区房,请昂贵的一对一的家教,甚至花费巨资送出国留学。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有可能是把钱打水漂吗?
这可一点也不符合我几年前才知道的关于“交换产生价值”的理论。
他们这样做,只是因为存有一丝希望。
我现在想起古语里的一句话:小人喻以利,君子喻以义。以前感觉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小人见利忘义,所以用大义去说他是无法说服的,而君子则轻财重义,无法用利益去诱惑他。但随着年岁增长,我忽然意识到,这句话存在极大的问题。
哪个是君子?哪个是小人?每个人不都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吗?
危急时刻,他可能不顾生命危险,舍己救人,但日常生活中,他可能也要为五斗米折腰,操心柴米油盐。
那么,与这个人合作,你到底要从利还是义去打动他?
今天罗胖这句话,忽然让我找到了核心:不用分析他是君子还是小人,只要给予希望,就有达成合作的可能。
这时候希望当然就成了关系的粘合剂。
罗胖又举了一个例子,说是他的一个同事,是个宝妈,还有另三位同为宝妈的朋友。她们四个人商定,周末轮流带娃。也就是说,到了周末,另外三家的娃都送到其中一家去,下一周再轮到下一位妈妈。
表面看,只是一个公平的交易,但分析下来会发现,这个交换远远大于“你给我,我再还给你”这样一个简单交换的价值。
首先,四个孩子特别高兴。一到周末,可以跟另外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疯玩疯闹,比跟着妈妈开心多了;
其次,轮值的这位妈妈并没有因为一个孩子变成了四个孩子而增加了四倍的工作量。因为孩子更喜欢跟孩子玩,有了伴,孩子黏自己的时间变少,可以腾出一些时间做些别的事,多出的工作量是给孩子们打扫战场,招待吃喝等,只比带一个孩子多出一点点工作量;
再次,对于不轮值的家长来说,一个月多出四分之三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这简直是美炸天啊。
这将第一个带娃的家长的劳动价值放大了很多呀。
类似的例子他还举了一个农村盖房子。
原先农村盖房子,全村都来帮忙,表面上看当然是民风淳朴,热心,善良。但从底层逻辑来说,其实是帮忙的人心里存着一个希望:我家盖房子也会有这么多人来帮忙。毕竟那时候大家都没钱,出钱雇人也雇不起。自己一家人又不可能完成这么大的工程。
因为心存对别人帮自己忙的希望,一个别人家的房子,举全村之力就盖成了。
罗胖还引用了某本书中的一句话,我觉得说得也挺好:
管理者最难的事是让员工相信明天的蛋糕有自己一份。如果对未来有信心,员工今天干的工作就会多过今天的工资。
天哪,马云不就是这样干的吗?
网传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时,忽悠了18个人和他一起创业,这18个人在当时都不是庸才,都能找到一份可心的工作,但在马云的感召下,都放弃了当时优厚的待遇,和马云一起打天下,当阿里上市后,这些人也都收获了自己的成功。
要是马云没有坚定的信心,给他的创业伙伴以希望,不可能有今天的阿里。
还有《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医师,要不是在纳粹集中营里对生还存有希望 ,哪里能活着走出集中营?哪里有这本名著的出现?更别说67岁的高龄还考什么飞机驾照。
看来,有些名言看起来已非常有道理,其实比它更有道理的还多着呢。只是,目力所及的范围有限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