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书评》

作者: 温雯二雅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10:22 被阅读35次

作者:郭子仪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

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林语堂

原来既已听闻苏东坡大名,如雷贯耳,万分佩服,尤其他那一阙《大江东去》、一首“水

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以及其余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壬戌之秋,七

月既望……”等等等等,不尽于牍,皆令我为之折服而赞不绝口。他为北宋豪放派词人乃是当

之无愧,开创出宋词另一番天地。,

阅毕此书,方知东坡其余的光辉点如天际之星,亦熠熠闪光,如爱民、敬友、忠妻,不

一而足,他在杭州任太守期间,曾数次不厌其烦上书朝廷“莫专以救济百姓为法,而要未雨

绸缪的做好防饥备馑工作”(见第二十二章)。苏轼毕生朋友满天下,且几乎各行各业皆有:

道士、僧人、朝廷命官、边城微吏、平民百姓、青楼妓女、书法家画家、诗人词人,举之不

尽,列之不穷,就连后来他的敌人章CHUN(竖心旁加“享”),东坡也不计前嫌的宽容他的

罪行(见第二十八章),至于其元配夫人王弗,苏轼在她早年亡故后,作了流放百世、脍炙

人口的《江城子》,其后娶王闺之以续弦,夫妇两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一直到后来还是

在王闺之的大力操办下苏东坡从纳了后来一直追随他至死的小妾朝云。可见三个女人对苏东

坡一生都是极其重要的。当然,还有一个女人——元佑年间的太后,在其摄政期间(1085.3~

1093.8)极力支持苏轼,擢其高官,使苏轼得以大力宣扬其政治思想。然太后逝世后,他

失势极惨,被四处流放,甚至到过海南,最后遇赦勉强才回到中原,死于常州。

无疑的,苏轼的一生是光辉璀璨的,他的人生旅程和他的诗作书画一样是值得我们后人

细细体味的。无论是作为一名大宋帝国的臣子,还是一位举世闻名的才子,他都当之无愧的

在华夏大地的群英中占据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林语堂这本书尽管融入了他自己对于苏东坡的看法,但我想,正如他的那句"思想的快乐才是万古不朽的"正是我们对于苏东坡这位千年才子的贴切概括。

《苏东坡传书评》

相关文章

  • 《苏东坡传》书评

    苏东坡,原名苏轼,所处于北宋时期,是当时有名的大诗人,其佳作仍被流传至今。苏东坡的父亲名苏洵,母亲是程氏。除东坡家...

  • 《苏东坡传》书评

    高一七班 20号 李益晖 《苏东坡传》是著名文学家林语堂写的,说到苏东坡,大家一定最先想到的是苏东坡自创的“东坡肉...

  • 《苏东坡传》书评

    高一七班 尤瀚之 4号 《蘇東坡傳》由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林語堂著。全書分...

  • 《苏东坡传》书评

    本书总共分为四部分,以苏东坡出生到流放回来整个生命历程为主线,主要描述了他年少时的才华横溢,壮年时初入官宦生涯时遇...

  • 《苏东坡传》书评

    作者:牛旻洋 1.因为每个文学批评家一综括苏东坡的个性,必用孟子所说的这个“气”字。“气”本是普通字,是空气,是气...

  • 《苏东坡传》书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提到这首词,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大诗人苏轼苏东坡...

  • 终年贬黜之路

    《苏东坡传》卷四书评 江慧君180715 终年贬黜之路 元祐八年,苏东坡的妻子与当政的太皇太后逝世。苏东坡二度从政...

  • 林语堂《苏东坡传》书评

    决定要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最初是因为它有双语版,而且汉语版反而是译本。从小读古文诗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书评】《苏东坡传》札记

    吴迪 通过这周《苏东坡传》的阅读,我对苏东坡的了解更加向细节深入了。 他年轻之时,随父亲与弟弟入京应试,从那时起就...

  • 【书评】评《苏东坡传》

    欧阳欣悦 书还没看完,慢悠悠的翻着.林语堂这本书原是用英文写的,张振玉译笔还算不错,但粗糙之处也随处可见,比如卷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东坡传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lu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