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书最近被频繁带出镜,就算没读过这本书的网友也听说过它的大名,那就是《乌合之众》,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所写的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
群体中的人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是每一个人个性的消失,其次是他们的感情与思想都在关注于同一件事。——《乌合之众》
疫情期间找了个时间把这本书读了下来,谈《乌合之众》的人很多,我今天就只谈谈《乌合之众》这本书的背景吧。
读一本书,其作者与成书背景很重要。
《乌合之众》的成书背景:
《乌合之众》首次出版的时间是1895年,这一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这一年康有为、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马关条约》,史称公车上书。
这一年的法国,此时正处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统治之下,古斯塔夫·勒庞这一年54岁。
古斯塔夫·勒庞出生于1841年,这位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一开始是学医的,25岁的时候就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29岁的时候还在巴黎当医生,43岁的时候才开始研究大众心理学,54岁时出版了著名的《乌合之众》,也属于"弃医从文"中的一员。
下面就来看看古斯塔夫·勒庞先生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吧:
7岁:1848年2月法国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
10岁: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次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
29岁: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成立第三共和国。
30岁:1871年3月,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军队残酷镇压。你以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就是现在的法国了吗?不是的,现在的法国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嗯,不愧是革命老区了。
古斯塔夫·勒庞一生经历了多次武装起义和政变,他对群体的认知带着那个时代的特色。
群体能够干出什么来,取决于影响群体的暗示具有何种性质。如果这种性质是积极的、进步的、有意义的,那么群体的表现就会是相应的积极进步而有益。反之,如果主宰群体行为的暗示是负面的心理能量,那么群体的表现就会非常可怕。--《乌合之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