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私塾拆书《乌合之众?》,把生活中相关的例子举出来,边读边对照自己,发现自己也是乌合之众,但是我们来私塾,不就是想看清自己看清世界么?从群体迷思到破窗效应,从心理账户到跟随现象,种种道破了我肤浅的人生觉悟。
群体迷思
这里举的例子是股市里的故事,作为社会人,对身边的人和事多少都会有关注,尤其是一些特殊群体,比如邻居大妈和家里的远近亲戚,影响你决策的因素绝不只是该公司的业绩和潜力,还有大家都买的哪支股连续两个涨停了,要不要跟进的想法也是被左右的。比如传销,精神力量高度一致,群体内部同质性高,对个体的打击是巨大的。
破窗效应
拿中国式过马路来说,根本在于利益和安全感的博弈,跟随一群人闯红灯得到的利益是提前过了马路节省了自己的时间,同时不会被谴责,又保存了自己的安全感。如果给予闯红灯过马路的人以重罚,明确违反规则的代价,则必将减少因闯红灯被车撞上的几率。
心理账户
想起理财知识讲过,将每月固定收入分成几份,家庭基本开支、教育提升、固定存款、紧急情况等几个适合的子项,固定的金额分下去无特殊情况不能超支,这样将自己的财越理越清楚越理越多。心理账户的收入分类导致的非理性行为特征,越容易得来的钱也越容易花出去,因为我们在这部分钱上没有付出相应的精力,得到与付出不对等,于是不会珍惜它们。想到了以前学过的内容,同样是退回的学费,不同的说法对自己的影响都是不同的。
跟随现象
有个词叫“随大流”,跟随大家的脚步走总是不打容易出错的,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然而也要看到并不都是这样的,记得一部灾难电影,地震引起的海啸导致海水倒灌,女主提醒男主不能跟随人流往低处走,而要去高处,他们往反方向找到一处高点等待到了救援。
我们说,经济学指导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基本的思维模式是“成本--收益”,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条件,做出最符合自己当下利益的事,如书中的例子农村孩子该不该放弃工作去努力读书,这也说明了许多农村孩子早早工作是当时最符合他们根本利益的选择。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也太理论化,现实生活中的人类何止几十上百种行为模式,各种因素影响下的个体所作出的决定千变万化,只能用贴切的“混沌”来形容。
我们根据书本总结出来的“经验”、“结论”来指导自己,我认为是对自己人生的偷懒,研究人类的共性,发展自身的个性,这是我个人进私塾的目标之一(似乎今天才理清楚)。
网友评论